西山大路 发表于 2016-12-9 16:30:34

京西古道地名篇 01

京西古道地名篇 01


【韮园】


在王平镇东,108国道有韮园站。韮园以南多有京西古道西山大道的原迹。其东南有牛角岭关及桥儿涧,古道沧桑可见,但有时收费。其南的东落坡、西落坡,古道已被新修,因传说马致远故居在此,多有“古道”“小桥流水”等;传说此囚过宋徽钦二帝,但无史载。当初金人掳二帝及宋宗室分五六批解往白山黑水,有专家考说徽宗直接北送,钦宗绕解山西故有可能路过京西一带。韮园以南的南港、东马各庄,古道痕迹几乎,但有香道南通九龙山。韮园以西南的西马各庄至道须一段古道仍存几里,西马各庄至东西石古岩的古道尚好且有摩崖石刻(石佛岭)。韮园多农家乐,村出老咸菜,也多泉。(详见本博客《京西古道上的牛角岭、石佛岭……》)


【桥耳涧】


在韮园以南。京西古道西山大道过牛角岭关后,往西沿古道下坡两里即是桥耳涧村,入村后古道即为新道所替。村有关帝庙,也多农家乐。沿新仿的古道西可去落坡。由此村东经牛角岭至水峪咀的古道仍为原貌,但新塑了驮马及旅者。牛角岭关有收费处及停车场,若驱车东由嬉水湾、北由韮园可至。沿途皆有古道旅游广告标识。


【落坡】


亦作涝坡。分东落坡、西落坡,在韮园南。地名因多泉而涝,或宋皇帝在此落难衍生。


【马致远故居】


在韮园南的落坡村,一票10元。门前修的袖珍“小桥流水”,古道是新铺的。村多泉,有小樱桃及转基因的大樱桃。村人多姓马,主要为洪洞籍。有专家说:马致远是大都人,史上没说具体住哪,——现在搞旅游,都得找个名人当背景嘛。


【圈门】


门头沟西辛房西。圈门——天桥浮——风口庵——十字道的京西古道穿越路线现很热闹,媒上多有。昔日,圈门以西叫门头沟,南西北三面环山,仅东通平原,估现存的过街楼为这天然城圈的圈门。门头沟多出煤,圈门有区内最大的窑神庙(保佑煤窑平安)及清代戏楼。古道已被水泥路覆,老民居犹存。圈门西南有小古道通潭柘寺,北有香道通九龙山娘娘庙。


【九龙山】圈门以北,韮园以南。因山顶有娘娘庙庙会,南北皆有香道,山上有泉井及林业站。九龙山北麓有名胜旅游点。(详见ajianbk、BLOG、163.com《寻访废村废庙之旅(七)》)


【拉拉湖】


圈门以西、风口庵以东。废村,仅存两户。古道的玉河道经过,痕迹可辨者约一里。村有古槐,老式民居,多以石板当瓦。村南侧小崖有人工凿的阶梯,号称“天梯”。它与古道无关,是昔日本村之民为上山种地便于行走开设。拉拉湖东连天桥浮,西可达官厅、风口庵。


【风口庵】


属京西古道玉河道之关口,位于圈门以西、十字道以东。关楼(过街楼)、蹄窝阵闻名,东西古道约八里仍为旧貌。旅行者不少。也作“峰口庵”。(详见本博客《由抢风坡取风口庵》)


【官厅(亭)】


有的地图也作官听。位于风口庵与天桥浮之间。原为村,玉河道所经,传说有官府修立的亭子。村已废,近年修某驾校绿化基地,且古道也被新路所替。由官厅往西不远上山,有去风口庵的盘山古道,号称十八盘。官厅往东下,为拉拉湖废村,村中有古道原迹。


【天桥浮】


在玉河道的圈门与风口庵之间。该建筑:下为桥洞(可行人)、上为三义庙残垣;桥洞宽高可过马车;石壁斑驳。此南北山坡约五六个民国时水泥碉堡,且新修好的三义庙东南平房下是暗堡——内多屎雷。其西南有原横岭煤矿的大型风井,其东有古道上的梁桥、孙桥,附近有废工厂改的餐饮兼二人转山庄,兔火锅不错,院内有大型犬。“天桥浮”三字看不清,镌在桥东梁上楣。


【十字道】


京西古道玉河道风口庵以西。从风口庵向西,先是原古道的石阶路约3里,又是沙石道的古道行于山梁上约7里即至古道上大村十字道。此村已废,仅两三户护林、养羊。有老安家待人热情且熟知古道。村内过街楼、土地庙等犹存。原村约百户,均在10年前迁山下冯村。古道出过街楼,犹可辨,至小店子而达白道子、王平口。村往西南有小路通明朝庵及铁坨山。因两年前的失踪事件,十字道与铁坨山大热。(详见本博客《从式子道走山中古道至圈门》)


【黄土港】


“港”在当地读“桨”。位于风口庵西北下,抢风坡南。村有古道支线接玉河道的风口庵,路约3里,板石路有1/3。村东有庙墟,村西有井,全村已废,仅一两户养羊。黄土港,西通十字道,北翻小岭为抢风坡,可通西山大道上的南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京西古道地名篇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