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古道爱好者::京西古道--前世今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25|回复: 0

妙峰香道村落旅游开发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复制链接]

149

主题

159

帖子

68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85
发表于 2019-6-26 16: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妙峰香道村落旅游开发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罗红玉,杜姗姗,赵润泽,余 煌
(北京联合大学 应用文理学院,北京 100191)




【摘 要】古香道是京西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周边的村落作为重要的空间节点,是进行宗教和民俗活动的重要承载空间。涧沟村、三家店村和樱桃沟村作为妙峰古香道的村落旅游开发代表,目前存在各自的问题,而妙峰香道旅游开发在整体上应以聚落区位优势的利用、增强游客与村民的互动性、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为对策解决目前存在的主要
问题。
【关键词】京西古道;妙峰香道;古村落,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K87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252(2019)01-0058-07




一、引言
京西古道位于北京西山,对外沟通北京与山西、内蒙古高原,担负着北京内外交通、物产交换、宗教活动和军事防御的功能,对内维系京城与京西山地[1],是类别齐全、遗存丰富的重要线性文化遗产,也是“北京最大规模文化遗产” [2]。京西古道道路错综复杂,体系庞大,包括商旅、军用、进香等古道。《妙峰山琐记》中说“妙峰山者,神京巨镇,宛邑名山,取向苏迷,去天咫尺,濮亲渊寝, 神微两代飞龙,岱岳宫祠圣感八方蚁聚,王气所钟,神灵斯萃”,因而吸引着众多信奉者前来朝拜。每年庙会期间,来自北京、天津、保定等地的香客云集,逐渐形成了香客进香的专用香道,沿线分布的村落作为古道的重要节点,属于香道的一部分。因此,研究妙峰香道周边村落的旅游开发对于村落旅游开发的整体发展和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对村落旅游开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资源保护[3] 和民居建筑[4],存在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的问题,依托并充分利用自身历史文化价值进行旅游开发的村落很少。京西古道作为北京重要的文化遗产线路之一,是开发旅游产业的宝贵资源,而妙峰香道作为京西古道的一种重要类型,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拟通过对妙峰香道村落旅游的分析,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发展方向,以期为村落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二、妙峰香道


妙峰山的娘娘庙是明末以至清代和民国时期京津冀地区香火最为旺盛的宗教场所,是众多善男信女心中的圣地。每年庙会期间,北京、天津甚至云贵川地区的香客前来朝拜,人山人海。《燕京岁时记》曾有记载:“进香之路日辟日多。近日之最称繁盛者,莫如北安合(河)。人烟辐辏,车马喧闇,夜间灯火之繁,灿若列宿。以各路之人计之,共约有数十万。以金钱计之,亦约有数十万。香火之盛,实可甲于天下矣。”在妙峰山娘娘庙灵官殿里有一块清光绪二十五年所立的《各道茶棚香会石刻题名碑》,碑文记载:“四路古道文武各会老北道、中北道、南道、图1 妙峰山香道中道住户铺户府庙助资。”


供香客到庙宇中进香所用的道路称为进香之道,简称“香道”[5]。妙峰山本有六条香道,但由于京西路途遥远,道路崎岖难行,常用香道只剩下四条,即南道、中道、北道、中北道(图1)。《妙峰山琐记》记载:“四条进香山道,南道山景幽胜,中道、北道亦佳,中北道次之。以道里计,则中道最近,中北道稍远,北道又远,南道最远。”




妙峰山香道

妙峰山香道

图1,妙峰山香道,作者自绘

(一)北道
北道是从聂各庄上山,途径八个茶棚,即老爷殿、车儿营、磨镰石河、双龙岭、花儿洞、大风口、磕头岭、贵子港,主要吸纳的是昌平一带的香客。北道修建的具体时间尚无文字记载,但在龙泉寺里曾出土了一块清初顺治年间的石碑,上面刻有“磨镰石河茶棚”,说明其最迟在明末清初就已经存在了。《北平风俗类征》一书引史料描述此道:“相距五六里即有茶棚小憩,所有上下……棚内供庄严宝相,声声清越,凡想顿消。过此,睹庙门,路仍缭曲,往复不可一蹴几。檀香缭绕,楮帛满积庭橱,香客皆屏足息气,无敢少哗云。”由此可以了解到当时老北道的盛况。据当地老乡介绍,当年的北道有一个与其它各条香道都不同的特点,在庙会期间,香客们昼夜兼行,赶往妙峰山,入夜之后,其它各条香道上,人们都点煤油灯,或手提灯笼、举火把照明,唯有北道路上,每隔几十米就挂有一盏汽灯,十分明亮,如同白昼一般,因而夜间上山的香客,以北道最多。


