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古道爱好者::京西古道--前世今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再看京西古村落

2019-5-1 12:4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39| 评论: 0|原作者: 行走客

摘要:   “京西”是人们对北京西部的一种俗称,而门头沟区则占据了京西的大部分地区。这里山岭绵亘,大河奔流,风光秀美,物产丰庶。据考古发现证明,早在11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这就是著名的“东胡林人”。 ...

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

  “京西”是人们对北京西部的一种俗称,而门头沟区则占据了京西的大部分地区。这里山岭绵亘,大河奔流,风光秀美,物产丰庶。据考古发现证明,早在11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这就是著名的“东胡林人”。历史上,这里是向北京输送建材和能源的基地,拱卫京城的西部屏障,连接京城与西北各省的重要通道,随着人口的流动,而后逐渐成村,又因为生活状态的不同,使每一个村庄都各具特色。有种田养树的农户村,烧炭、采石、挖煤的窑户村,守护关口将士后裔形成的军户村,为寺庙服务的庙户村,看坟守墓人繁衍而形成的坟户村等。这些古村落大多产生于明清时期的辉煌年代,在历史上都曾留下过它们浓墨重彩的一页,对我区的建筑、民俗等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虽然经历了无数次历史的动荡,但时至今日,许多古村落仍保留了它原有的完整格局。这些由古民居形成的村落,分布在京西大山里的每一个角落,它们依托自然的布局、精雕细作的构件,充分显现着古代村民的智慧与建筑技术,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历史风云的洗礼,仍旧无法掩饰这些村落在营建方面的独特理念。
  目前,我区共有爨底下村、灵水村、琉璃渠村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爨底下村、灵水村、苇子水村、黄岭西村、马栏村、千军台村、琉璃渠村、三家店村、碣石村、沿河城村入选全国传统村落;其中爨底下村、三家店村为市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古韵流淌爨底下
  2013年10月8日,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全国共186个村镇参加评选,最终共有10个镇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12个村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斋堂镇爨底下村名列历史文化名村榜首,是北京地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古村落。
  爨底下村属于斋堂镇辖村,位于镇域西北部,东南距镇政府驻地斋堂6公里,西北距柏峪村3公里。村落大部分建于清代,明代建筑尚有遗存,总体村落保存完整,规划严谨,整体精良。村落四面环山,“背靠龙头浸水,前照金蟾望月”,亦有笔峰、笔架峰。村落在峡谷北侧的缓坡上,依山而建层层升高,整体为坐北朝南。村中有一条蜿蜒的街道,把村落分为上下两部分。街道用紫石、青石、灰石铺地。在山坡上建房因地势不平,村民先在坡前砌石墙,逐层垫渣土夯实。根据地型,石墙的高度不等,最高的有20余米,非常壮观。在砌石墙的同时,砌条石凸出墙体,为防洪水攀登而用。因地势不平,整个村庄民宅高低错落有序。民宅以村北馒头状山包为中心,形成南北轴线,呈扇面状向下延展,井然有序,形散而神聚,使整座村庄的建筑构成和谐的整体。
  爨底下村民宅以清代山地四合院为主体,兼有少量三合院,因地形制约,四合院不规则。村民因地制宜巧妙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宅基地,将平原地区几进的纵轴四合院,演变成为横轴四合院。几个相对独立的各有院门的小四合院,院与院之间留门或0.5—0.6米的小夹道相通,以便家族成员交往,在几个四合院外环以垣墙,以保障对外的封闭性。建筑形式基本为硬山清水脊。板瓦石望板,大门楼及主体建筑前脸磨砖对缝,余部墙体为四角硬,全部采用细腻质坚的青砖。正房及倒座一般为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台阶上均铺阶条石,正房台阶高一米多,以保障防潮。有利通风和采光。
  在建筑特点上,爨底下村建房有严格的规划,主次分明。韩姓家族主事的一支占据中轴线,其他韩氏兄弟在其两侧依山而建。形成中轴分明,两侧井然有序的部局。这种有规划的山村建筑群,在其他村落中是很难见到的。爨底下村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巧妙布局,把平原地区纵轴线的四合院,演变为山地横轴线的四合院,大院内部相通,小院各有临街院门,此种演变有地形所限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这种格局更适合农村大家族兄弟间居住,避免了同走一个大门,穿院而过所造成的不便,既是独立院落,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宅院。同时,在建筑过程中,村民巧用空间,因地处山坡,山石坚硬,平整土地不易,村民珍惜有限的宅基地,合理巧妙地利用每一寸土地。装饰华美是爨底下村建筑的另一个鲜明特点,墙腿石、门墩石,雕刻精良图案丰富。
