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中国门头沟

永定河文化研究

百度百科

xufeng的博客

有孔铜钱的博客

京西古道的博客

双塔邨人的博客

赤脚走天下

留住京城那一抹来自历史的绿荫

六只脚户外线路

 

永定河研究文集--京西古道 第十章 门头沟各镇古道 二、潭柘寺镇古道


“先有潭柘寺五百载,后有幽州城”。这句流传甚广的话,说明了潭柘 寺的古老,说明了以潭柘寺命名的潭柘寺地区文化底蕴的深厚。同时,迪 往潭柘寺或由潭柘寺放射出去的交通道路既古且多。截至目前,尚无有力证据能说明这里的道路究竟能古老到什么程度,但至少已有1700多 年历史确定无疑。不仅如此,这里或者说经过这里的道路并非旁枝末节, 而是相当重要。潭柘寺镇的古道,是以潭柘寺为中心向四方放射的古道, 其中卢潭、庞潭、麻潭等古道又多是前面永定镇内这些古道的延续。

 

京西古道-潭柘寺镇地图


名震天下的潭柘寺自创建至今,已经1700年,比辽南京、金中都、元 大都、明清国都时的北京城,早了不止五百年。据清朝神穆德《潭柘寺岫 云寺志》,潭柘寺的前身“嘉福寺”创建于晋代,距今1700年。那么,佛教 进人并建造嘉福寺的道路至少也有1700年,加上从发现潭柘山到施工 建寺的时间,已超过1700年。很可能在更早的时候,先人们已在这一地 区活动并踏辟出了道路。今永定镇卧龙岗出土了新石器晚期至春秋战国 时期的文物,戒台寺后山有孙膑洞、庞涓洞,说明人类在马鞍山一带活动 的历史已有数千年。既有人类活动,就有道路出现。金大定年间(1161〜 1189),皇太子完颜允恭到潭柘寺进香礼佛,后来金章宗也来进香并在潭 柘寺后山“弹雀”,因“弹不虚发”而建造了雀儿庵。元世祖忽必烈之女妙 严公主为替父赎罪而到潭柘寺出家为尼,元顺帝亦曾来此斋僧并由御妹 嗲厨,宴请住持雪硼禅师。因道衍和尚姚广孝曾辅助朱棣当上明永乐皇 帝,朱棣两次来潭柘寺看望道衍。及至清朝,康熙(三次)、雍正、乾隆(多 次)、嘉庆皇帝等游幸潭柘寺,世人公认潭柘寺为皇家寺院。因此,京城至潭柘寺的道路也非同一般。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乾隆御赐住持恒实禅师赤金护身佛,为了迎佛,就曾用黄土垫道二十里。在京西古道中, 人们将经由卢沟桥到潭柘寺的古道称为“卢潭古道”,将经由庞村到潭柘寺的古道称为“庞潭古道”或“辛(辛称)潭古道”,将经由麻峪到潭柘寺的道称为“麻潭古道”。至今,在戒台寺和潭柘寺前面还各保留着一段由大块料石铺砌的道路,可称之为御道。


潭柘寺的香火旺盛,《燕京岁时记》载:“潭柘寺,在浑河石景山西栗园庄北,去京八十里,每至三月,自初一日起开庙半月,香火甚繁。”即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十五,为潭柘寺庙会会期。除了庙会,潭柘寺还有“观佛蛇”盛会,《宛署杂记》载:“观佛蛇,县西潭柘寺有二青蛇,与人相习,每年以四月初八日来见,寺中僧人以函盛事之。事传都下,以为神蛇,游人竞往施钱,手摩之,以免厄,僧人因而致富。”据传,每到会期,香客从四面八方来庙烧香、舍钱、许愿、还愿。潭柘寺也有香会,多达十几种,如子孙会、愣严会、法华会、普光会、大悲会、如意会、财神会等,碑刻中有记载。每个会少者百来人,多的上千人,近到北京郊区四乡八镇,远到天津、山东、河南、安徽。遥想当年,潭柘寺及其香道上也会是相当的热闹。潭柘寺还有很多粮庄,都有道路相通。可以说旧时通往潭柘寺的道路有多条,四面八方都有。其中卢潭、庞潭古道最为有名。


