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中国门头沟

永定河文化研究

百度百科

xufeng的博客

有孔铜钱的博客

京西古道的博客

双塔邨人的博客

赤脚走天下

留住京城那一抹来自历史的绿荫

六只脚户外线路

 

军沿古道(军响至沿河口)


自军响接清水河畔路及七里沟路,经桑峪、灵水、楼岭、林子 台、王龙口到沿河口的古道,是一条商、军兼用,以商为主的古道。长15公里,在《门头沟国家步道系统规划》中属A10线中的东段, 海拔300米-600米。这条古道,历史悠久,沿途文化蕴含丰富,景观特色鲜明,尤以桑略、灵水二村的景观最令人回味。


徒步路线及沿途景观

地图

由军响加油站北侧,进入通往灵水的公路,西行1公里到桑峪村。 该村前临城子台,背靠金牛山。前后桑峪,一条南北向主街相连。村南口有保存完整的过街楼,后桑峪村有天主教堂及圣母山。除一些老民居建筑外,桑峪村还有汉代创建的广济寺(后改称为药王庙)、创建于宋代的团山禅林,以及明代创建的鱼临寺等。创建于清代(一说元代)的天主教堂于1989年重修,为哥特式若瑟院,有神父负责管理;圣母山于1993年修复,连同尚智书院、桑略村诊所,现由北京教区若瑟修女会修女管理。村西南马兰黄土阶地中,1993年曾出土距今1〗万年的人股骨化石,说明此地于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

 


沿桑峪村东山塔坡古道东行,经塔岭至青白口,为旧时清水河水大时,斋堂一带人们去青白口的古道。后桑略村北,经虎头崖的古道通往碣石、书字岭等村。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的摩崖石刻,记载了张寡妇捐小米修路的义举,至今已历450年。后桑峪村西北西范沟也是一条古道,通往鱼临寺,进而可达林字台。


由村前公路西行(古道无存)4公里到灵水村。灵水村是第二批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以“举人村”蜚声中外,据说出过 20多位科考举人。至今保存着很多古民居建筑,包括著名歌星田震的家乡老宅。除科举文化外,灵水村的宗教寺庙及民俗文化、古树名木、商业文化也都十分有名。村东头还保存着一座过街楼,上部建筑为马王庙。


古寺庙有灵泉禅寺、文昌庙、魁星楼、胜泉庵、玄帝观、南海火龙王庙、天仙圣母庙、白衣观音菩萨庙、玉皇庙、天王庙、关帝庙、牛王庙、马王庙、三圣庙、二郎庙、土地庙、山神庙、虫王庙、五道庙等大大小小近20座庙宇。其中,灵泉禅寺(瑞灵寺)在《宛署杂记》中记为“起自汉时”,寺院中两株古银杏树及山门尤存;南海火龙王庙内有“柏抱榆”、柏抱桑”两株古树和“龙池三禁碑”;村北五道庙遗址有“龙爪柏”(又称“灵芝柏”)。


‘‘君子不争”碾、和谐“秋粥节”、“龙池三禁碑”、婚宴“缘 分饼”、九曲黄河灯等魅力乡情,使灵水村的民俗文化独树一帜;灵水核桃、灵水煤及八大商号,彰显了灵水村的经济物产发达的往昔。


村南街往西,“西白墙”古道4公里直通斋堂;村北“北白墙”古道路通楼岭。两条古道夹角内,即京西名山中的“独山”,又称莲花山。由村东远眺髽鬏山,晴天可见“东岭石人”。近年,又测得灵水村负氧离子含量浓郁,可见灵水村天灵地灵人也灵,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及文化“气场”。在抗日战争之初的“髽鬏山战役”中,卫立煌将军所率第十四军第十师师部设于灵水,该师师长李默庵中将(兼十四军军长),曾在灵水村学校给学生讲抗日救国课;听课后有几位师生随即背着家里参军入伍,其中就包括后来成为第16期黄埔生的本区北岭村人安广有。李默庵将军前些年曾任“黄埔同学会”会长,2001年病逝。


出村往北,走北白墙古道。小岭砾岩上留有蹄窝,为京西古道中迄今仅见的砾岩蹄窝,可证蹄窝并非由“冰川遗臼”和“雨水冲刷”而成。


小岭北古道外墙上,嵌有一特制砖雕“修路碑”。据说,清康熙十年(1671年),灵水村一妇女怀有身孕时丈夫去世,这位寡妇许愿:祈盼生男,生男则修路。后来果然生一男孩,于是慷慨解囊,捐资修路。该砖雕就是这次修路时留下的。沿北白墙古道北行不远, 即到沟畔古道。


西北行约里余到“湖底”(小地名),路旁有山泉井。由此西行, 走“独山”之北,经牛站村、王家山村,可达灵岳寺,为支路。主路继续西北行,2公里余越楼岭,侵华日军所修“警备路”(军沿路)就在古道西。再行不足1公里即到石河村之东。石河村,因地处山沟,土被冲走后仅剩大大小小的石块。可以想见,石河村即由此而得名。 村虽不在,旧址犹存。


由石河村东行2公里到林字台村。所谓楼岭,有称“幡杆岭”(一 说枪杆岭),曾建有敌楼,故百姓称之为楼岭,就像石羊沟内“沿字三号”敌台所在的山洼,百姓称之为楼洼。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亦曾在楼岭建炮楼。


林字台,因地处树林而得名。今盛产“红提”葡萄。出村往北,2公里到王龙口,再1公里余到“沿黄公路”路口。由此路口西行, 经刘家峪,可达天津关;经今沿河口村进石羊沟,可达麻黄峪;经龙门口(明东小龙门口)可达麻黄峪。正北台地上,有柏山寺及娘娘庙。东北行不足1公里,就到了沿河城大西沟与永定河汇合处; 往北路通幽州、官厅,往东不足1公里进沿河古城。林字台与王龙口村之间,曾有一处有佛像的岩壁,人称“佛岩”。在抗日战争时期, “佛岩”被日军炸毁。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