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客 发表于 2019-4-27 09:56:12

庞潭古道抢险修缮工程施工现场发现古代石香炉

  本报讯(通讯员 马垒)近日,在庞潭古道抢险修缮工程施工现场出土一尊汉白玉石香炉,初步鉴定为明清时期塔前祭器,其价值对研究我区僧塔葬俗制度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现已运回区博物馆异地保存。
  该石香炉出土于永定镇苛萝坨村东南庞潭古道石桥边,向南即为戒台寺,周围古塔众多,佛教文化厚重。香炉通体为汉白玉石质,属典型的三足双耳圆鼎石香炉,除两耳残损外,其余保存完好,通高0.55米,其中足高0.17米,底足直径0.15米,底足周长0.46米。炉身素面,直径0.4米,周长1.27米。左耳上部残毁,长0.13米,厚0.09米,右耳残毁严重。口沿下饰连珠纹,炉口直径0.3米,周长1.09米。炉盖圆顶,浮雕江崖,轮廓清晰,高0.33米,顶部存3孔,并排呈“一”字型,中间稍大,内径0.04米,两侧孔稍小,内径0.014米,此3孔为祭拜时插香之用。
  经查《一九五八年文物普查档案资料》,有关于该石香炉的记载是:“和尚塔,年代不详,位于门头沟区上岸乡苛萝坨东南,南面为戒台寺,西北为苛萝坨。塔坐南朝北,塔座已残破,青石方座,六角须弥座高1.1米,每边长1.5米,砖砌塔肚子细长,石塔脖子,十三天,石塔厦,全高约5米余。次塔同上。前有石供桌高0.56米,长1.52米,宽0.92米。附属文物包括:汉白玉经幢一对倒地,上有雕花,高1.97米,八角形,直径0.37米,石香炉一个,高0.55米,直径0.4米。调查日期为1958年7月8日。”档案中记载的石香炉地点与出土石香炉地点相同,均为苛萝坨村东南,且尺寸也一致。档案中还提到该地原有古塔一座,从其描述可知此塔应为砖砌覆钵式塔,塔前置石供桌、经幢及石香炉。该塔在《门头沟村落文化志》有载:“走过娼妓桥,顺着这条去戒台寺的古道南行约3里,在三条鱼儿的北坡附近有一座石塔,其建造年代、所葬何人不详。20世纪80年代尚保留完好,后来四壁的砖被人扒去,古塔已无踪迹。”由此可知,苛萝坨村出土的这尊石香炉,即为塔前的石雕祭器,常摆放于坟墓前方,与成对石花瓶、石烛台组成石五供。相同形制的石香炉在我区亦有发现,多见于明、清墓前,其对判定苛萝坨村新出土石香炉年代提供了依据。
  近年来,我区的文物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目前有十多个文物修缮工程处于进场施工阶段,文物部门通过加强对施工单位的宣传教育,要求其在现场确保文物安全,对于新发现的文物要妥善保存,防止丢失,提高了施工单位的文物保护意识。
《京西时报》2015-05-0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庞潭古道抢险修缮工程施工现场发现古代石香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