1、卢潭、庞潭古道


卢潭古道。卢沟桥是北京城与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西)之间永定河上最重要的一处古渡口,金明昌三年(1192年)广利桥(卢沟桥)建成,北京西南方向大道畅通无阻。从长辛店分一路,经大灰厂、石佛村到戒台寺,再经西峰岭进入潭柘寺盆地,进而到达潭柘寺。人们曾此路为“卢潭古道”,从路面所铺大平面石上的车辙来看,这是当年唯一一条可坐车来潭柘寺的道路,据说也只有皇上的御辇才能走。其中,石佛村至永庆庵遗址摩崖造像群及大石牌坊的一段“御道,至今保存完好。可以说,从石佛村开始,往西是“佛”气十足。


庞潭古道。《宛署杂记》载:“自阜成门……八里庄……石景山,近浑河有板桥,其旁曰庞村,曰杨木厂(沿浑河堆马口柴处)。”即由(今石景山)古城西行,经白庙到庞村,走板桥过永定河,再经东辛秤、西辛秤, 元庄、何各庄、石厂、岢罗坨、西峰岭(罗喉岭、罗锅岭)与庞潭古道会合后至潭柘寺,此路又称辛潭古道。西峰寺前至西峰岭一段上山路和罗喉岭西至南村一段至今保存。今永定镇地区旧称外十三,多为潭柘寺地产粮庄,而潭柘寺地区称里十三,合称里外十三。


卢潭与庞潭古道在罗喉岭会合为一路。会合处路北原有一座小庙,据说是个尼姑庵,今已无存。


椐说旧时香客从罗喉岭下山过橡碗子洼儿一直向下走,擦南村村边,出村一里过庄井沟,香客们都不进村,直接进入六里沟往前行走。六里沟,两边是大土坎子,深处有一房深,夜间走时很吓人。出六里沟,就到了南辛房东头,这里有一座茶棚,款待香客。见到香客不论骑马、骑驴、坐轿、坐爬山虎的,潭柘寺的僧人出来迎接,远的接到六里沟、罗喉岭,帮助背负重物,在前引导香客。客人到此,再走二里,过平原村(乾隆皇帝赐名太平庄),就已山门在望,迈步就能进香了。寺前现停车场处原叫大园子,有十几亩大,寺里延伸出的石槽,流出清泉灌溉菜园供寺里吃鲜菜。菜园之北20米远,曾有一人合抱粗的大柳树,驮水来的人到此都要歇歇脚。香客行程几十里,终于到了敕建岫云禅寺,并把他们一颗赤诚之心向佛祖表白。求福祈寿、求平安、求发财的,各抱各的心思,向佛向高僧顶礼膜拜,以期得到一个圆满的人生。


2、麻潭古道


“麻潭古道”,即经由麻峪、侯庄子、四道桥、桥户营、曹各庄、冯村、万佛堂、红庙岭、桑峪、平原村到潭柘寺的古道,为三家店、五里坨、金顶街 带来潭柘寺的近路,也是一条商旅通道,今万佛堂至红庙岭一段大石板铺砌的古道保存完好,过红庙岭,向西下山,至桑峪村东一段,铺石路面亦有保存。


红庙岭上古道北侧曾有一座红墙古庙,现无存。据老人传是娘娘庙,亦有人说是山神庙,由此庙向北走几百米可上定都峰;红庙南侧是红庙岭尖,海拔500米,在山顶下20米处有一座蚂蚁窑,据当地老人说:因蚂蚁在盘窝时把地里煤盘出来了,人们发现后,顺着蚂蚁窝往里开了这座小煤窑,在红庙东侧古道下还有一座红庙窑,产的煤由这条古道运往京城。


过红庙就进入潭柘寺镇桑略村地界了,离山梁150米处,有一块巨大的石台,中间有一道20厘米宽石缝,老人云:石缝是雷劈的,得名雷劈石。顺古道往下走50米处,有一片橡树林约200亩。


过树林来到一座平台上,往西望去,群山环抱着桑峪村。


这个村矿产丰富,有煤、白灰、叶蜡石、假山石、马牙石,该村还有—个音乐班:以打击乐为主,有哨子四把,大钹六副,小手锣一个,大铙四副。打击乐队正月十五在村里走会,边走边打,在大街较宽的地方,占成一字队形演奏,曲牌有合心钱、粉蝶、前头身、大煞尾、五气朝龙、报平安等曲子。村中老人说这个打击乐队,在解放前还到涿州娘娘庙庙会进过香。


