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古道爱好者::京西古道--前世今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295|回复: 2

永定镇万佛堂村万佛寺遗址

[复制链接]

149

主题

159

帖子

68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85
发表于 2016-2-26 16: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永定镇万佛堂村万佛寺遗址



资料:
《宛署杂记》:
“万佛山 在县西四十里。山秀而幽,有寺,赐名万佛。
……。
万佛寺 在冯村,旧名万佛堂,宣德壬子僧人辩重建,正统戊午,敕赐今名。万历壬子重修,十八年钦赐藏经,有敕谕。”
《琉璃厂杂记》:
“万佛堂在浑河西,距戒台、潭柘皆十数里。为看丁姓屋材,自三家店下车,取道麻峪。田家放水,道多冲坏。驴陷淖中,几及腹。陇麦青茁,间以桃树,春好来图画也。峪西村庙后一古槐已槁,皮尽脱,若死灰僵石,千年外物。浑河水落,土人编柳为笼,满贮鹅卵石迭河中。架木为桥,便行旅。唯门头沟驮煤橐驼过者税铜币一枚。北望妙峰,积雪皑皑,飞鸟皆绝。
南行穿山而西抵冯村。道帝见慈济废寺,明万历李太后建,清康熙辅国公吴有同妻赵氏修。有碑一。野兔突起,闻人声窜复顾。舆夫逐之,呵而止。村尽,沿润复西行。仄径一线,或继或续。时行枯润中,不啻九曲之阪。
山村有门额,曰“誓永不分爨”,唯李、董二姓,四十余户居之。自去清初从龙入关,给地耕种,岁纳租税于二王府。
寺更在村上,拾级登。殿宇圮尽,不唯无僧,且无佛。万佛从何来?复从何去?可悲也。丛莽中一碑,为成化九年敕赐万佛禅寺开山讷阉辨公营建记。总督军器印□□少监渭水尹得撰,钱塘汪容书,广平程洛篆。内监能文,居然可诵。记称万佛堂创始不可考,金大定间居民悯其废,改作上岸村石大店。元末,罹兵燹。宣德壬子,辨上人偶偕宗师源公至其地。若有夙契,遂以作兴为己任。上人□兴赵氏子,幼慕清净,不乐居俗。从故僧录阐教栖岩进公学浮屠法。其父殁,母不许远出。明年,佯为游山,复至。诛茅,亲荷畚锸。既成,不入城市,以了此生。道俗倾慕,四方檀越输金帛,太监莫公倾囊以助。法弟广通为僧录左阐教,具其绩,请于朝。特赐额,仍以万佛名。正统八年戊午事也。
又一石,大书曰:“十方海会丛林”。旁有字曰《万历壬午重修万佛寺永远常住之碑》。墙西临润,塔院在涧尽头。民居遮其前,缚棘塞路。犬隔墙吠,欲出搏人。遥瞻而已。山浇瘠无水,不宜五谷,种果亦不蕃,生计淡薄。润西旧有一僧寺,一尼寺,皆废。尼寺之北,山有塔。砖筑,颇庄严。顶已附。额曰“开山寿塔”。塔腹为人穿。仰视其上,陷一方石,镌交加金刚杵,缭以云气。涂彩茜丽,疑出烧造,不知何僧塔也。
从山脊下,狂风吹衣。人家错落,依山住。多文杏、胡桃、林禽。废寺断塔,参差夕照间。童子牧群羊,寝论遂其性。童子视羊如命,羊亦唯童子是依。鞭一叱,莫不趋承而恐后。牧民之道,其在斯乎?”
《门头沟文物志》:
“敕赐万佛寺
敕赐万佛寺位于永定镇万佛堂村,明宣德七年(1432)重建。佛教建筑。《宛署杂记》载,“万佛寺”,在冯村。旧名万佛堂。宣德壬子,僧人辩重建。正统戊午,敕赐今名。万历壬子重修,十八年钦赐藏经。有敕谕。”“万历壬子”,应为壬子(十年),即1582年。
