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中国门头沟

永定河文化研究

百度百科

xufeng的博客

有孔铜钱的博客

京西古道的博客

双塔邨人的博客

赤脚走天下

留住京城那一抹来自历史的绿荫

六只脚户外线路

 

“上矾山,下城子” ---体现西山大路商旅功能


作者 安全山

斋堂川旧时做买卖的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上矾山,下城子”。矾山,即东灵山背后的河北省涿鹿县矾山镇,代表着怀来、张家口等地;城子,即门头沟区龙泉镇城子村,在这里包括有三家店及北京城的意思。那么,将矾山、斋堂.城子这3个地方连接起来的线是什么呢?西山大路也!

 

京西之山,统名西山:西山腹地,即斋堂 川。斋堂川中,既有远古的旧石器至新石器时代 的古人类遺址,有众多的古村落、古寺庙、古长 城、古墓葬,还有东达京城,西连“口外”,南 到房山、涞水、涿州,北至怀来、昌平、延庆的 古代交通路网,这个路网中的纲,即京西古道中 兼具商旅、军事等综合功能的主干道——西山大 路。那么,西山大路又是怎么回事呢? 永

 

定河出山口左岸的三家店及右岸的琉璃 渠、城子和大峪等地,是京西古道平原路段和山区 路段的交接点,也是西山大路的起点。三家店白衣 覌音庵内,存有一通刻立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 的修桥补路碑,不仅记录了当时的一次大规模的民 间修路活动情况以及为这次修路捐资者的芳名,还 明确提出了“西山大路”这一名称及其重要意义。 碑名即“重修西山大路碑记”,碑文曰:“西山 一带仰赖乌金以资生理,而京师炊爨之用尤不可缺,道路忽尔梗塞,各行生计攸关。”捐资修路芳名中,有22家煤厂,33家商号、12家煤窑及琉璃渠疏璃厂、三家店与磨石口之山西社等,共70个“单位”,均与商贺有关。现已公布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川底下,灵水、琉璃渠,都位于西山大路 上,也都有过繁荣的商贸史。

 

—、西山大路路线

 

如果以三家店为起点,可路分两道进西 山。一道即过永定河(明代己有木板桥),经琉璃渠、丑儿岭、斜河涧、水略嘴、牛角岭、桥耳 涧、韭园、马各庄、东石古岩、石佛岭、色树 坟、王平村、吕家坡、王家岭、焦家岭到王平 口;另一道即过永定河后,经城子、龙门、门头 口及圈门里各村、峰口庵、十字道、小店子、白 道子,或由峰口庵走黄石港、南北岭、官道,在 葛坡会合后到王平口。在十字道,还有经由潭柘 寺附近的卢潭、庞潭、麻潭等路来交会。王平 口,《宛署杂记》称“过山总路”。上面几路在 王平口会合后,出关城城门,走百岩子,经宅舍 台、板桥、庄户、千军台、大寒岭、煤窝到军 响。王平口以西另有一路经木城润(一说史称木 瓜涧)、禅房村到庄户。自煤窝两岔口接来自房 山瞧煤润的一路。由军响起,一路向西,经东西 胡林到斋堂,西胡林分一路经通州峪至房山大 安山;一路向西北,经前桑峪、灵水、楼岭、石 河、林字台、王龙口到沿河城,或进石羊沟,经 关子、黄土嘴、新庄户、白羊石虎、麻黄峪,到 孙庄子及矾山、沙城、官厅等地。由桑略往东走 塔岭至青白口,往北走珠窝湖至碣石。由斋堂沿 清水河(古称灵源川、小溪、玉河)畔西行,经 清水、杜家庄、张家庄、齐家庄到双塘润口。由 清水分一路向南,经达摩庄越妙庵梁到房山史家 营地区;一路向北,经梁家庄、李家庄、燕家台、椴木沟、九山、苇子村、虸蚄口到矾山;由 塔河口分一路,经原黄塔地区,上百花山或越岭 至秋林铺等地;由张家庄分一路向南越奴才岭, 至涞水县山南、镇厂、三坡一带。由双塘涧口分 一路向西经小龙门,越岭后到涿鹿马水口、孔涧 一带;一路向北经洪水口,再向西越岭至孔涧, 向北经江水河越岭到涿鹿董家庄、矾山一带。由 斋堂往南,分一路经马栏可上百花山或越岭至大 安山、金鸡台;往东北分一路经白虎头、牛战、 楼岭,与灵水一路并合后到沿河城地区;往北经 西北山上灵岳寺;往西北经青龙涧、双石头、川 底下、黄岭西、柏峪等村,再经天津关黄草梁到 麻黄略,与石羊沟路并合后到矾山、沙城等地。

 

木城涧口黒虎桥边,有清乾隆年间修路功德碑及道光十一年《继序修补道路功德碑》,后 者所记述施资芳名中有:蔚州至矾山堡一带村 庄,大寒岭至三坡一带村庄,延庆州至怀来县一 带村庄,寨口外至昌平州一带村庄,门头沟至大 略一带村庄,千军台至清水涧一带村庄,王平口 东到峰口庵一带村庄,安家庄北至河南台、雁翅 一带村庄,王平村至牛角岭西一带村庄,下苇甸 至东山、孟窝一带村庄,牛角岭东至三家店、龙 泉务一带村庄,可见此路涉及面之广。

