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9032 发表于 2019-4-26 10:31:50

外国摄影师与京西过街楼

本帖最后由 p9032 于 2019-5-9 10:14 编辑















张建奇
  过街楼是我国古建筑中的奇葩,是集关城、城门与寺庙于一体,一般建在行人必经的村口、隘口处,既具有城关的功能,又起到民众参拜神灵的作用,在明清时期盛极一时。我区境内现分布着10余座过街楼。
  上世纪20年代,曾经有数位外国摄影师拍摄过我区圈门、仰岭等处过街楼的照片,分别为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年-1952年)拍摄的圈门过街楼照片,美国社会学家、业余摄影家西德尼·甘博(Sidney D. Gamble,1900-1968)、扎乐维斯基家族成员拍摄的仰岭过街楼照片。一、圈门过街楼
  圈门过街楼位于龙泉镇门头口村东,横跨在一条宽阔的泄水沟上。圈门之名即来源于此过街楼,其始建年代不详,仅从碑文获知,清代有晋商出资重修。它坐西朝东,下部开有四个券洞,砖石混砌,为三横三竖六层砖起券。据残碑记载:“圈门为往来之要路,旧有关圣帝君、文昌大帝、药王神祠……”即平台之上大殿为文昌阁和关帝庙,供奉文昌大帝、关圣帝君,北侧大殿为药王神祠,供奉药王。
  1920年8月23日,杜威和他的同伴一行,乘坐火车来到门头沟,从圈门翻山前往潭柘寺观光旅游,次日在潭柘寺停留一天,8月25日从潭柘寺经圈门从门头沟坐火车返回。在这期间,杜威拍摄了5张圈门过街楼照片。
  有资料说,圈门过街楼原有四座券洞,有的人则认为有三座券洞,从杜威拍摄的照片上可以看出,在上世纪20年代,圈门过街楼就已经剩下两个券洞了,而且在两个券洞之间的墙上方有个类似圆形的照壁(一半露在墙外),上面写有“福”字。过街楼上方殿堂的后方还有一堵墙,而且紧挨着过街楼已经修好了一条公路,过街楼原有的一个券洞可能就是在修建道路的过程中给拆除了,不知道这条公路和中英门头沟煤矿的开采和运输是否有关,但不知什么原因照片中赶大车的人仍从券洞下方的泄洪沟里通过。
  杜威之所以拍摄圈门过街楼与他到潭柘寺参观游览的路线有关,他和同伴是从圈门附近翻山前往潭柘寺的,说明当时这条从圈门通往潭柘寺的古道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仰岭过街楼
仰岭娘娘顶过街楼位于妙峰山镇陈家庄村北的山上,这里地势险要,是南道去往妙峰山进香的古道,穿过门洞即进入山里。据《妙峰山琐记》载:仰岭“山巅有瓮门,东向,镌‘孟常岭云聚寺’6字,短碣一,字多磨灭。”过街楼横跨在仰岭山口处,高5米,宽3米余,券洞高2米余,宽1米余,从两侧沿石阶可至城台。城台上建有阁楼,供奉三官大帝。现在阁楼已十分残破,供像早已荡然无存,门额上镌刻的字也已脱落。阁楼为木结构,高1.6米,宽2米,摇摇欲坠,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券洞由砖石砌就,尚完好。站在这里西望,只见妙峰山娘娘庙殿宇如寸,隐约于烟树之间。据记载,明清以来,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为妙峰山娘娘庙开庙期间。届时,香客如云,甲于天下。其中走南道的香客都要经过此过街楼,这样在朝拜老娘娘之前,先参拜三官大帝。同时,过街楼还题写有文字,告诫香客“诸恶莫作”,劝人行善,积德才有好报,神灵可保佑。
  1924年至1927年,甘博在考察妙峰山庙会期间拍摄了仰岭过街楼和仰岭过街楼上神像的照片各1张。
  从甘博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出,仰岭过街楼的墙皮已经大面积剥落,楼上供台建造得比较简单,仅用石块干插墙而成,供奉的民间神像应该在七到八个之间,其中三座神像(网上有人认为是刘备、关羽、张飞)保存较好,能够看出神像大概的模样和所穿戴服饰,有一座还保留着原有的颜色,说明在上世纪20年代仰岭过街楼和上面的神像已经年久失修。
  此外,在1920年左右,扎乐维斯基家族成员也拍摄了1张妙峰山南道仰岭过街楼的照片。从这张照片上人物所戴的帽子可以看出,照片拍摄时间应该为夏季,可能是妙峰山庙会期间拍摄的。
  仰岭过街楼(扎乐维斯基家族成员摄)
  甘博和扎乐维斯基家族成员拍摄仰岭过街楼的角度几乎一致,而且他们拍摄仰岭过街楼均与他们到妙峰山调查、游览有关。按照常理,他们既然都到了仰岭,就会经过琉璃渠村,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他们拍摄的有关琉璃渠村过街楼的照片,不知道是他们没有经过琉璃渠村,还是根本没有拍摄过,或许是他们拍摄了没有公布出来,还是这些照片已经遗失就不得而知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外国摄影师与京西过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