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古道爱好者::京西古道--前世今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卢潭古道(重点是石佛村至石牌坊段)

2018-5-8 10:1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248| 评论: 0

摘要: 京西古道之卢潭古道(重点是石佛村至石牌坊段)路线、历史和村镇详解。

卢潭古道,是经由卢沟桥到潭柘寺,以进香、尤其是皇家进香 为主的古香道,因此,又可称之为御道。 在“门头沟国家步道系统”中,卢潭古道列为A5线。卢潭古道 自宛平城西卢沟桥起始,经石佛村、戒台寺等处,终至潭柘寺,全 长约25公里。作为一条君王巡幸、国戚出游,以及进香礼佛之皇家御道,其沿线风光秀美,人文景观众多,令人目不暇接。卢沟晓月、摩崖佛像、石牌坊、戒台寺、潭柘寺等景观,都在它的沿线,且石佛村至戒台寺段,有近两公里的古道保存较好,风采依旧,堪称卢潭古道亮点。


卢潭古道为京西地区一条进香古御道。自卢沟桥西起始,行5公里至长辛店,再行3公里至大灰厂,又行4公里至石佛村;再由 石佛村西行1公里至戒台寺,西北行2公里后,于罗喉岭与庞潭古 道汇合;汇合后,断续行1.5公里至南村,再行2公里至鲁家滩、南辛房等处,终点为京西宝珠峰下潭柘寺。


目前石佛村以东古道无迹可寻。石佛村至戒台寺东石牌坊一段保存较好,游人最众。其余部分,多与108国道相互交错,断断续续。


    徒步路线及沿途景观

地图


---宛平城 明崇祯年间,为防外敌进攻北京,在卢沟桥东建造了 拱北城,清初更名为拱极城,是扼守京城西南通衢官道(即太行山 麓山脚大道)的必经之处——可称之为卢沟桥的桥头堡。城邑局制 虽小,但门楼、敌台、垛口及衙署倶全,为一座袖珍版的县治城池。 1928年至1937年间,曾为宛平县衙署所在地,遗址已修复。


---卢沟桥 是京城西南永定河上一座古老的连拱大石桥,始建于800多年前宋金对峙时期的金明昌三年(1192年)。全桥长266.6米, 有孔跨圆弧拱,桥栏上有形态各异的狮子485个。桥东北侧建有 清朝乾隆题书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的御制碑亭。1937年卢沟 桥事变爆发时所留弹痕依然可见。1986年国家在此兴建中国人民抗曰战争纪念馆。


---大灰厂 位于戒台寺所在马鞍山东麓丘陵山岗处。其地盛产石灰,有千年烧灰历史。明《长安可游记》云:“出厂渐入山,两壁夹径, 不止百折,行者前后不相见。”

 

---摩崖造像群 位于卢潭古道石佛村西永庆庵遗址。这是北京地区现今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野外摩崖造像群。其系明初崇佛者为之, 共十八龛二十尊,散布于山崖之上,令人叹为观止。


---石佛村 永定镇辖村,也是镇域最南面的一个村庄,2013年拆迁, 现仅存旧址,但数株古槐及古道尤存。由大灰石村西北一采石厂旧址处进沟,沿废弃公路行走,到一小桥处即开始进村,见两株古槐 后铺石古道出现。村中间路南小山坡上,有龙王庙遗址。遗址处有洞, 曰“神仙洞”。洞旁有摩崖碑,为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所刻,正中竖刻“井泉龙王通海之神”;碑西有高1.3米、宽1.1米的“佛”字刻石。路北山坡根又有一古洞,深数千米;若非拆迁,此景难观。


---进香古御道 从石佛村至戒台寺石牌坊近1.5公里的古道,保存完好;其宽约5米,山石铺砌,路中大块石连接,两边卵石镶护,路外沿侧插牙石挡护。明清两代众多皇帝至戒台寺及潭柘寺礼佛进 香,均走此路。这条古御道最后一次大修是在民国初期,为救灾而起, 由戒台寺方丈达文和尚发起并募捐,北洋政府高官曹汝霖等出钱, 以“以工代赈”方式组织附近村民进行的。今戒台寺内尚有一碑记载了这次修路的经过。沿着古道上行,路右侧一荒地内有一巨石, 刻有“阿佛”两个大字。