 

玉皇庙内由灵水村举人刘增广撰文的清光绪 三十二年(1906)《玉皇庙重修碑》捐资芳名中, 仅大寒岭以西的斋堂地区就有灵水村、前桑略、 艾峪村、东斋堂、吕家村等村及诸多商号店铺。

 

大寒岭毗卢寺清道光四年( 1824)添建文 昌阁碑记中,列有牛战村、军下台上、军下台 下、灵水、西斋堂、爨底下、东斋堂、桑略村、 张家村、杨家村、吕家村、杨家峪等村及数十家 商号。

 

2006年版《琢鹿县志》中讲东起阜成门经 由斋堂地区,通往兰州、拉萨的109国道,“前 身为秦汉时期一条主要驰道,元、明、清三代是 涿鹿境内连通京师并沟通1个都司、2个州和2个 府的主要通道。”“涿矾”路由矾山镇至涿鹿县 城37. 717公里,“明清系人行或驮运”。

 

从地图上看,由斋堂川西南部的张家庄越岭 后可经涞水、涞源至山西灵丘;由涿鹿经蔚州可至 山西广灵,经阳原可至大同,由宣化可至张家口, 进而经张北县通内蒙商都,走张库(张家口至库 伦)古商道至库伦(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

 

可以说,尽管西山大路是山道,但连接的 范围很大,至少是张家口地区与北京城之间的主 要文化线路遗产之一,而商旅文化则是这条文化 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西山大路上的部分商贸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农村改 革初期,出现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 活”及“要想富,先修路”等新谚语,其实这也 是历史经验的总结。道路通,经济兴,文化伴行 更繁荣。有了道路,才有物流人行,交通与商贸 自古就是孪生兄弟。仅清道光四年(1824)《大 寒岭毗卢寺添建文昌阁碑记》中就记有:军下台 上(村)复兴厂,军下台下(村)隆顺当、恒益 隆、义盛馆、永顺铁炉、谦聚店、元兴店、悦升 店、天兴店、新隆店、杨铁炉、天增茂、公和 号,灵水村三成号,西斋堂德隆帽局、合意号, 东斋堂隆玉当、仁德堂、天泰当、永兴号、金成 居、永盛公、天成号、天泰永,千军台村天德 窑、桑略村聚泰帽局、万顺号、永成号等窑、 厂、商号。事实上,远不止此。

(一)很久以前已有商贸进西山

1966年,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学生郝守刚 在东胡林村发现了村民整修梯田时挖出的人骨及 螺壳项链、骨镯等物,2001年至2006年的几次考 古发掘中,也发现了类似物品。专家及权威部门 确定这里为“东胡林人”遗址,距今约1万年左 右,相当于新石器早期。螺壳、蚌器、陶器等物 的出土,说明当时应有以物易物或者索要、赠与 行为,可说是原始的贸易萌芽。如果说此点略有 牵强的话,那么西龙门涧出土的商代贝币及军庄地区出土的战国刀币等古钱币,还有史书中记载的刘仁恭以泥钱换金属钱、斋堂南大山上不断发现的铁钱等,说明自新石器时期以来,北京西山之中, 西山大路及其两侧一直有商贸活动,勿庸置疑。1981年,燕家台村西龙门涧出土商代窖藏贝币百余枚,有大、中、小三种规格,说明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这里已有道路,而且有人将贝币带来并窖藏。1983年,军庄村村北一墓葬 出土了燕国刀币,该村附近还曾出土汉五铢,唐开元通宝、北宋咸平元宝、南宋建炎通宝及明清古钱币。《旧五代史•僭伪列传•刘守光传》载: 幽州西有名山大安山,(刘)仁恭乃于其上盛饰馆宇,僭拟宫掖……又作堇泥作钱,令部内行使.尽敛铜钱于大安山巅,凿穴以藏之,藏毕即杀匠以灭其口。又禁江南茶商,自撷山中草叶为茶,以邀厚利。改山名为大恩山。”大安山北麓即:斋堂川,为刘仁恭所设玉河县地,当时即有商贸(包括先前茶商)及货币流通,仅山茶叶就能获得重利。虽然刘仁恭所藏铜钱后来被人发现并取走使用,但近年护林人员在斋堂南大山上老龙窝至大贝梁一线不断捡到宋代铁钱。

(二)东、西斋堂

斋堂因创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的灵 岳寺而得名,元代该寺重修碑上已明确记有东斋堂和西斋堂。熊梦祥《析津志辑佚》讲:“金、 银、铜、铁、锡、画眉石,同出斋堂。……俱以斋堂大宁以为中……甲局口(今房山贾峪口) 一百里,属房山界,东西斋堂垒。”在当时,应有买卖活动。明景泰三年(1452)建斋堂仓,万历二十五年(1597)建斋堂城于东斋堂,城内驻官军与村民,同时也出现了专营买卖及服务业的私商。由于缺乏文字史料记载和遗址遗迹,具体情况不敢妄言,但清末民初,东、西斋堂的商贸兴盛情况已有口碑相传或遗迹可证。