寺坐西朝东,现只存遗址,周围有花岗岩虎皮石墙,东西长86米,南北宽56米。前殿三间面阔12.5米、进深二间8.5米。殿前有碑仆地,莲瓣式柱础,青石质。后殿面阔五间18.5米、进深二间8.3米。配殿共有20余间。遗址内残存大量石栏板,石望柱、须弥座等构件。并有石碑二通:其一《万佛寺营建记碑》明成化八年(1472)立,螭首龟蚨,碑高2.36米,宽0.82米,厚0.21米。龟蚨长1.76米,高0.35米。其二《重修万佛寺永远常住之碑》,明万历年间立,螭首方座,碑高2.5米,宽0.84米,厚0.16米。
万佛堂
文献记载
万佛堂 (民国) 周肇祥
本文注:后引《琉璃厂杂记》”
《门头沟文物志》——《第一次文物统计表》(1958年):
“庙618 万佛寺 明 上岸乡万佛堂村”
《门头沟文物志》——《第二次文物普查统计表》(1984年):
“永定乡
40.遗址 万佛堂遗址 明 万佛堂村”
《门头沟文物志》——《门头沟第三次文物普查统计表》(1997年):
“1-6-94 万佛堂遗址 明 永定镇万佛堂村
寺庙名录
敕赐万佛寺。 明宣德七年(1432)重建 残存 永定镇万佛堂村
碑刻名录
万佛寺营建碑 明成化八年(1472) 万佛堂村
重建万佛寺碑 明万历十年(1582) 万佛堂地
万佛寺永远常驻碑 明万历 万佛堂村”
《在门头沟的版图上——永定镇》——《永定地区的历代碑刻》:
“93、万佛堂营建记碑,明成化八年(1472),碑高236,宽82,厚21厘米,原万佛堂村,现无存。
94、永远长驻碑,明万历年,碑高250,宽84,厚16厘米,原立万佛堂村,现无存。”
《在门头沟的版图上——永定镇》——《永定地区的寺庙》:
“13、万佛堂村
万佛寺:明代宣德7年(1432年)僧人重建,占地面积20余亩,原名万佛堂,正统三年,英宗皇帝赐名为“万佛寺”。万历18年,明神宗朱翊钧赐与经卷,并颂发敕谕,万历40年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此寺现仅存遗迹。……。”
《京西古村》:
“古刹万佛寺 万佛寺在村西。始建于辽代,有坐西朝东两座大殿。金大定年间,居民怜其废,改作石大店。元未遭兵焚。明代宣德七年(1432)重修,在庙内坐北朝南修建了关公殿(称老爷庙),殿内设关公、关平、周仓等神像,供桌上有香炉和签筒,村民家有异事,常来抽签断定吉凶。
香客沿街进香时,望见庙门,脚踏下马石(犹存)下马,过石拱桥,要分别攀登三十、二十、十阶三处台阶。走神路,进入庙门,迎面是汉白玉石碑两方,其一刻“大功德主衙门太监”字样;另一方残碑刻着有关重修万佛寺的文字。庙内两侧有钟鼓二楼。今日,庙虽已毁,但从完整的虎皮墙和几座殿宇遗址的硕大精细的柱础及地基来看,不难想象占地约十亩的万佛寺在历史上辉煌的景象。”
《京西古村——万佛堂》:
“……。万佛堂村座落于万佛山上,万佛山山势秀雅,草木丛郁。这里原建有古刹万佛寺,古称万佛堂,山以寺名,村以寺名,可见该寺影响之大。
万佛寺位于万佛堂老村北侧,万佛山西侧,今遗址尚存。据明成化九年《敕赐万佛禅寺开山讷庵辩公营建记》碑文载,万佛堂创建时间不可考,金大定间,居民悯其废,改作上岸石大店。按其建于金代大定年间之前和遗留的建筑形制分析,万佛寺应是始建于辽代。建立了辽国的契丹族本是北方的游牧民话,他们崇尚光明,崇拜太阳,因而在草原上所居住的帐蓬,门都是东开的。入主中原以后,他们把这种风俗习惯用在了建筑上,在庙宇的建筑方位上,这一特点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门头沟区马鞍山上的戒台寺,虽然始建于隋代,但辽代重建时,将寺院改成了坐西朝东。海淀区的大觉寺建于辽代,也是坐西朝东的,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万佛寺恰也是坐西朝东的,并建于金代之前,据此推断,万佛寺应是辽代所建。