  爨底下村的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的选址和规划布局经典理论,反映经典营造法式和精湛的建造技艺,集中反映了本地区的特色、风情及传统建造技术,因此被专家们誉为“中国北方民居建筑的活化石”、“建筑艺术瑰宝”、北京的“布达拉宫”。钟灵毓秀灵水村
  古老的山川,古老的村庄,唱着一支古老的歌谣。歌谣打磨着古村的沧桑,却尘封不了古村的历史,轻轻拂开那片老瓦上的尘埃,古老的文明与繁华呈现在眼前。
  灵水,明代亦称“凌水”。这个建于金代之前的小山村,因为浓郁的宗教文化和崇文重教以及古老的民居建筑而受到人们的追捧,又因为作为《湖南卫视》拍摄的《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的外景拍摄地而名扬天下。
  灵水村地处京西斋堂镇西南,前有髽髻山,背靠莲花山,处于群峰环绕之中。这个不足800人的村庄,沧桑的古庙,奇特的古树以及古老的历史文化和民间习俗,充满了古老和灵动。2005年11月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灵水村呈龟形,西北高,东南低。全村共有三条东西走向的主要街道。古老的街巷里,随时都能见到不同风格的古老建筑。有明代五进院落的“举人宅院”,有“八大堂”之称的古商宅院,有保存完好的清代“三义隆”四合院……这些古民居古商号,无论门楼、影壁、门窗,做工都很讲究,砖雕古朴浑厚,木雕精巧而不繁琐,处处体现不同凡响的艺术之美。
  灵水村人崇尚文化的历史由来已久,并且出过多名举人。早在明永乐八年(公元1411年)村里就办起了社学和诸多私塾。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村人刘增广赶赴京师参加甲午科的考试,得中举人,辗转山西左云、吉州、静乐等州县为官。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在家守孝的刘增广倡导在木城涧的玉皇庙建起了新式学堂,并亲自撰写了碑文。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灵水村也办起了新式学堂,村里负担教师的生活,全村的孩子无论穷富都可以上学,琅琅书声,欢声笑语,不绝于耳。灵水人还把文化的种子传播村外。灵水人谭体仁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在清水创建了一所小学,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又创办了清水高小。民国时期,村内数名青年先后就读京师大学。由于近现代多人从事教育,所以有教书先生遍京西之说。又由于灵水村出过刘增广等多名举人,举人文化对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为“京西举人村”。
  灵水村曾经有古庙17座。最古老的当属灵泉禅寺。灵泉禅寺原名瑞灵寺,明代改为灵泉寺。《宛署杂记》载“灵泉寺在凌水村,起自汉时。弘治年僧员海重修,庶吉士王伦记。”人们常说,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灵泉寺的历史,比潭柘寺还要早。
  灵泉禅寺在村西北,寺庙坐北朝南。寺中原有天王殿、关公殿、三世佛殿和三大士殿。当初,规模宏大,香火很盛。可惜,历经千年风雨,如今,古寺破损得好像一部只留下封面的经书,仅存影壁和山门。寺院曾被改成学校。值得一提的是:院内还有一株见证了古寺历史的银杏树。平常的银杏树,雌雄异株。灵泉寺的这株银杏树,原本是雄性,树身挺拔,枝叶繁盛,在一支侧枝上居然有一段雌枝,且每年挂果。市园林局一位专家说,这样的古树,即使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也难嫁接成活。灵泉寺内雌雄一体的银杏树,堪称奇迹。
  保护生存环境,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文人总是更加容易接受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因为他们的文化知识和修养使得他们更富有对于自然家园和生存环境的保护和热爱。在灵水村西的南海火龙王庙的墙壁上至今还镶嵌着一块300多年前为保护这里的八角池水源而铭刻的“三禁碑”。
  碑的全文是:“大清康熙岁次辛未仲夏初旬,合村聚会。庙前池边,禁止污秽,堆粪洗衣,如有违反,鸣钟议罪,罚供祭神,使知警畏,凡我村民均相劝诲,刻铭于石,流传后辈。池内三禁:凶泼投跳,愚顽搅混、儿童汗溺。池台三禁:宰杀腥膻,饮畜作践,浆衣洗菜。”这也许是我国最古老的文明守则和村规民约了。
  灵水村所处京西古道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灵水人开阔的眼界、博大的胸襟和抱负。村人刘懋恒清康熙年间于山西汾州任知府时因政绩卓著而受到朝廷表彰,家人受到敕封。灵水村至今还保存着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三月二十日,朝廷封赠刘懋恒之父刘应全为中宪大夫的文书“奉天诰命”。
  也许是文人的义举,亦或是为了感谢皇恩,刘懋恒和父亲刘应全曾三次大规模赈灾。为纪念刘懋恒父子三次赈灾的义举,教化村民,清末民初起,举人刘增广提议:每年立秋时节村人一起喝粥,以示纪念。此后,每年立秋这一天都要举办“秋粥节”。不仅是对扶贫济困精神的弘扬,也是一种凝聚力的体现。全村人你出一斗米,我出一把豆,没钱的添一瓢凉水,加一把柴,用全村人最大限度的默契精心熬制成粥,不分男女老幼一起捧碗喝粥。在这个意义上说,“秋粥节”是一种人性的感召和聚会;是村人的一次狂欢与释放。