(二)中道


中道是从大觉寺上山至金顶,是妙峰香道中距离最近的一条。《妙峰山琐记》说:“妙峰山进香之路,惟此中道最近,特以胳膊肘险阻难升;北越五道岭下行,沿涧复路狭不利山舆,故进香人少于回香者。今年风物萧条,路灯不具,山峦又距村市稍远,即回香人亦甚寥寥矣。”中道途经徐各庄、观音庵、关帝庙、王奶奶墓、九龙山玄同道院、栗子台、寨尔峪、上平台、冷风口、萝卜地、五道岭至涧沟村。据说中道原来是当地村民上山砍柴、放牧开辟出的一条小路,清同治三年,大太监安德海出资对此进行了整修,但目前中道的道路破损严重,不少石阶已经塌陷,目前已无法使用。


(三)中北道


中北道(阳台山古香道)是从北安河上山至娘娘庙,香客最多,北京城(包括天津)的香客大都会从中北道上山,当年慈禧太后上山进香走的就是这条道。据金勋《妙峰山志》载:“光绪十八年( 公元1892 年),太监刘诚印者,号素云道人,俗称印刘,捐资修中北道。由北安河往上至涧沟, 道宽七尺,砌成层磴。” 因慈禧太后要上山进香, 大太监安德海为讨好慈禧太后,曾出资整修了中道,而后太监刘诚印又对中北道进行修整,“每铺石块就得用银一两”,故称为“金阶”。后因战争动荡,随着妙峰山碧霞元君信仰的衰落而荒废了。


妙峰山香道

妙峰山香道

图2 案例村庄区位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四)南道


南道起于三家店村,途径军庄村、陈家庄,是妙峰香道中最长的一条,也是民国年间最热闹的一条,房山、宛平等地的香客会选择从南道上山。


南道是妙峰山通往山外最早的一条古道,据史料记载,在金代时,仰山栖隐寺住持希辨和尚曾步行7.5 km 下山背米,走的就是这条路。


三、妙峰香道村落旅游开发的现状与问题


京西古道年代久远,历史上是北京城的生命线和补给线,沿线遍布众多村落,这些村落及其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京西古道周边的村落以古道文化为依托,在京西独特的文化模式下自成一体[6]。


本文选取三个不同类型的村落进行分析(见图2),分别为京西古道的起点——三家店村、香道上的村落——樱桃沟村、香道总汇——涧沟村,试图总结归纳出目前妙峰香道周边村落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涧沟村
涧沟村位于娘娘庙山下的沟谷中,距娘娘庙2 km,四条香道汇集于此,可称为妙峰山的“香道总汇”。妙峰山山顶的娘娘庙(碧霞元君庙)属于涧沟村的村域范围,1986 年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市重点开发建设的旅游区域之一。




涧沟村主导产业为民俗旅游接待和玫瑰花种植,每年5—6 月份玫瑰花盛开的季节游客可以尽情观赏、采摘,同时还依托玫瑰花产业发展玫瑰花精油粗加工。


涧沟村辽代建村,因村址位于妙峰山下东沟、北沟、西沟三条沟的交汇处,故村名为“三叉涧”,后于1943 年改称涧沟村并沿用至今。相传,明代初年从山西迁来了赵、吴、史三姓人家在此定居,后来史姓消失了,现在村中的三大姓是王、赵、吴。由于涧沟村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1938—1948 年底,中国共产党晋察冀中央局在妙峰山涧沟村设立了情报交通站,并设立电台(见图3)。涧沟村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曾是抗日将领和知识分子赴山西和延安秘密通道上的重要节点。


妙峰山香道

妙峰山香道

图3,平西情报联络站


通过对涧沟村的调研和访谈,发现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旅游季节性过强


在涧沟村现有的旅游资源中,最具特色的是玫瑰花谷,每年5—6 月份玫瑰花盛开的季节,游客纷纷前去参观。近几年,涧沟村大力发展旅游业,初步形成以玫瑰花种植为核心的产业链,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涧沟村旅游产业季节性过强的缺点,参观平西情报联络站等红色旅游资源的人数随着玫瑰花谷花期的变化而变化。


2. 村内依然保持着“原生态”,村内道路系统结构不合理


村内的道路没有进行整体的规划,游客经常出现找不到路的现象。


(二) 三家店村


三家店村位于门头沟区龙泉镇的永定河畔,东与石景山相邻,也是山区与平原交界处,南侧有永定河、北侧有山为屏[7],是京西古道的起点。村内文物古迹众多,如白衣观音庵(见图4),2012 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妙峰山香道