此后万佛寺在元代可能重修过一次,因而才有元未才毁于战火之说。明代宣德壬子(宣德七年,1432年),僧人辩上人与自己的师父源公和尚来到了这里,决定重修此寺。辩上人欲家姓赵,自幼喜好清静,不喜欢与凡俗交往,后拜在僧录司阐教栖岩进公和尚门下,学习佛法,共父亲死后,母亲不许他出门远行。第二年,辩上人假称去游山,却去了寺庙,落发为僧,从此专心修行。他深研佛学,声望渐隆,从而受到了佛门和善男信女的敬重。辩上人重修万佛寺吋,许多善男信女前來捐资,一位姓莫的太监更是“倾囊以助“,使上人得到了雄厚的财力支持,得以刊rwif的财力支待,得以重建成功。此时辩上人的师弟广通和尚任僧录司左阐教,他将这件亊启奏了朝廷,请皇上为重修后的寺庙赐名,明英宗亲赐寺名为“万佛禅寺”。当时镌刻了一块石碑,记述此事。此碑立于成化九年(1473),名为《敕赐万佛禅寺开山讷庵辩公营造记》。由总督军器尹得撰文,钱塘人汪容书丹,广平程洛篆额,内监能文。此碑于民国初年即已倒伏在草丛之中,证明当时寺已毁废。在一块大石头上,有摩崖刻字,上刻“十方海会丛林”六个大字,旁边刻有“万历壬子重修万佛寺氷远常住之碑”。万历壬子是万历十年,即1612年,《门头沟文物志》认为,“壬子”是“壬午” 之误,即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能够称为“十方丛林”的都是大型寺庙,能够接受云游僧人挂单。由此可见,当时的万佛寺有一定数量的庙产作为经济基础,寺院有一定的规模,是在当地和佛教界都有一定影响的寺院。万历十八年,神宗皇帝朱翊钧钦赐万佛寺藏经,说明当时的万佛,与皇家有着一定的关系。能够得到皇帝赐名、御赐经卷,赐有敕谕的佛寺,其地位是相当高的。
万佛寺在清康熙《宛平县志》中还有记载,但到了民国初年却已经“殿宇坏尽,不惟无僧,且无佛”了。据此推断,该寺可能毁于清代末年。民国初年,国学大师周肇祥到此游历,后在其所著《琉璃厂杂记》中记述了当时万佛寺的情景,“寺更在村上,拾级登。殿宇圯尽,不惟无僧,且无佛,万佛从何而来?复以何去?可悲也。”当时的万佛寺已是房倒屋塌,杂草丛生,一片荒凉破败的景象。
万佛寺遗址尚存。寺院坐西朝东,山门前有一道流泄山洪的深沟,沟上架有单孔石拱桥一座,花岗岩砌拱券,拱为三心拱, 故而很宽大,遇到大的山洪也不妨碍走水。虽已修建了数百年,但异常坚固,至今仍在使用。拱券以上用山石砌筑和用土垫平, 以便于通行,桥上两侧原来装有石栏杆,今已不存。在桥前面有一下马石,花岗岩质,长宽各1尺,一半埋人土内,地面上露出一尺有余,通往潭柘寺的古香道从寺前经过,同时也是万佛寺的 香道、神道。