李甫宝(已故)先生在《斋堂地区的商 业》一文中,列表举出解放前东斋堂村商业、服 务业、加工修理业情况,有张姓骡马店、谭姓骡 马店、义源骡马店、广玉铁炉、刘家鞋铺、广汉 铁铺、广聚香坊、永和香坊、文成兴商店、德生 玉商店、义兴隆商店、大成兴商店、庚记号商 店、万聚兴商店、万源裕商店、玉斌药店、石儒 药店、贾家药店、王氏斌豆腐坊、谭家豆腐坊等 近30家,其中比较大的是谭景兆开的万源裕和韩 文明开的文成兴。这些商铺坊店,包括7家杂货 店、3家中药店、2家兽医店、3家豆腐坊、2家 香坊、2家铁匠铺、5家旅店,还有首饰楼、小吃 店、鞍子铺及众多难以统计的流动行商小贩。

西斋堂村也有不少买卖商号,据安武先生调 查访问所得资料,截至目前仍有一些老商号的遗 迹。如:六区74号院是史梦玉祖上开的北店,为 骡马店;三区36号院是杜砚田祖上开的骡马店, 称南店;六区65号,原是史玉润开的铁铺;六区 57号,原是史维善祖上开的银楼,即首饰楼;六 区51号,原是史梦民祖上史广龙开的福泽成商 号;五区97号原是赵连生开的宝善堂;五区8号, 原是聂海亮开的纸店;五区6号,原是杜存亮的同 兴裕商号;五区1号,原是杜国斌与内弟史玉璞合 办的天泰和商号;三区5号,原是杜国栋开的义 盛永商号;三区10号,原是杜宏儒开的鸿兴公商 号;三区33号,原是乔云雨开的面铺。此外,南 店还曾有王德民祖上开的豆腐坊,村内也曾有杜 存智开的毡房,加工制作毡子然后销往矾山。

(三)上清水村

至晚在元、明时期,上清水村曾有瓷窑, 后改为烧制缸器,直至新中国成立后仍有生产。 另据李甫宝先生调查,解放前上清水也有几家有 名的商号,如连永龄开的永和长,连永利开的协 和祥,谭兴让开的裕源永,王凤俊开的福兴常, 还有一家未记载业主姓名的隆聚成,这几家都是 自养着一把牲口,除在当地经营杂货外,还跑天 津购回商品、卖出山货。还有,一高阳人开的 全聚隆布店,王乐泰开的隆兴布店,都是兼营批 发零售。谭海亭开的明德堂、王大宝开的宝善 堂,都是为附近村年看病卖药的药店。长盛永是一家油店,业主不详。

(四)沿河城

斋堂镇沿河城村,原名三岔村、沿河口、 三岔沿河水口,附近有柏山寺,为唐代创建,加 上狮子沟、白羊石虎、西大台等地出土文物,可 证这里早就有人类居住。《沿河口修城记》碑 云:“国家以宣云为门户,以蓟为屏,而沿河口 当两镇之交,东望都邑,西走塞上而通大漠, 浑河荡荡,襟带其左,盖腹心要害处也。”明 景泰二年(1451)设守备之官,嘉靖三十二年 (1553)建守备公署,万历六年(1578)建城, 清康熙十七年(1678)改设都阃府,有都司镇 守。自守备城建成后,军民聚居城内,陆续有 买卖人家=据李甫宝先生《记古城沿河的商业》 载,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沿河城内仅较大座 商就有隆兴裕、正明堂、隆玉成、广兴德、裕丰 厚,另外还有一些小门小店及行商小贩。当时, 每家座商有六、七人,流动资金约2000元(大 洋),固定资产约1000元,养一把骡子负责运 输。李先生文中讲道:“交通条件决定了(这些 商家)的进货路线。一是到涿鹿县的砚山堡进 货。其路线是:由沿河城出发,经石羊沟、麻黄 峪,上下枣沟到矾山堡,全程约100华里;二是 到怀来县沙城进货。其路线是:经石羊沟,过大 安、水峪口、横岭、瓦窑、旧庄窝,过河到沙 城,全程约110华里。再者,由沿河城到门头镇 (沟)进货,有两条路线:第一条路,经军响、 煤窝,过大寒岭,走千军台、庄户、宅台、王平 口、北岭(应为白道子)、小店子,翻过九龙 山,经天桥浮、梁桥、孙桥、圈门、东西辛房, 到城子天盛店,全程约110华里。第二条路,从 沿河城经东岭,翻过城子坨岭,过碣石、青白 口、雁翅、安家庄、王平村、色树坟、韭园, 翻过牛角岭,经过斜河涧。过丑岭,到琉璃渠 天盛店分号(应属本店),全程约120公里。不 论由哪条路进货,骡驮往返一趟,都得4天的时 间。……除座商外,还有几户做季节性买卖。他 们没有固定的店铺,到季节就赊购山货(杏核、 核桃等),雇人砸成仁,装筐到天津出售。此 外,还有豆腐房、麻花店、首饰楼、棺材铺、修 鞋摊、小炉匠等,到1937年以前,沿河城各业兴 旺,生意兴隆。”正月初五到二月初二,街上热 闹非凡,台上唱戏,台下进行商品交易,看热闹 的、买商品的人群摩肩接踵笑语喧天。石羊沟内 龙王庙旁,还曾有一家铁匠炉,是灵水村人谭吉 占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迁去所建,历经 三代,闻名四方,直至1968年孙辈谭瑞明去世才 停业,其后人谭杰现任区人大副主任。