妙峰山香道

图4,白衣观音庵


三家店村既是京西通往京城的咽喉要道,又是通往妙峰南香道的起点,因而自古即是京西古道上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明清以来,三家店是本地最主要的货物集散地,村内商铺林立。明代《宛署杂记》记载,三家店村建于唐初,由于其物产丰富,又是北京通往山西的的起点,因此吸引大批山西人至此,渐渐的成立了山西会馆。新中国成立后,三家店的山西会馆成为小学校(见图5),至今保存基本完好。


妙峰山香道

妙峰山香道

图 5 三家店小学(原三家店山西会馆)


通过对三家店村的调研和访谈,发现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旅游产品单一,与乡村文化、地域特色结合的不紧密。游客主要集中在玫瑰花花期和庙会期间,其余时间游人较少。
2. 基础设施较差,旅游配套设施不足,垃圾到处堆放(见图6),停车场不足,导致车辆抢占村民的活动场所或道路。




(三)樱桃沟村
樱桃沟村位于妙峰山镇东部,是妙峰香道上的重要一站。据《妙峰山琐记》记载:“樱桃沟是为仰山村,土名寺底下,在栖隐寺下,有合义面茶会茶棚,南向。阶西古槐一,心已空……殆数百年物。”合义面茶棚旧址在原村委会办公处,是妙峰香道上唯一一处舍面茶的茶棚。


樱桃沟村明代建村,原村址在村北的仰山坡上,名为仰山村。仰山之上建有古刹栖隐寺,历代修葺扩建,是香火鼎盛的皇家寺院。由于寺院的扩建,村庄迁到了仰山南侧的现在的村址,因村址在仰山栖隐寺之下,故名为“寺底下”,后来因为这里盛产樱桃,又改名为樱桃沟村[8]。村内有许多残垣断壁、石刻、古塔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另外还有末代皇帝溥仪的英文教师庄士敦的私人别墅。


樱桃沟村在推进国家级樱桃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中,个人、集体采取3:7 占股比例,成立村级股份制企业,实行标准化管理,扩大规模效应,通过樱桃的种植,樱桃沟村农民年增加收入近万元[9]。


通过对樱桃沟村的调研和访谈,发现其存在下面问题。


图6 三家店村四处堆放的垃圾
1. 采摘户整体素质不高,缺乏诚信经营意识。做生意讲究的是诚信,然而在调查中发现,有些采摘户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诚信意识较差,价格任意浮动,或者虚高,提供质量和价格不相符的产品,使游客有被骗的感觉。这不仅降低了游客的体验质量,而且对整个樱桃沟村的形象产生很大的危害。


2. 基础设施较差,卫生条件有待提高。


四、妙峰古香道村落旅游开发的对策


通过对以上三个不同类型村落的调研和访谈,针对上述问题,现提出解决对策及发展方向。


(一)涧沟村旅游发展对策


1. 开发反季节旅游资源


涧沟村位于娘娘庙山下的沟谷中,距娘娘庙2 km,四条香道汇集于此,村域内还有妙峰山森林公园等资源,应充分整合现有的玫瑰花谷、红色旅游资源以及宗教文化资源,打造适合四季发展的产品,使得涧沟村旅游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让更多的居民从中获益,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2. 开展参与性和体验性的民俗旅游活动


涧沟村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应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旅游开发,依托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开展民俗旅游度假,开发参与性与体验性的民俗旅游项目,如让游客亲自酿造玫瑰花酒、制作玫瑰香皂等。民俗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旅游资源,如门头沟传统的蹦蹦戏、秧歌等活动,表演中也可加入游客参与环节,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感受[10]。


(二)三家店村旅游发展对策


1. 增强旅游产品的质量与创新,彰显本地特色


三家店村应注重旅游产品的质量与创新,结合本地特色深度挖掘旅游产品附加值。一方面,三家店村为京西古道第一村,历史积淀深厚,应以三家店村的历史文化内涵作为抓手,寻找文化要素及旅游产业发展的契合点,利用历史传统,彰显三家店村的特色。另一方面,三家店村要打造京西古道主题文化创意游憩区,加强与永定河滨水休闲的联动发展,形成文化旅游与滨水休闲结合的板块,为文化创意游憩区赋予更深层次的历史内涵,打通三家店村的历史文脉,创造旅游发展的新模式。