过石桥后正对山门有三段台阶,第一段30级,第二段20级,第三段10级,每段之间以平台相隔。寺院建在高处的平台上,在桥前只能仰望寺院,进寺要登60级台阶,约合12米髙,因而从下望去,更显得寺院雄伟高大。寺院东西长86米,南北宽56米,周围砌有4米多高的花岗岩虎皮石墙,墙体下宽上窄, 基部宽近1米,因而十分坚固,至今保存基本完好。西北两侧靠山,南侧是深谷,故而在南侧墙外砌有许多“爬牛”,以支持墙体,使之更加稳固。山门内左右两侧原有钟鼓二楼,村民称之为南楼和北楼,现已不存,仅留遗迹。前殿三间,面阔12.5米,进深二间,8.5米,殿前有碑仆地,莲瓣式柱础崗存,青石质,后殿面阔五间,宽18.5米,进深二间,8.3米,配殿和寮房共有20余间。遗址内残存有大量的莲瓣纹石柱础、石栏板、石望柱、须弥座等石构件,以及碎砖破瓦。寺院毁废后,村民曾在遗址上建过一座关帝庙,坐北朝南,三开间,殿内供有关公、关平和周仓的塑像,今已不存。
寺内现存石碑二通,均仆卧于地,其一为《万佛寺营造记》, 明成化八年(1472)立,螭首龟跌,碑高2.36米,宽0.78米,厚0.21米。龟跌长1.76米,高0.35米。此碑已被砸碎,现仅存一尺多长的一段,字迹清晰可辨,但其余部分已难寻找。据周肇样先生在其所著《琉璃厂杂记》中说,民国初年他来此时,此碑完整,“居然可诵”,记述的是辩公长老重建万佛寺之事。另一块碑为《重修万佛寺永远长住之碑》,明万历年间立,螭首方座,碑高2.52米,宽0.84米,厚0.16米。碑身与碑座已分离,碑身尚完整,倒卧于草丛之中,碑阳朝上,现仅存中间的几个大字,“永远长住”,其余部分均已磨光,不见字迹,碑阴情况不明。此碑即是史料上所记载的《重修万佛寺永远长住之碑》。
……。
在寺院北侧山坡之上,原有一泉,汇集成潭,并建有龙王庙,寺僧用石槽引水进寺,以供日常之用,今已不存。寺前原有一山神庙,现已无迹可寻。
……。”
《北京门头沟村落文化志》:
“万佛寺 隐藏在草木葱郁的万佛山上腹地,坐西朝东。古刹始建于辽代,有前后两座大殿。金大定年间,居民怜其废,改作上岸村石大店,元末遭兵焚。明代宣德七年(1432)重修,在庙的围墙内,坐北朝南增建三间关公殿(当地人称老爷庙),殿内供奉关公、关平、周仓等神像,上有香炉、签筒,供敬佛者上香、抽吉祥签。香客沿街行进,望见庙门,登着下马石(犹存)下马。过石供桥,要分别攀登三十级、二十级、十级三段台阶,走神路,进庙门——迎面有汉白玉石碑两方,其一刻“大功德主衙门太监”;另一方被毁,只剩残块,有重修万佛寺这样。庙内两侧,有钟鼓二楼。今天庙虽已毁,但从完整的虎皮墙和几座殿宇遗址、硕大精细的柱脚石来看,不难想象占地约十亩的万佛寺在历史曾经辉煌的景象。
……。
另外据记载,还有以下诸碑,今均已存:
……。
(4) 万佛堂营建碑——明成化八年(1472)
(6) 重修万佛寺碑——明万历十年(1582)
(7) 万佛寺永远常驻碑。——明万历年。
《门头沟文物见闻》——《门头沟碑刻调查》:
“万佛寺营造记 明成化八年(1472) 万佛堂村
万佛寺永远常住碑 明万历 万佛堂村”
《北京不可移动文物目录》:
“110109941170000542 万佛寺遗址 明 永定镇”
《京西进香古道》:
“万佛堂村由村西的万佛寺而得名。万佛寺始建于辽代,原名万佛堂,金代荒废,《琉璃厂杂记》载:金大定年间,居民“怜其废改作上岸石大店”。明宣德七年(1432)重建。《宛署杂记》载,“万佛寺”,在冯村。旧名万佛堂。宣德壬子(1432),僧人辩重建。正统戊午(1438),敕赐今名。万历壬子(1582)重修,十八年(1590),钦赐藏经。有敕谕。”寺坐西朝东,现只存遗址,周围有花岗岩虎皮石墙,东西长86米,南北宽56米。前殿三间面阔12.5米、进深两间8.5米。殿前有碑仆地,莲瓣式柱础,青石质。后殿五间,面阔18.5米、进深二间8.3米。配殿共有20余间。遗址内残存大量石栏板,石望柱、须弥座等构件。并有石碑二通:其一《万佛寺营建记碑》明成化八年(1472)立,螭首龟蚨,碑高2.36米,宽0.82米,厚0.21米。龟蚨长1.76米,高0.35米。其二《重修万佛寺永远常住之碑》,明万历年间立,螭首方座,碑高2.5米,宽0.84米,厚0.16米。香客沿街行进,望见庙门,登着下马石下马。过石五供台阶,上三层共六十级台阶,就到了山门了。庙院内建筑已不存,但遗址残存,可以看出当年的形制。”
