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口


 

模式口位于石景山区中部。东与琅山村为邻,西至磨石口隘口。此地原名磨石口,因盛产磨石而得名。

磨石口的不平凡还在于有一条约1500米长的龙形古道穿村而过,这是几百年来贯通京城与塞外的京西古道的磨石口村段。京西古道俗称驼铃古道,明清之际,骆驼是这条道上的主要运输工具。清朝诗人查慎行形容这条路:“乱石山有崎岖路,时听征车撼石声。”

京西古道明清时还是京西煤炭等矿产、口外皮货的转运站。旧时,磨石口村民建起了方便客商的茶楼酒肆,村中商贾云集,驼队迤逦,叫买叫卖此起彼伏,驼铃声声不绝于耳。老舍先生的名著《骆驼祥子》中,祥子牵着三匹骆驼就是由磨石口逃回北平的。所以模式口人至今还说:祥子是打我们这儿走出来的。

磨石口古道上设有独具匠心的四明两暗地下排水管道,不怕暴雨山洪的侵扰。从东到西还有森严壁垒的四座过街楼,上有谯楼。村中大小庙宇二十多座,佛道杂陈,法海寺、承恩寺、龙泉寺等都有很多传奇。此外,太监墓、旧坟圈儿、老石墙等分布在村里村外及村后的山上,斑驳的土墙、风化的石构件、倒塌的残垣断壁、字迹模糊的碑刻、弃置墙角的旧磨盘,都向人们昭示着古镇曾经有过不凡的岁月。

昔日热闹的驼铃古道磨石口地段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了数次维修。最早一次有文字记载的当是道光十年(1830年),摩崖刻石在古隘口上。此后1919年、1947年、1993年又有三次整修。从1947年京门公路开通后,模式口村才冷落下来,但古隘口还是要经过的。

模式口深度解读《京西古道模式口》

模式口实地景象(请点击红圈区域)


返回首页 古道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