---石牌坊位于石佛村西1公里。明万历六年(1578年)始建、 清光绪年间重修,坐西朝东,皇家气派。牌坊采用汉白玉石料錾雕, 仿木结构建筑,柱座下为长方须弥座。坊心正反面有“7欠镇皇图”及“衹圆真境”浮雕楷字。 
石牌坊北侧,一石台上有一古松,正对着 石佛村西古道方向,称 得上是“迎客松”。古 松右侧,是三岔路口。 
正西方向,荒草之中, 有一上行小径,实为通 往潭柘寺的正路——卢 潭古道。古道大部分铺石路面掩于荒草之下。沿小径上行,可至戒台寺公路,再西行即至108国道;正北方向,沿公路行走不足百米, 可达108国道。过公路右行十几米,有一古道路口,进路口下行, 约1.5公里到岢罗坨村“娼妓桥”。这也是一条古香道,有人称之为“岢戒古道”,连接戒台寺与西峰寺,香道大部保存完好。


---戒台寺 始建于隋朝,已有1400多年历史,坐西朝东,现存典型辽代寺庙风格。寺院殿宇古塔依山而建,奇松数株,曰活动松、 自在松、卧龙松、九龙松及抱塔松等。寺中建有一江南庭院式牡丹园, 清乾隆皇帝及恭亲王弈訢曾避暑或隐居于此。寺内戒坛可授佛门最高菩萨戒,为古代中国佛教界最高学府之一。由戒台寺北,沿公路西北行数里即至罗喉岭。


--- 罗猴岭俗称罗锅岭,是马鞍山极乐峰(今名千灵山)与定都峰之间大梁中间靠南的一处越岭隘口,也是“卢潭”与“庞潭”两条古道的交汇处和“里外十三”的分界处。原有庙宇,今已无存。穿过路口,山间盆地即潭柘寺镇范围。左前行是108国道,正西行有一土公路路口。由此路口沿土公路下行,经东村旧址、北村旧址,可直达鲁家滩。东村村东,土公路与南侧小山沟之间,保存着一段铺石古道。北村原有大庙,俗称“北寺”,实为娘娘庙,供奉“天仙圣母碧霞元君”,两株巨大的古银杏树至今犹存。村北1.5公里处的山坡上有孔雀庵遗址。庵址下方,原有一株巨大的杨树,树干之粗,令人咋舌,据说七个人都搂不过来;而树上的喜鹊窝,也创纪录,竟有六七十个。可惜此树于上世纪中时被砍倒,出了 32 口棺料。


---鲁家滩 卢潭古道途经的最大村镇。西邻坡麓松林之中,村西北有明代勋臣徐增寿家族墓。村东南沟口,原来也有一条古道,通往高桥寺、谷积山、竹林寺及房山;沟曰封门沟(又名佛门沟), 路曰封门沟古道。因沟内建水库,古道原貌无存。潭柘寺镇属大清河流域,此沟为支流之一。


---进庙御道 潭柘寺前保存御道,长约500米,路宽6米余,长条石材铺砌,石阶相隔一米。御道内侧山石堰帮,外侧青砖护挡,松柏成荫,原汁原味,再现了明清古道风貌。


---潭柘寺 卢潭古道终结点。潭柘寺始建于西晋,距今已有1700 多年历史,占地约为2.5公顷。寺内殿宇巍峨,佛塔林立,古树嵯峨,名木繁盛,庭院清幽,充分体现了皇家敕建寺院之恢弘气势。民间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之熟语,足见此寺在京城之地位。潭柘寺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西古道--前世今生 ( 浙ICP备17060297号 )

GMT+8, 2024-3-29 13:18 , Processed in 0.00649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