村西有九座高大的山峰,是著名潭柘寺十景之一“九龙戏珠”的九条龙:从东往西数:回龙峰,虎距峰,捧日峰、紫翠峰、集云峰、璎珞峰、架月峰、象王峰和莲花峰。村北一山沟里有广慧寺,坐北朝南,三间大殿,佛像全无,房屋犹存。庙前有三座形态各异的山,一座山像虎头,称为老虎脑; 一座像鞍子状,称马鞍口; 一座处在风口上,称为峰口崖。


沿着村东头西山根里到平原村,走过村过街楼半里到达潭柘寺。由塔院爬西坡约二里到了阳坡园,这个村大户姓周的多,在这个村西北正上方就是贵石村(全村已迁到永定镇),由此处往西行就到赵家台,再上至十字道、王平口等地。


3、玉河古道


一千多年前的唐末五代时期,割据幽州(北京)的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在“四面悬绝,可以少制众”的大安山建造宫观、纳美女、炼丹药、铸泥钱、 禁茶商,当“土皇上”(即京西民间“刘盆儿做皇上”的故事),为了养兵打仗和解决供给问题,将幽都县改为玉河县,并修筑大安山通往四方的道路,后人统称其为“玉河古道”,经由圈门、峰口庵、十字道、王平口、大寒岭至大安山的古道是其中的一条,人们称其为玉河古道(又称西山大路中道),这条路从潭柘寺镇与原北岭乡交界的山梁上经过。大安山南麓红煤厂进入大石河往东,到今河北镇檀木港往北到三十亩地,再至东港南往东越岭后至鲁家滩,经东村、岢罗坨至“新城”,也有一条古道,亦有人称之为玉河古道。北京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尹钧科在《北京历代建制沿革》一书中讲:“从(刘仁恭)设玉河县的目的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需的的交通地理条件分析,玉河县治在长店冈西‘县村’似乎更有道理。由此而西便是通往古刹潭柘寺的古道,再西越过一片低山丘陵,进人大石河谷地后经趋大安山”是比较近捷而“合理”的路线。明《永乐大典》辑本《顺天府志》亦云:“玉河城,城在(北京)城西南三十五里……因立县曰玉河”似乎所指的也是今西辛秤,所以我们可以说,玉河古道中有两条经过潭柘寺镇范围,一在北,一在南。只是北边这条路由于明清以来为运煤大道,屡经修整,遗存路段较多较好而已。从松树岭附近过岭进入潭柘寺地区的古道已经荒废,遗迹难寻。


4、东岭运煤道


镇域东部西峰岭至定都峰大梁西侧,包括红庙岭,旧时有很多小煤窑如红庙窑、小庙窑、蚂蚁窑等。这些煤窑所产煤炭多由庞村附近过河运往城郊,从煤窑到何各庄之间,经岢罗坨、石厂两村的北山梁(有称龙山、官山)上有一条宽约2米的运煤道,俗称官山大道。


在外十三上岸、何各庄、石厂、石门营等村,有养牲口卖煤的习惯。这些村几乎家家养牲口,其中驴最多,只有大户人家才养骡子。他们到煤质较好的岭西红庙一带的小庙窑和红庙窑驮煤,然后过永定河,经庞村大小井,直至北京城里去贩卖。因为驮煤,在西山走出了这条古道。清康熙年间,石门营村以赶牲口运煤为业的奇人范小人就曾在这 f条古道奔波过。


从永定镇火墙子向西越过大鞍口进人潭柘寺镇范围,到东村,向北不远到北寺(解放前后改为小学)。寺中有两株粗壮的古银杏树,至今枝繁叶茂,生长旺盛。北寺向上为孔雀庵,在孔雀庵附近有一棵几十里闻名的大杨树。


离开大杨树,不足一里便是小庙窑。窑旁的小庙只有八仙桌子那样大。由于小庙窑的煤好烧,小庙也跟着出名沾了光。被利益所驱使,附近又开出红庙窑、大地窑五六个小煤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采煤的人把煤从山的深处运出地表,驮煤卖煤的再送到客户家中,黑煤养活了一帮子人。