(五) 川底下

据《川底下村志》载,川底下村的商业始 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康熙皇帝平息噶 尔丹后,沿河口所辖各军事隘口防卫功能逐步减 弱,从京城通往河北怀来、涿鹿的天津关古道成 了物流通道。川底下村(爨里安口)处于古道之 间,是商贩、驮队歇脚住宿之地,开骡马店的客 栈,铁匠铺钉马掌、收购倒卖货物的店铺、制作 烧饼麻花的饭铺、驮队运输等相继而起。到清代 中末期,村内有瑞恒堂、瑞庆堂、三义堂、保全 兴、义善堂、广聚永、德隆玉、厚德福等“八大 家”商号,经营油、盐、酱、醋、布匹、农具等 曰常生产生活必需品和土特产的集散。将京城的 百货及当地的土特产运往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再 将塞外皮毛、粮油等物品运回当地及京城。驮队 出行路线主要有:东南路。川底下至斋堂,向东 到军响,再向南进七里沟,经煤窝,上大寒岭, 经千军台,向东过三家店出山到北京城;西北 路。从川底下向西北行,经柏峪,过天津关,上 黄草梁,奔麻黄峪至矾山堡;西南路。从川底下 至斋堂,向西奔张家庄,翻奴才岭,过庄里、锣 鼓台到野三坡。清末民初时,仅韩义让家就有4 板骡子搞远途运输,每板骡子五至六头,4板计 20多头,其规模已相当可观。

(六) 灵水

灵水村不仅出“举人”和官员及教师,出“灵水核桃”、灵水“蜜罐杏”和“灵水煤”, 物产丰富,又有古道之利,故而在历史上商业比较发达。买卖铺号有十几家,其中最有名的为八家,即刘增广的德茂堂、谭天元的三元堂、谭德斋的济生堂、刘天吉的吉庆堂、王子焕的全义兴、谭锡爵的荣德泰、田志义的三义隆、刘天奎的大清号,合称“八大家”或“八大堂”,生意做得都比较成功,有的甚至把买卖做到了天津。例如,谭德昌在灵水创办荣德泰后,到天津开办了商号;刘永茂、刘永盛兄弟也把“永茂公” 核祧干果店开到了天津。刘明政的5个儿子刘瑞 吉、刘瑞祥、刘瑞和、刘瑞意、刘瑞杳被称为“一门五举人”,但全部经商。刘明政在矾山买了不少地产,开办了以粮酿酒的“忠清号”,清末时改为“吉庆堂”。谭瑞龙家利用当地资源,除在清水河畔开办了4家香厂外,还在矾山堡、下花园、阜成门外八里庄等地开有香厂。举人刘静則在自家院子开办卖香的铺子。顾颉刚先生论文集《妙峰山》中,记述妙峰山香道老北道贵子巷茶棚“有京西斋堂村一人在此卖香烛”,据析此人卖的就是谭瑞龙家香厂生产的高香。 灵水村交通便利,东达北京城,西至沿河城及涿鹿、怀来的古道从村前经过,村西“西白墙”古道8里到斋堂,往东经桑峪至青白口、往西经牛战、王家山古道通往灵岳寺,为商贸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灵水村附近的桑略、军响等村也因优越的 交通条件,商业相对发达。桑略村曾有东灵堂、 西灵堂药坊,万恒永商号,四合成、永兴泰杂货 骡马店、旅店、中和堂骨科专店、打席铺、 豆腐坊、铁匠铺等;军响村有复兴厂、恒益隆、 隆顺当、义盛馆、永顺铁炉、谦聚店、元兴店、 悦升店、天兴店、新隆店、杨铁炉、天增茂、公和号等商号。

(七)煤窝四村

杨家村、张家村、吕家村、杨家略合称 “煤窝四村”位于通往京城和房山的两条古道交 会处,并以产煤而得名。辽代曾设交道镇使,后 有“两岔口”之地名。交通便利,商贸也发达。 除众多煤窑外,杨家村的复德堂、永和店、和顺 店、四顺店,吕家村的三义号等,都比较有名。 位于两岔口的永和号,“迎送远近通达道,进退 迟速遊逍遥”楹联巧妙而成佳话,吕家村三义号 的生意曾十分红火,院落民居达20余座,过往客 商多在这里留宿。1929年3月25日,有6位声名显 赫之人住在三义号。这6人即:曾任京师警察总 监、湖南省长、临时参政院参政、清史馆提调、 北京古物陈列所所长的周肇祥(号养庵),曾任 教育部总长、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著名藏书 家、书法家傅增湘(号沅叔),曾任民国司法部 总长、法律大学校长、近代法学家、教育家江庸 (字翼云),曾任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议员、代理 财政部长凌文渊(字直支),曾任民国古物鉴赏 委员会委员、文物专家徐鸿宝(字森玉)和周学 渊(字立之)。