《京西商旅古道》:
“万佛堂村
万佛堂村因村中古刹万佛禅寺而得名。
……。”
《门头沟文史》(第22辑)——《万佛山上万佛堂》(张云涛/董学勤):
“万佛山地处永定镇西北。万佛堂新村之西,与西峰寺近在毗邻。据《宛署杂记》载万佛山在县西四十里,山秀而幽,有寺赐名万佛……万佛寺在冯村,旧名万佛堂,宣德壬子僧人办重建。正统戊午敕赐今名,万历壬子重建,十八年钦赐藏经,有敕谕。
……。
万佛寺坐落在草木葱郁的万佛山的腹地。高高的院墙,围成一个大院,坐北朝南,北面墙基嵌进了山岩。残墙也有七、八米高。园内散布着明代石碑,赑屃门档石鼓、以及各种花纹的残石,八个500x500mm的莲花座柱石似乎没有被人挪动过,还均匀地分布在一块房基内。
……。
万佛堂始建于辽代,占地约十亩。从断壁残垣可以看出。原有坐西朝东两座大殿。金大年间,居民怜其废,改作上岸村石大店,元末遭兵焚,明代宣德七年(1432年)重修,在庙的围墙内坐北朝南,修建三间关公殿(当地人称老爷庙),内设关公、关平、周仓等神像,1950年神像被毁,“文革”时殿被拆。南侧增建配殿为藏经阁,北仙侧建配殿为僧人寮房,并被赐为“万佛堂”。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赐经藏。香客沿街行进,望见庙,登着下马石(犹存)下马。过石搭桥,要分别攀登三十级、二十级、十级三段台基,进庙上午。门内迎面有汉白玉石碑两方。其一,十方海会丛碑,正文书:“十方海会丛林,万历岁次壬午孟夏吉旦立”刻有“大功德主衙门太监等字样”。别一通残碑刻“军械局副史李□、把总宋□□”等字样,估计与重修万佛寺有关。
万佛寺西南,有“万佛寺”奠基石,是2002年准备建设时埋设的。
……。”


现存遗址,围墙尚好,龟蚨已易地保护。


20141221所拍: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京西古道-万佛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6

帖子

4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4
发表于 2016-11-29 15: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主题

139

帖子

54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44
发表于 2016-12-16 20: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西古道--前世今生 ( 浙ICP备17060297号 )

GMT+8, 2024-4-26 05:00 , Processed in 0.01672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