  灵水村里还有三株奇特的古柏,吸引着八方游客。其中,有一株长得像灵芝,被称为灵芝古柏。另两株是在南海火龙王庙院里的千年古柏。其中一棵怀抱一棵桑树,人称“柏抱桑”。另一棵怀抱一棵榆树,人称“柏抱榆”。两株古柏,好像两位慈祥的母亲,紧紧地搂抱着被自己收养的孤儿。是人为的嫁接,是风吹来的籽粒,还是小鸟叼来的缘分,至今这两棵古柏的由来还是个谜。两株沧桑的古柏,伴随残破的庙宇,昭示历史的苍凉与厚重。
流光溢彩琉璃渠
  这里有连绵起伏的九龙山脉,这里有碧波荡漾的永定河水,这里有千年不熄的琉璃窑火,这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琉璃渠。
  从元代初年,琉璃渠村设立琉璃窑厂始,至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35年)京城窑厂全部迁至此地,琉璃渠村便与琉璃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因为琉璃烧造业的兴旺发达,带动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2007年国家建设部、文物局授予琉璃渠“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荣誉称号。2008年该村“琉璃烧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琉璃渠村也因此获得“琉璃之乡”的美誉。
  琉璃渠村在中国建筑史上所做出的贡献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在中国建筑史上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为此断言:“琉璃瓦显然代表中国艺术的特征。”古建专家林徽音说:“本来轮廓已极优美的屋宇,再加上琉璃色彩的宏丽,那建筑的冠冕便几无暇疵可指。”中国建筑自成体系,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文化一脉相承,始终没有中断过,中国的建筑史长久保持着华夏民族的文化,民族的建筑形式。成功的中国古代建筑无不情理交融,感人至深。特别是琉璃的使用,给“固体”的建筑物增加了“活动”的韵味,使其具有了一种“精、气、神”的韵味。
  琉璃渠村是现存惟一的“琉璃官窑”,以烧造“官式琉璃”而名闻天下,千百年来,琉璃渠村烧造琉璃制品的窑火一直不断。由于琉璃渠窑是为皇家建筑而设置的,因而,从其成窑之日起就具有了官窑的身份,其产品也一直为皇家建筑所用。元代中统四年(公元1263年),朝廷在琉璃渠村设置琉璃局窑场,与南窑场同为皇家官窑。分设大使、副使各一员。当时窑厂名为“琉璃局”,带有明显的官家标记。
  明朝时,朝廷工部设“五大厂”以备砖瓦等项建材。琉璃局为琉璃厂分厂,又名西窑场,汇集来自山西等地工匠,由内官(宦官)掌管。
  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宣武门外琉璃厂划归琉璃渠村窑厂,琉璃渠村窑厂成为了北京惟一的琉璃官窑了。
  民国时期,琉璃渠村窑厂改称为“中华民国官琉璃窑厂”,明确标明自己是国家的官窑厂。
  新中国成立以后,琉璃渠窑厂虽然不再冠以“官窑”的名称,厂名多次变更,但一直都是国家重点建筑工程的琉璃制品供应厂家。
  如今,琉璃渠村依然保持着古色古香的古老本色。西山大道、九龙山、妙峰山古香道和当年琉璃厂商建造的“万缘同善”古茶棚让人联想起昔日“人烟辐辏,车马喧阗”的繁华场景;关帝庙、白衣庵等庙宇及碑刻记述着曾经的辉煌与神圣;占地900平方米的琉璃厂商宅院和占地510平方米的“天盛店”主人宅院以及保存完好的古商业街处处古韵铮铮……
  每一座古村落不仅仅是一段历史,还是几代人共同用心血雕琢的一件庞大的艺术品,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历史气息足以令人敬仰和崇拜。当我们在领略这些古村落深厚的历史文化,感受它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欣赏着精美绝伦的建筑艺术时,我们除了震撼、赞叹、崇拜之外,更多的是一种敬畏。因为它所创造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国村落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片段,在中国古村落建筑史上续写了一段美丽而传奇的神话。
  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城市建设水平,是城市生命力所在。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为社会、为后人留下一段历史,代表了社会的进步,也代表了人类的进步。古村落是中国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古村落的发展同中国的历史发展一脉相承,在大力提倡保护中国历史文化的今天,古村落的保护也应该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文保部门的重视。
  姚宝良/文/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西古道--前世今生 ( 浙ICP备17060297号 )

GMT+8, 2024-4-19 03:13 , Processed in 0.00944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