(八)千军台、板桥、王平村、琉璃渠、 圈门里、城子等

这几个地方都曾是旧时西山大路经过的商 业街。

千军台村:《大寒岭毗卢寺添建文昌阁 碑》中记有义盛号、天申厂、晋元厂、永兴厂、 新盛厂、晋和厂、元兴厂、恒泰厂、广来厂、新 泰厂、天义厂、常盛厂、正源和等;

板桥村:海顺店、东堂铺、东店、南店、 北店、安小铺、增盛兴、元合堂、天盛祥、得兴 隆、南铺子、下店、骡马店等;

王平村:万成号杂货铺、和源聚杂货铺、 万成骡马店、鞍子铺、棺材铺、广顺成杂货铺、 庆德堂中药铺、范家杂货铺、肉铺、瑞发骡马店 分号、白家油盐小铺、魏家小铺、悦来骡马店、 样和成杂货铺、玉台厚杂货铺、张家骡马店、首 饰楼、豆腐坊等;

琉璃渠村:除琉璃瓦厂外,仅前街就有李 记油盐店、张记小铺、吴记小铺、赵家小吃店、 泰和当、邓油铺、四和颐、邓掌班、义元泰、广 庆永、张家铺、布铺、李家小吃店、宋鞍铺、杨 煤厂、天富厂等四、五十家。其中天盛店(邓油 铺)还开有天盛造酒厂、五里坨天盛东粮店、磨 石口天盛兴粮店、大峪村天盛信粮店、板桥村天 盛西杂货店、坨里天盛粮栈、北京广渠门内天盛 号曰新煤栈、山西省大同市天盛日新车行和染坊 等诸多分号。

圈门里及河南街,商家店铺数以百计,数 不胜数。其中南北同顺公粮油副食店运销范围达 张家口地区和北京城。

(九)城子村

清《日下旧闻考》载:“宛平县西四十里 有城子村,旧为玉河乡地,与《方舆纪要》之说 合,当即玉河废县第,故城已无遗迹耳。”关于 唐末五代时期刘仁恭所设玉河县的县治,虽有石 景山古城、海淀城子山、门头沟之东辛秤、城 子、斋堂诸说,但是在城子村的可能性最大。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宋、辽、金时期” 中“南京道”图中标注的“玉河”就是城子村所 在位置。金贞元元年(1153)玉河县并入宛平 县,始有玉河乡,城子由玉河县治改为玉河乡 址。自唐末起,玉河古道经由城子。元代时大都 有牛车到门头沟拉煤,明代在三家店与城子村之 间架有木板桥,沿用到清末民初。清光绪三十四 年(1908),京张铁路支线通到门头沟,终点站 在城子村,山里及圈门一带煤炭均在此装火车外 运。民国八年(1919),原京门大路古道改修成 京门公路;民国十三年(1924)门斋铁路又以城 子为起点,城子村更成为交通枢纽,商业也更加 发达,如“老烧锅”(交泉涌商号)、永盛栈 (琉璃渠天盛店分号)都办得很大。

 

三、进出山口的三家店

 

三家店位于永定河出山口左岸,古道京门 大路与西山大路在此相接,至晚到明代时,村西 永定河上已建有大木板桥,渡口成为通衢,物流 更为通畅,三家店成为实足的商业街,商号店铺 数以百计。清乾隆十三年(1748)《二郎庙重修 碑》中开列三家店的商号有:新成号、中兴号、 天益号、丰泰号、新泰号、天顺号、人和号、源 隆号、广泰号、广聚号、万成号、复兴号、地利 号、天源号、三膳局、永信局、德盛局、通盛 局、公利局、通源局、水磨铺、李面铺、温面 铺、武麻铺、郭肉铺、西侯肉铺、东侯肉铺、泰 剃头铺、张剃头铺、郭货铺、侯货铺、韩货铺、 常鞋铺、韩鞋铺、赵铁铺、刘铁铺、赵钱铺、张 草铺、柳药铺、郑烟铺、宋豆腐房、王豆腐房、 孙口袋铺、天德当、永泰当、恒源当、益盛店、 义想店、泰来店、永盛店、大有店、广聚煤店、 万源店、官盐店、马谢店、永盛(花炮)炸厂等 56家,还有广聚厂、天德厂、礼亿厂、大成厂、 义利厂、杨煤厂、晋隆厂、宝盛厂、通和厂、百 顺厂、恒成厂、义顺厂、永盛王厂、任煤厂、万 顺厂等煤厂16家。合计72家。光绪七年(1881) 《重修龙王庙碑》中所列三家店村商号有:三合 号、元通号、庆成号、通兴号、元和号、永顺 号、永丰号、涌泉号、福隆号、广盛号、天章 号、庆丰号、永盛号、大元号、合兴号、天兴 号、泰来号、义顺号、合兴号、天庆公、三合 公、西义合、积善堂、润德堂、通兴堂、西晋 堂、存德堂、克复堂、积善堂、敬谨堂、怀元 堂、义合成、天恩店、天成店、万聚店、隆泰 店、宝丰店、新成店、天有店、阜兴店、增盛 店、丰裕店、天顺店、悦来店、大有店、泰成 德、中元德、协兴局、永盛局、广裕局、长和 局、天泰局、广盛德、德恒泰、阜丰泰、德隆 当、方生当、新成当、广盛隆、永泰隆、天益 隆、兴盛玉、如松庄、兴隆庄、中和庄、永盛 居、恒茂昌、天庆长、德义长、永源长、永隆 泉、广增恒、恒兴永、源远永、聚长永、德裕 永、元华楼、公亿盛、天盛福、仲油房、郝饭 铺、德顺铁铺、同心席铺、天庆染房,计84家; 煤厂有:德源厂、天利厂、广和厂、通义厂、亿义兴厂、瑞生 厂、天德厂、于煤厂、天合厂、三亿厂、天盛 厂、王煤厂、安裕厂、泰和厂、义合厂、恒业 厂、广源厂,计31家;还有灰厂1家:曹灰厂。 共计116家,这还仅是捐资修庙的商厂店铺,未 包括游商、小贩及其他未捐资者。有人将民国初 期三家店村部分店铺所在位置画成图如下:

三家店煤厂中,规模最大的当属(靠卖油起 家的)殷家所开的天利煤厂。创办于清咸丰五年 (1855),位于中街街北73、75、77号院及街南40 号院,房屋总数近百间,2001年北京市政府公布为 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除天利煤厂外, 設家还曾在海淀温泉建有烧锅(酒厂),上世纪20 年代创办“门头沟煤业治水股份有限公司”(即后来的门头沟西山煤矿在门头沟圈门外),房山 县长操、南窖等地开有煤窑,殷海洋曾任北京市 商会会长,殷兆玉曾任北京市民政局局长。

三家店大街现已被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

 

四、与斋堂川关系密切的矾山堡与沙城

 

经由石羊沟、黄草梁、九山、东灵山的几 条越岭古道,都通往一个地方----矾山。东灵 山,古代亦称矶山,为琢鹿“古八景”中的“矾 山霁雪”,燕王朱棣(即明朝永乐帝)曾作诗 曰:“白絮舞蹁跹,天地生浩烟;人称江南景, 不及北国川。”但本文所说矾山,指的是河北省 张家口市涿鹿县矾山镇,旧称矾山堡。这里,不 仅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炎黄文化”的发祥 地,还是历代商贸重地。自古以来,就与斋堂川 有着不解之缘,至今仍有很多人有亲戚关系,尤 其沿河城一带在历史上曾长期在一行政区域内。 现矾山镇位于涿鹿县东部,东与怀来县桑园镇和 孙庄子乡交界,南与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斋 堂镇和本县卧佛寺乡接壤,西与黑山寺乡、北与 温泉屯乡毗邻。

轩辕黄帝三战炎帝、再战蚩尤并擒杀之, 后统一各部落,建都城于矶山,城址至今遗迹犹 存,后人称之为黄帝城、东城墙上有一碑的后 面写着“五千年文明看涿鹿,三千年文明看西 安,一千年文明看北京,一百年文明看上海”。 “汉•司马迁《史记•黄帝本纪》曰“黄帝者,少 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与炎帝战于阪 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 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圓京西古道文化研讨文集(三) 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 神农氏,是为皇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 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东至于 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崆峒,登鸡头。南 至于江,登熊、湖。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 于涿鹿之阿。”东汉•班固《汉书》曰:“琢鹿 在上谷,今见有阪泉地、黄帝祠。”后魏•郦道 元《水经注》曰:“阪泉,泉上有黄帝祠。…… 孤泉乱流,东北入涿水。涿水又东经平原郡南, 魏徙平原之民置此,故立侨郡,以统流杂。涿水 又东北径祚亭北,而东北入漯水。”漯水,为永 定河古名之一。

唐初始设矾山县,宋代初期矾山曾改县为 乡,后又恢复县制,元代初期废县为矾山镇,明 代初期改为矾山堡。《怀来县志译》载:“矾山 废县。《通志》在保安州东南六十里,唐置,元 省,明改矾山堡。……矾山堡城:明初筑堡,土 城,南向,周围二百四十五丈,高三丈,厚一丈五 尺。……矾山堡守备署在堡内。……守备一员。旧 属怀来路,雍正十三年改辖,属泰宁镇紫荆关参将 领。马守兵一百名……营兵丁七十八名。 ”

五代时期,后晋天福三年(938)改新州为奉 圣州;金天会三年(1125),金灭辽,改奉圣州为 德兴府;蒙古(前)至元五年(1268),复名奉 圣州。燕家台通仙观元碑载:“长春真人(丘处 机)应海上之缘将有龙沙之行,盘桓德兴府九仙 山,一日游是地(燕家台),顾弟子清和师曰: ‘隐迹栖真之所,无俞(逾)于此,他日益大有 兴建。又当南北往来之衢,真可谓福地也。’ ” 元延佑三年(1368),奉圣州改属大都路,元 (后)至元四年(1338)改奉圣州为保安州。

涿鹿县及矾山县(堡、镇),境内有商业 活动,始见于汉代,主要有陶瓷、皮毛、丝绸、 盐铁、肉类等。《怀来县志译》载:“矾山米粮 集,逢四、九日集,明万历四十五年立有碑,存 七圣祠内。……矶山堡义仓,乾隆间知县左承业 详建,道光七年添修。……光绪六年重修,捐存 义谷二千四百四十五石零,存三教寺公所。”据 《涿鹿县志》载,民国35年(1946) 1月,矾山 镇有大小商号125家。……矾山镇1988年有20959 人,1999年有7015户、21571人。 是矾山五 乡(矾山、黑山寺、卧佛寺、好妨口、太平堡) 的集贸中心,农历逢“三、六、九”为集日。