在南辛房,路分三道。一道往北至潭柘寺,再从寺前往西经阳坡园到赵台口子,接峰口庵往西玉河古道;一道往西北,经草店水、赵家台到十字道; —道往西,越天门山至甸胡沟,走东港至三十亩地,再至大石河。


阳坡园村,又称阳坡元、羊保园、元宝园。因村东有石状似元宝,称元宝园,后因村址位于阳坡之上,谐音名阳坡园。村东路通潭柘寺、平原村,村东北路通王坡村,再向西北到赵台口子,村西北路通赵家台。村东娘娘庙,创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现遗址内存古槐1株。东侧有异形石,基岩上石柱呈螺旋状,顶一大石,状如元宝,过往行人,无不称奇。


.赵家台村,村落在坐北朝南的台地上,日出时阳光直射台地,故曾名照台。又因村民赵姓为主,后演变为赵家台。东西、南北各有土石路面主街1条,于村中部呈“十”字交叉。不知于何年代,村内地下修建了地道,家与家相通,构成了坚固的防御体系,有铁台坨之称,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曾欲进村,未能得逞。故有“纸糊的北京城,铁打的赵家台”之说。


赵家台村有圆通庵,创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以前,遗有古钟一口,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圆通庵重修碑》一通。


历史上,赵家台除经营农、林、牧业外,还有煤窑,近代开采页腊石,并生产页腊石制品,成为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又在原古道的基础上修通了公路。近年,该村在鲁家滩村北面的三岔路口东侧建立新址,村民全部住上了二层小楼。  


出赵家台村旧址,向北越岭通十字道村,与玉河古道相接,然后向前到王平口。


从商旅运输作用角度出发,经由永定镇至潭柘寺镇,再至十字道、北 岭,经官道至王平口或经瓜草地至王平村的古道,曾有人称之为西山大路南道。事实上,是在卢潭、庞潭、麻潭及龙山运煤道的基础上,经阳坡园或经赵家台到十字道以北、西北的古道,可称之为潭王古道。


5、其它古道


除以上几条路外,还有几条古道也比较重要。

  1. 门头沟圈门通往潭柘寺的古道,到潭柘寺北山梁上,一路从潭柘寺后山而下,进潭柘寺;一路先到广慧寺,再经桑峪、平原村到潭柘寺,赵家洼到桑略村的路与此路并合。
  2. 鲁家滩至高桥寺的古道。

鲁家滩村往南,一路通高桥寺,一路通往房山,此路有称“佛岩山古道”或“封门沟古道”。 鲁家滩村往西南,过朱沙岭、草柏岭,亦到房山区河北镇三十亩地。


6、 古道遗存


目前,古道原貌保存状况较好、尚可通行的路段有:

(1)罗喉岭西至南村一段;

(2)红庙岭至桑略村广慧寺南一段;

(3)广慧寺东,南北方向古道一段,可通往圈门、赵家洼。

(4)阳坡园村北至赵台口子中的一段。

 

7、 侵华日军庞潭“警备路”


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为了推行其所谓“强化治安”运动,镇压潭柘寺一带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以到潭柘寺拜佛为借口并麻痹人民抗曰的意志,强行摊派劳工,修筑庞潭“警备路”。


此路起自庞村,基本上是沿袭“庞潭古道”路线修筑的,从庞村过永定河,经卧龙岗、小园、石门营、石厂村后山,依山往西,再经岢罗坨,越西峰岭,下山经南村、鲁家滩至潭柘寺止。从庞村至石厂路段,完全借原有道路略加平整而成。从石厂后山经岢罗坨至西峰岭一段越岭线,是开山凿石新建而成。宽约3米,能单行一辆汽车。从石门营分一路向北,经栗元庄、桥户营、曹各庄,越葡萄嘴山岭,经大峪、河滩接京门公路。


庞潭“警备路”岢罗坨以西至西峰岭一段上山路,至今大部保存,已改为防火道。


自庞村向北,经三家店、军庄、北安河、北流村、高崖口、马刨泉、大村,向阳口至沿河城、官厅;自落坡岭经雁翅、傅家台、军响、斋堂、清水,直至小龙门,都有他们修筑的“警备路”,所以说修庞潭路到潭柘寺拜佛是幌子。


不过,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利用原侵华日军“警备路”基础,修筑了新公路。从罗喉岭,走南村南的108国道路段,即是,故在潭柘寺镇界内,今已无日本“警备路”遗迹。


返回索引页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