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古道爱好者::京西古道--前世今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32|回复: 0

王平古道---夕阳山外山

[复制链接]

149

主题

159

帖子

68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85
发表于 2019-8-30 09: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撰文/毛红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一首马致远的名曲《天净沙·秋思》让京西王平古道成为了—幕永恒的风景。


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





京西多古道。在京西群山之中,盛产煤炭,还出产石材,琉璃的烧制更是闻名京城。于是元明以来拉煤运货的驼马成群结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山路石道上来来回回,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京城到西部山区,再远至内蒙古、山西的商旅道路。古道在门头沟区蜿蜒盘旋,日久年深,缘故的尘烟以及数不清的神奇故事散落在古道两侧,构成一道人文景观。


京西过古道。在京西群山之中,盛产煤炭,还出产石材,琉璃的烧制更是闻名京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山区石路上来来回回,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京城到西部山区,再远至内蒙古、山西的商旅淡路。古道在门头沟区蜿蜒盘旋,日久年深,缘故的尘烟以及数不清的神奇故事散落在古道两侧,构成一道人文奇观。


王平古道是京西古道中最为美丽丰富的一部分。它背依九龙山,俯瞰永定河,地处要冲,经理沧桑,自汉代开始遗存甚丰。其中纵横交错的王平古道,让人更能触摸到那经历千年的厚重古风遗韵。王平古道由西山大道、玉河古道、永定河岸古道和一些分支古道组成。其中,玉河古道保存基本完好,有着上千年左右的历史;更有距今两千年左右的西山大路北道,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壮观的京西古道在王平口汇集,被称为“过山总路”,王平古道是京西古道中最美丽、丰富的一个部分。


民间流传已久的说法是,王平口“道儿多”。根据事先收集到的资料,这种说法很容易找到确凿的印证。除去东来的西山大路分北、中、南三线最终在村内胜寿庵遗址东侧合并为一以外,从村子偏向东南经名叫葛坡的小自然村,也有官道直通北岭,然后经南岭、花儿沟、黄石港、上峰口庵,接通西山大路中道;村北翻山经另一自然村赵家庄则可抵沿柳沟。这还不包括无法细数的田间小路。


但是,如今通往王平口的古调道路沿线,已多有因煤矿采空而迁出的废弃村落,废弃地带辐射范围在十数里到数十里之间。他们大多迁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与之相比,1995年搬迁的王平口村还算是比较晚近被废弃的旧村。在这些村庄之中,连接个村庄的古道沿途,多以杂草丛生,而沿途废弃的大小矿坑,又常常将原来的古道拦腰切断,前路难辨。因此,现在探访曾经“道儿多”、被称为“过山总路”的王平口,已无任何坦途可寻,特别是在草木正在日益繁茂起来的夏季。


另外,古道上的牛角岭关城是当时捕衙南乡与王平口巡检司的分水岭,也是重要的收费关隘,被称为西出京西古道的第一隘口。漫步古道,你会依稀联想到古道悠悠、西风猎猎的缘故情景以及商旅不断的古道盛况,当然还有古道沿边日进斗金的商户,鳞次栉比,叫卖声此起彼伏。每日五、六千条赖以长途运输的驼马浩荡而至,千磨万击,蹄窝遍布,而且有时拥堵,构成了一幅蔚为壮观的昔日风景。


今天王平古道虽然不再有昔日的繁华,不再有驼铃声声,野草野花兀自在石缝中散发着勃勃生机。幽幽古道一直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薄雾里,那些古老的故事似乎也就此蔓延成为永不落幕的传奇。但众多历史遗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来这里徒步穿越。沿着古道一路走来,关帝庙、三义庙、各种碑志刻石以及关城、碉楼等遗迹,会与游人不期而遇,频频给人带来惊喜。当年囚禁宋徽、钦二宗的打在也散落其中。眼前的景色让人不由想起那家喻户晓的诗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



清末诗人爱新觉罗·宝延在《西山纪游集》里描写三家店风光的诗《三家店》中是这样吟述的:“孤村荒僻说三家,雨后凭高望眼赊。万树拥云吞落日,乱山挟水走平沙。重重岭色连天远,曲曲河流抢店斜。兴到呼童估薄酒,诗成沉醉乐无涯。”可见对三家店情有独钟。三家店坐落在北京门头沟区龙泉镇的永定河畔,该村形成于唐朝,曾有一条驼铃古道从门头沟三家店开始,经石景山的五里坨,高井村,模式口等,东行直至老北京的阜成门下。三家店古有“京西第一村”之称.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就曾走过这里。目前在这1480米的古街上保存着7处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家店遗有百处老店,煤栈和白衣观音庵,铁锚寺,山西会馆,龙王庙的遗址及二十余棵老槐树。走在古街上,多见古民居,古门,古门匾,古槐等文物。可以想象昔日三家店的喧闹与繁华。


三家店几百年的繁盛发达,造就了一批致富大户,大院住户和三家店的居民家中,至今仍保存有许多古旧家具及用品,保留有京西特有的民风民俗,只要稍加整理,就可以让人体会清末民初时的京西风隋。其中殷家大院可说是代表作之一,殷家大院一侧则为殷家祖业,也是北京唯一最为完整的清代煤厂天利煤厂遗迹,已在2001年被北京市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殷家大院占地面积350鲷2方米,建筑面积1048平方米,有房73间,大门14个。大院由8组院落组成,院院相通,门户重重,又可独立为院。院内青砖石料,雕刻精工,每院风格各异,古朴完整。