矾山堡的商业繁荣主要源于它的交通条件。 早在黄帝时期即有“披山通道”之举。金世宗大定 十八年(1178)六月,中都发了大水,而山后怀琢 蔚盆地粮食丰收,皇帝下令修理怀来以南道路,用 来迎接买粮之人。而经由石羊沟(石港沟)和黄草 梁的古道正是通往金中都(今北京)的道路。矾山 堡向西北经水磨、古城、三堡、丰润堡、黑山寺、 仓上、小矾山、陈窑、栾庄、小堡到涿鹿县城, 旧有古道,新有公路,全长37. 7公里。由琢鹿县城 往西北经下花园、宣化到张家口,进而可北出大境 门,走张库古商道至蒙古乌兰巴托;西经万全、怀 安至内蒙、山西。由巩山往东北经桑园镇至怀来沙 城,往西经岔道至蔚县。蒙古、内蒙古的牛羊、骆 驼、皮毛等经张家口到矾山,张家口地区崇礼等地 的铁、磷等也到矾山,再运往斋堂、门头沟及北 京。布匹、食盐及其它物资再经由此路返运回矾 山、张家口等地。所以,矾山堡自古就是一个物流 集散地。灵水、斋堂、川底下等地的人,与矾山不仅有姻亲及手艺人往来,甚至有人到矾山买田置地 办商号。

元末明初,因连年战争和自然灾害,涿鹿及矾山一带人口骤减。明景泰三年(1452)实行 移民屯垦,将山西、山东、湖广一些居民迁过来。而矾山一带的人中,有的到了斋堂川,如江水河村。据说怀来孙庄子乡枣沟张姓与斋堂煤窝 张家村之张家为同宗。斋堂川有些民居建筑具有 山西风格,就是迁至蔚县、矾山一带的山西人中 的手艺人带过来的,并非山西洪洞移民直接到斋| 堂川落户成村。民国三十二年(1943),门头沟| 多也有很多人“口外逃荒”到了涿鹿、怀来。

由斋堂经天津关黄草梁至麻黄略,由沿域地区走石羊沟也到麻黄略。由麻黄略往北,经上、下枣沟、孙庄子、桑园镇、万窑、后都窑, 过河后经水泉至怀来沙城;或由大安、横岭、官厅北与前路会合到沙城;或由大村、镇边城、横岭城、东花园、狼山、土木,也到沙城,旧时的商贸活动也比较繁荣。沙城自古也是通衢重地、 商贸重镇,且粮、果等物产丰饶。旧城有东南西 北十字大街。据《怀来县志》载,曾有米粮集、 牛马集、木料集。

西山大路在历史上不仅发挥了军事、宗教、交通等重要功能,还是游山玩水的旅游线路。例如,金世宗完颜雍曾“幸百花川”,金章宗完颜璟更是到王平口及百花坨“常游之”。丘处机及其第子尹志平等到燕家台,熊梦祥到斋堂都是看好西山的风光。明代宋启明还专门写了《长安可游记》,从书中内容看,他游的就是北京西山名胜,走的是西山大路。清代至民国初, 着西山大路游览西山的人更多,例如前文所说周肇祥等人。

 

五、古今京西旅游的重要线路

 

西山大路自古就是游山玩水的旅游线路。例如,五代时期,后晋天福三年(938)改新州今奉圣州;金天会三年(1125),金灭辽,改奉圣州为德兴府;蒙古(前)至元五年(1268), 复名奉圣州。燕家台通仙观元代碑载:“长春真人(丘处机)应海上之缘将有龙沙之行,盘桓德兴府九仙山,一日游是地(燕家台),顾弟子清和师(尹志平)曰:‘隐迹栖真之所,无俞(逾)于此,他日益大有兴建。又当南北往来之衢,真可谓福地也。’”尹志平随后在燕家台建了通仙观,修真于此,并多次走西山路往返于元 大都与燕家台之间。曾作《西江月•入西山路》 诗曰:

石径云梯路险,攀罗揽葛难行。 洞天深处水山明,远却尘寰视听。 土洞安眠稳坐,松岩耳静心清。 不须更羡许由名,便是超凡入圣。

元代还有熊梦祥经由西山大路到斋堂隐 居,并编著了北京地区第一本志书《析津志》。 清《日下旧闻考》中收录有欧阳原功和张仲举 《送熊自得诗》。

其实,在丘处机师徒及熊梦祥之前,金朝的 世宗和章宗皇帝已漫游西山。据《金史》载,金 世宗完颜雍曾经“幸百花川”;《日下旧闻考》 称:“宛平县西百二十里王平口……金章宗常游之。”据说金章宗游百花山路过今清水镇田寺村 胜泉寺(俗称田寺石堂)时,曾题额“胜泉施 地”。明代时,沿西山大路游西山者更多。《西 关志》载曾佩《过斋堂村晚宿沿河口寺》诗曰:

山行旬日外,仅見一平村。 垒石分畦畛,编茅立户门。 种豆人赵午,归樵叟负云。 休矛僧毾登,静坐月黄昏。

宋启明还专门写了《长安可游记》,多处 被《日下旧闻考》引用。从该书内容看,宋启明所谓“长安可游”,实际上游的是北京西山 名胜,走的是西山大路之“中道”(即玉河古道)。清代至民国初,沿着西山大路游览西山的 人更多,例如前文所说的周肇祥等人。他们从门 头沟城子搭乘运煤火车到板桥车站(今木城涧车 站),然后过板桥、庄户、千军台、大寒岭,夜宿吕家村,再经斋堂上百花山。所过之处,见景 生情,诗作多多。如:傅增湘《车行板桥道中》

細径盘云入大寒,奔流挟石下桑干. 廿年穷揽燕都胜,始觉灵区创获艰. 峰口谁斷千年雪,涧腹犹藏太古民. 劈开群峡走龙蛇,缟李绯桃绚早霞. 费尽黄金三百万,输人来看一川花. 滴水岩阴涧吹哀,茅庵佳处是徘徊. 飘残黄瓦无人拾,碧雪轮困泣霸才. 跋扈风云匹马归,杀机消尽:禅机. 危栏落日孤吟处,恐有遗缁是翠微.

周养庵《煤窝四村》:

傍岭煤窝有四村,族居勤俭古风存。 杏仁收罢胡桃实,生计无愁饱与温。

《东西护驾林》:

—水中分护驾林,东西村落画深深。 乡间初夏闲人少,尚有书声出树荫。

傅增湘《过东斋堂城》:

煤田收获胜山田,牛铎驼铃走朔边。 铉谷连村三十六,孤城斗大独雄专。 地接三坡盛古风,山林毕路不为功。 谕民谁布新条教,惊倒田家百岁翁。

《马兰村在妙庵岭下林泉清美绝似南中兴中口占一绝》

清泉泻玉出篱根,芳树粘天绿到门。 行尽溪山无限好,留人最是马兰村。

江翼云《斋堂至瑞云寺道中》:

寺僻僧来导客还,几人曾到百花山? 身临绝壁千寻上,神往前溪一水间。 数见樵归村已近,乍疑路断岭多弯。 春寒似喻殷勤意,留得朱樱待我攀。

凌文渊《斋堂煤窑》:

树炒荒城俯碧空,斋堂村市别西东。 商人未读香山句,愁绝山中卖炭翁。

古往今来,自京城入西山,游沿河城、龙门 涧、黄草梁、东灵山、百花山者,无不走西山之路,古有山道,今有公路。游的是山,赏的是景, 品的是文化,包括山水、军事、寺庙、古村等等。 在落实生态涵养发展功能定位,发展生态旅游的实 践中,古道西山大路串联起的包括古村古街在内的 诸多文化元素,不也是最有前景的吗!

六、商旅古道是文化线路遗产的主线

经过斋堂川的古道,尽管军事、宗教等方 面文化内容十分丰富,但作为文化线路来讲,商旅文化仍占据主要地位。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将古道称之为文化线路。提出文化线路是一种陆地道路、水道或者混合类型的通道,其形态 特征的定型和形成基于它自身具体的、历史的动态发展和功能演变;代表多维度的商品、思想、 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不断交流,并代表因此产生 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这些 滋养长期以来通过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得到体现。 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于2004年在杭州“世 界文化遗产大会”上撰文指出:“北京门头沟区 文化线路遗产资源丰富。西山大路,自古以来就 是京西山区通往京师的重要交通干线。这条古驿 道历经金、元、明、清、民国长达800多年,特 别是明代以来古驿道经修建,成为联系山西、内 蒙古草原的主要道路。同时,由于商贸、宗教、 军事等各方面的需要,门头沟地区逐渐发展形成 一条条重要的交通干线和枢纽。在商贸方面,由 于门头沟山区蕴藏着优质煤炭,辽代以后一直是 北京城的煤炭供应基地,早期以驴、骡等牲畜运 输为主,昼夜不断,逐渐形成商道。同时山里的 干鲜果品、土特产品也通过商道外运,城里的食 盐、布匹以及日用物品则通过商道运进。”

文化线路并非专指古道,而是更加系统、 全面地涵盖与古道有关的各方面文化内容和内涵。单霁翔局长以大运河为例,说“包括运河河 道,运河上的码头、船闸、桥梁、堤坝等水工设施;两侧大量地下遗存的古遗址、古墓葬和历代 沉船等;沿岸的衙署、钞关、官仓、会馆和商铺等相关设施;依托运河发展起来的城镇乡村,以 及古街、古寺、古塔、古庙、古窑、古驿馆等众多历史人文景观和与运河有关联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成为名副其实的‘古代文化长廊’。”西山大路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将北京城、门头沟、斋堂川、矾 山、张家口,在地图上连成线的话,沿线及其两侧的古村、古街及古寺、军事遗址等,不也正是 一道“文化长廊”吗?但是,如果没有丰富的煤炭、建材、山货等产品,如果没有商贸经济带动 村落的发展,西山大路也不会有我们所见到的规模,沿途 古村也不一定会有那么多建筑精良的古民居。


返回索引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