2. 基础设施建设应以人为本


三家店村应重视目前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统筹,增强人性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要对周边景点和商业进行规范管理,提高卫生、住宿等旅游配套设施的水平,对村内的古民居和古树进行统一管理,例如统一使用仿古家具等,渲染历史氛围。另一方面,要注重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文化创业产业区的主导者应该是当地居民,以防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产生反感之情,要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妙峰山香道

妙峰山香道

图6,三家店村四处堆放的垃圾


(三)樱桃沟村旅游发展对策


1. 加强对村民的素质教育及规范化管理


樱桃沟村要加强对村民的素质教育,定期举办培训,包括基本服务知识、卫生常识、文化知识等方面。同时在管理方面要具有标准性,使其更规范,从而通过服务质量的提升来吸引更多游客。另外建议从事旅游服务方面工作的人员考取有关从业资格证。


2. 完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差将会直接导致接待能力和水平的下降,因此管理部门一定要在统一指导下加大对旅游区道路、卫生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力度,但在改造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乡村旅游的原始味道。一方面,可以借鉴上海的做法,出台乡村旅游地方性法规,对乡村旅游各个方面提出硬性指标;同时还要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水平,使他们从思想上意识到卫生的重要性。


(四)妙峰古香道村落旅游开发的对策


通过对妙峰香道周边三个不同类型村落的考察和研究,现对妙峰香道整体旅游开发提出如下对策。


1. 应注重聚落区位优势的利用


村落往往由于远离城镇而更具魅力,但是村落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并不能单靠自身的特点进行单项开发,有效利用区位聚落关系优势能够扩大优势,占领更多目标市场。村落在进行旅游开发过程中,一方面,应该积极联合区域内村落资源,形成村落聚集发展的效应;另一方面,应该加强与邻近地区其他景点的旅游路线结合。同时,村落的旅游开发是一项整合资源的综合开发项目,其在开发过程中,首先需要确立相关区域,其次要整合该区域内在位置空间+ 经济空间+ 社会空间以及文化空间上包含的优势资源,最后还要将所整合的资源进行合理包装,注重地区集合品牌的打造,从而使分散的小村落能够凝聚力量,共同发展起来[11]。


2. 应增强游客与村民的互动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的知识及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具有体验性及参与性的旅游项目才是目前吸引游客的主要旅游项目,所以在开发民俗旅游时,要让游客体验到民俗文化的魅力及丰富的文化内涵[12]。


3. 重视人才培养,促使当地村民积极参与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一批优秀的专门人才,人才对于村落旅游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乡村旅游企业、旅游管理机构可与高校合作,通过开办补习班、研讨会等形式,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增强其文化素质与服务技能[13]。




【参考文献】
[1] 阙维民, 宋天颖. 京西古道的遗产价值与保护规划建议[J]. 中国园林,2012,28(3):84-88.
[2] 陶信成. 北京市最大规模文化遗产——京西古道[C] // 当代北京研究(2013 年第1 期),北京:当代北京编辑部,2013.
[3] 牛丹丹, 段渊古. 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以京西灵水举人村为例[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2058-2064.
[4] 胡铂, 钱洁岚, 徐志明. 关于景德镇古村落、古民居旅游开发问题的思考——以严台村为例( 一)[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28(02):13-14,9.
[5] 李芳. 妙峰山香道——翻山越岭去朝拜[J]. 中华民居,2013(10):54-56.
[6] 潘明率, 郭佳. 京西古道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初探—— 以门头沟区三家店村为例[J]. 华中建筑,2016,34(05):137-141.
[7] 刘文丰, 王海东. 三家店 京西古道第一村[J]. 北京观察,2015(04):28-29.
[8] 陈志强. 北京门头沟村落文化志(三)[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8.
[9] 夏胜银, 赵方忠. 妙峰山之变[J]. 投资北京,2014(9):70-71.
[10] 时少华, 黄凤清. 北京传统村落民俗旅游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以北京门头沟区为例[J].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5,29(2):8-11.
[11] 叶洋洋. 国内古村落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综述[J].陇东学院学报,2016,27(02):65-69.
[12] 董萌,郭玉梅. 以旅游为依托的传统山区村落特色营建研究——以北京市延庆县千家店镇下德龙湾村为例[A].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 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西安: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2007.
[13] 蒲姝.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成都市乡村旅游为例[J]. 生态经济( 中文版),2010(5):119-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西古道--前世今生 ( 浙ICP备17060297号 )

GMT+8, 2024-3-29 21:37 , Processed in 0.01244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