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古道爱好者::京西古道--前世今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麻潭古道(麻峪至潭柘寺)

2018-5-8 10:1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515| 评论: 0

摘要: 京西古道之麻潭古道(麻峪至潭柘寺)路线、村镇、历史、文化详解。

所谓“麻潭古道”,即起自永定河东岸麻峪村,过永定河蜿蜒西行,经万佛堂、红庙岭、桑峪村至潭柘寺并延伸至赵家台,集商旅、 宗教文化为一体的古道,全程约19.7公里,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沿路风景中的人文蕴含、民间故事、古老村落,似一颗颗明珠镶嵌 在古道上,承载着历史,宣示着文化。在“门头沟国家步道系统”中, 列为A3线,标示海拔90米至640米、平均坡度11.5 %。


旧时以石景山麻峪村为起点,过河经侯庄子南行至四道桥,西行过河经桥户营、曹各庄、冯村、万佛堂村、万佛堂、红庙岭、桑峪村、平原村至潭柘寺。目前,万佛堂以东路段古道不复存在,万佛堂村至红庙岭段则保存较好,为众多徒步者喜走路段。主要看点有:昔日双塔村古塔,万佛堂古村旧址及“誓永不分爨”过街楼,“同 心碾”,“佛”字刻石,万佛寺遗址,蛤蟆石,龙口水库,艾洼村旧址,定都峰之定都阁,广慧寺,桑峪古村,平原古村,古道及潭柘古刹等。


    徒步路线及沿途景观

地图


---麻峪 元代已成村,相传山西迁来几户在此以食“野麻”为生而得名。作为永定河东岸三家店至卢沟桥的中间地带,麻峪是京城与西山之间一处重要渡口和结点,也是汉魏以降历代疏浚凿渠工程常选的开河口地段,三国时戾陵堰遗址在其附近。


麻峪村南北向主街曾是一条古商业街,村南口往东经高井、模式口可达京城,往南沿永定河东岸经庞村可至卢沟桥;村北口西行过永定河(曾有板桥或渡船)到侯庄子,沿永定河东岸北行可至三家店。


--- 门城湖 永定河曾经夏秋水丰,驿旅过河比较困难;寒冬“冰坚水涸”,则可驱马牛货车直过。如今这里高桥林立,四通八达; 更有门城湖公园,景色秀美,游人如织。


---侯庄子 侯庄子是麻峪与大峪之间永定河船形湖心岛(稻地)上最北面的一个村庄,因有“铸造世家”侯氏家族而得名。这里曾是古道“丁”字路口,往西过永定河至大略,往南是纵贯稻地的大道,即北接玉河古道,南接庞潭古道。稻地“十三片”各村,多是潭柘寺昔日粮庄。


---四道桥 因有四座灌渠石桥而得名。曾有龙王庙,坐北朝南,正殿三间,内有壁画。此庙系潭柘寺所建,用来镇河祈安,佑护寺院田产。四道桥村西原有解放后新建的村庄——卫星队。由村名可知,是“大跃进”时期所建,与四道桥村一样,于2012年拆迁。由 卫星队往西,过永定河后是桥户营村,是典型的“桥户村”,已拆迁。 出桥户营村西口即曹各庄古村。


--- 曹各庄 旧时为潭柘寺粮庄。东北侧曾有辽金古刹吉胜寺。 2007年春出土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年)由北京大报恩寺住持林泉丛伦(万松行等弟子)撰文的重修碑。清光绪七年(1881年),村内建起天主教堂。教堂已拆迁,遗迹无存。


---冯村 北依山丘,南临平川,村西有辽代宝林寺遗址,古银杏树犹存;村南曾有清西太后慈禧父惠征墓。西南行1公里,有一高大云卷龙祥彩绘牌楼居道迎立,牌楼额书“万佛堂”三字,乃万佛新村所立。

---万佛堂 乘坐959路公交车“北岭新村”站下车,上一土坡(有 水泥台阶),到东西向街道公路,一直往西,穿永定镇南区(原北岭 乡迁村后新址)及万佛堂新村,过水泥桥后再往西,路北山坡上有残 破古塔,塔东一石堰上有石刻观音造像。路南有“龙凤山滑雪场”。 再往前行,寻到路北一“佛”字刻石处,附近有小径石路,即麻潭古道。沿古道上行至落平处,即可见到额刻“誓永不分爨”的过街楼。穿门洞往西,走公路数十米即可见一石碾,碾盘中心长着一株洋槐(已枯死)。