三家店文化遗存众多,积淀深厚。其中许多还是北京之最、京西之最,成为三家店的亮点,体现三家店的独特。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其主流流经北京市的六个区县,流域面积几近北京郊区的一半,但永定河的河神却在三家店;北京城的外省市会馆众多,但设在郊区的会馆、保存比较完好的会馆,却只有三家店的山西会馆一爪’也是矧匕京的会馆》一书中记载的北京郊区的惟一会馆。在三家店村西永定河上约一华里的范围内,建有铁路桥四座,公路桥三座,可以说是永定河上桥梁最为密集之处。而且桥梁形态各异,体现出不同时期的建桥技术水平。站在三家店拦河闸桥上观看,高处有桥,低处有桥,上游有桥,下游有桥,桥上观桥,别有一番隋趣,简直就是桥的展览馆。


在三家店村中,保存有几十座比较整齐的大宅院,有的是三合院,有的是四合院,有的院院中套院,其大院之多,建筑之精,在北京郊区村落中是极其少见的。三家店村有龙王庙、二郎庙、三官庙、关帝庙铁锚寺、白衣观音庵、树神庙、马王庙等庙庵寺观十余座,其数量之多、类别之多、保存之好,在北京郊区村落中也是绝无仅有的。三家店村保存有古代碑刻10多方,是研究三家店及其周围历史的珍贵文物。其中清怀恪公主墓碑高六米,是门头沟区境内最大的碑石。在三家店村及其附近还有金代、明代、清代的许多墓葬,出土许多有珍贵价值的文物。村中街旁、庙内,许多古树是一、二级保护古树。沿街行走,时见古民居、古门墩、古门匾、古磨碾等。进人住家,多有古器物,体现旧时民风习俗。


三家店还是北京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早在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清政府从欧洲购买机器,在三家店建立起神机营机器局制造枪炮,从此北京开始有了蒸汽机械动力。其神机营机器局工厂旧址,至今仍被称为火药局。


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



马致远的故乡情


京西王平镇韭园村坐落在九龙山脚下,为门头沟区王平镇辖村,整个韭园农庄由东落坡、西落坡、韭园、桥耳涧四个小山村组成。据传说,过去这里的人们主要以种植蔬菜为生,尤其以种植韭菜而闻名,因此而得名韭园。


村内现存建筑在百年以上的古院落多处。京西王平镇韭园村位于京西九龙山麓。该村成村古老,应在辽金时代,因村中有些古迹是在金元时期。该村是京西古道上的“王平古道”出入古道的第一个古村落。在古时,京城里的人们要以煤炭为薪,而西山遍藏乌金。于是,京西和山西、内蒙古一带的拉煤运货的驼队、马帮就来往在西山古道中。远古风烟,筑城御边,驼队铃响,马帮来往,宗教活动,使古道、西风、驼铃、瘦马等神奇故事流传在古道两侧。小径蜿蜒而上,两旁是栉比的村落人家,村中大多房屋依山而建,古韵依存。有些民居的墙上仍高悬着“古道商铺”的牌匾。古道绵延而至,穿村而过,过往的马帮落脚于此,村落便成为古道上的驿站。干百年来,往返于古道上的马帮、商贾,绝尘千里,鞍马劳顿,由此古道上便有了为数不多,享誉京西的客栈、酒馆和商铺。遥想来往于此的商贾和马帮在古道上长途跋涉,时常饥饿难耐、疲劳不堪,在古道上的酒馆和客栈是他们开怀痛饮,过夜小憩的绝佳去处。络绎不绝的行人下马狂饮,畅快淋漓,扔下酒钱,继续前行。


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



在韭园村的西落坡小村内,有我国元代大戏剧家马致远的故居。故居坐西朝东,门前是小桥流水。门前的影壁墙上写着“马致远故居”,并有马致远生平的介绍。绕过影壁进一间东房的大门就来到院子j院子很大,西北东南四面都有房间,每边为三间。因长久没有^住。现已破旧的很厉害,院内是野草丛生,杂物堆放。现该村正准备修复马致远故居。现在村里的很多地方,都印证了马致远的名曲《天净沙·秋思》中的佳句:‘制瘸E驸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j复马,夕阳西下j断肠人在天涯”,尤其是按照‘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对村里的环境,进行复原。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也是对京西
古道沧桑历史的写照。


马致远(1250一1324)字千里,号东篱,大都北京)人。他是我国元代时著名的大戏剧家。有“姓名香贯满梨园”之称。是当时文学组织‘‘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为“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并被尊为“曲状元”,在元代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声誉。马致远因不满官府的腐败,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而后隐居山林,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中友、曲中游”的生活。这山林在何处?并没有任何文字记载。但韭园村的西落坡村却有马致远故居,而且村民们世世代代流传这里就是马致远故居。也可以看出,韭园村人民对马致远这位大戏剧家的热爱。而马致远所写的《天净沙·秋思》和他故居门前的景物很相似。另外,在马致远的其它曲中也可证明这里为他的故居。如《元曲三百首》中的马致远的《清江引·野兴》,曲句为:“西村日长人事少,一个新蝉噪。恰待葵花开'又早蜂儿闹,高枕上梦随蝶去了”这西村就应是西落坡村,是对东落坡而言,东落坡为东,这也可以印证这里就是马致远故居。现在马致远故居已被有关文物部门确定,并在故居门口立有说明。


韭园村在九龙山脉环抱中,四周是山峦叠翠,树木葱茏,风景幽丽。村中有多眼清泉(小桥流水),泉水清凉甘甜,成为村民的生活用水,并多有果树,像核桃、柿子、枣树、樱桃、桃、杏、李等,尤多古核桃、古柿。2005年秋,门头沟区政府制定了对京西古道的开发规划,出台保护条例,竖立古迹标志。游人到韭园古村访古探幽,可访马致远故居,体会千年古道悠悠之情。


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西古道--前世今生 ( 浙ICP备17060297号 )

GMT+8, 2024-4-16 13:01 , Processed in 0.01301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