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客 发表于 2019-5-10 21:59:27

古人为何秋思多

安全山
  枯腾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首《天净沙·秋思》小令,把数不清的游客引上了京西古道,也把马致远“秋思之祖”的牌位摆放在古往今来诗评的庙堂上。其实,有关“秋思”的诗词早已有之,而且多与“剪不断理还乱”的思念或情有关。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两首《秋思》是这样写的:
  其一:
  春阳如昨日,碧时鸣黄鹂。
  芜然蕙春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其二:
  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
  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门回。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前一首写秋之悲凉,后一首写思夫之妇的痛苦。他还写了“四季歌”,其《秋歌》写道: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还有《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早秋赠裴十七仲堪》《九日登山》《九日》《秋日登杨州西灵塔》《秋登巴陵望洞庭》等都是写“秋思”的。尤其是《秋登巴陵望洞庭》的最后部分,也用到了“断肠”二字:
  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莲》。
  听此更断肠,凭厓泪如泉。
  同是唐代诗人,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干粹把“秋思”写进了诗里: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到谁家?
  宋代词人柳永的《甘草子》也是写“秋思”的: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也写“秋思”: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其实元代时,不仅马致远写“秋思”,而且不是一首,还有不少写“秋思”的,如秋吉的《水仙子·展转秋思京门赋》:
  “琐窗风雨古今情,梦绕云山十二层,香蚀烛暗人初定。酒醒时愁未醒,三般儿挨不到天明,划地罗帏静,森地鸳被冷,忽地心疼。”
  古代诗人为何多爱秋思?大概秋天天高气爽,思绪比较开阔;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诗人也盼有所收获;或者见秋景凄凉,与个人思念之情相似;或者因一年即将过去,想念的人再不回来,这一年又无望了,等等。但笔者想,一年四季,到秋季已过大半,人生有年,也回顾走过之路,都做了些什么,还想做些什么,时日无多,抓紧才是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人为何秋思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