再往前行,路南为沟,路北为古村旧址。前行有一条路下沟,是 旧时村民取水之路。右行向西北方向不远,即可见一古桥,过古桥往西上坡即万佛寺遗址。遗址轮廓清晰,石碑及石构件多多。出寺往北,有石阶及古道出现。走古道一路蜿蜒西北上行,可见到两处“佛”字刻石。古道尽处,可见左侧山坡上有象形石“蛤蟆石”,右下前方为龙口水库,西望为定都阁。由于再往西至红庙岭的古道未修复,长满了荆棘,故欲登高观景,可沿左前方上行路至红庙岭尖再下行至红庙岭,或走右前方下行土公路至艾洼村旧址之线路。后一条路是人们常走之路。艾洼村中间,有一条上山小路,沿小路上行可至登山步道, 一路上行至山溢口处,即达红庙岭。


万佛堂至红庙岭东段古道,保存基本完好的多为大石铺就。条石最大的长3.17米,宽1.17米,虽年深日久,却历久弥新。徒步其间,可充分感受历史人文之气息。


红庙岭是京西“里十三”与“外十三”之分水岭,因曾有红墙小 庙而得名。红庙岭南侧为红庙岭尖,海拔600米,西北方向为定都峰。

---定都峰与定都阁 红庙岭北数百米为定都峰,海拔680米。其位置正处北京长安街西延线上,素有“燕王喜登定都峰,刘伯温一夜建北京城”之传说,又有“丽景长安添丽景,定都峰上定都阁”之新语,堪称“京西观景第一峰”。峰上现已建起古色古香定都阁 一座,飞檐斗拱,气势恢宏。游人可“登峰造极”,高瞻远瞩,纵览京城美景。


欲上定都峰,可从红庙岭沿公路上行。不去者则可沿通往桑峪村的公路下行,至一转弯处,路北有一小路口,走小路向北下行, 不远即到广慧寺。由广慧寺出来,沿公路西南行,约1公里到桑峪村。


---桑峪村 群山环抱,环境优美,民俗韵味浓厚。原有一条越岭小道,沿路上行至岭脊,一路向西下行至平原村,一路向西北至潭柘寺,一路向北再越岭后可进门头沟圈门。现可沿公路绕行至潭柘寺。


---平原村 乾隆皇帝曾赐名太平庄。村内有过街楼、“地下龙宫” 八奇洞等景观。


---潭柘寺 北京地区最早的佛教寺庙之一,因有龙潭、柘树而得名;也是闻名天下的皇家寺院,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之说。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自然环境极为优美。寺院建筑可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主体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斋堂及毗卢阁。东路有方丈院、流杯亭、延清阁、行宫院、万寿宫及太后宫等。西路有戒台及观音殿等,庄严肃穆。还有山门外的安乐堂和上、下塔院以及龙潭御碑等。寺内外青松耸翠,“帝王”、“配王”两株古银杏及“二乔玉兰”,堪称奇绝。


---王坡村 位于潭柘寺西北方向后山上,村内建有禅修院。由潭柘寺门前西侧一路口上行,古道1公里至村。古道保存完好,两存庙东侧一巨石之上又有一形似元宝的孤石,由一螺旋形石柱支起, 摇摇欲坠,但历千万年而犹存,堪称奇绝。故此,村名原有“元宝园”及羊保园之说。


---阳坡园 村产制砚上佳紫石,御賜“老塘”界碑犹存。村民已迁至冯村西里,旧址已建仿古庄园。从王坡村沿公路西行2公里左右即可达。


---赵家台村 位于阳坡园村西4公里一山坡台地上,地下古地道纵横,地上胡同蜿蜒曲折,几处老宅古朴盎然。因日本鬼子未能攻进,故有“铁打的赵家台,纸糊的北京城”之说。阳坡园至赵家台村原有4公里长古道,断断续续,尚待开通。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西古道--前世今生 ( 浙ICP备17060297号 )

GMT+8, 2024-4-20 17:46 , Processed in 0.00601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