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中国门头沟

永定河文化研究

百度百科

xufeng的博客

有孔铜钱的博客

京西古道的博客

双塔邨人的博客

赤脚走天下

留住京城那一抹来自历史的绿荫

六只脚户外线路

 

永定河研究文集--京西古道 第十章 门头沟各镇古道 八、大台地区古道


原宛平县王平口巡检司,民国期间“老九区”范围内的大台地区,现为大台街道办事处,历史悠久,古道多多。

京西古道-大台地区地图

点击上图看大图

(一)十里八桥古道


西山大路、玉河古道、潭王古道于王平口会合后,出关城,进入永定河支流清水涧流域。过口西,沿着潘涧沟东侧悬崖百岩子子古道中部向北,向西过玉成桥,到潘涧子村,再经窄石台、玉皇庙南、木城涧沟口 (有黑虎桥)、唐家地四槽、金锁桥、东板桥村、福龙桥、西板桥村、磨石安、鳌鱼桥,东台村(又名坟上)、黑牛桥、庄户村、庄户小桥、千军台老桥、千军台村、北台村、王老庙,路分两支,西南去大安山,西北上大寒 岭。大寒岭在岭脊上,是斋堂川清水河与大台沟清水涧的分界处和分水岭。《宛署杂记》载:“又十里亦至王平口……,又五里曰窄石台、又五里曰板桥村、曰禅房、曰庄窝台,又五里曰千人台,又十里曰大汉岭。”《长安可游记》载:“……王平口。山坳多核桃树,石壁峭削如碧玉。又数里至斋石台,路亦竣。又数里至板桥,村庄多以石板覆屋。至千军台,四山空翠,欲滴衣裙。出谷二里许为王老庵,石涧淙淙有声,十五折见高松如盖出天际,乃大汉岭也。”


此段古道,至今大都保存完好,全程约30华里。


清水涧,清代以前称清水河,发源于大寒岭,在落坡岭西汇人永定河。主沟长16公里,流域面积89.2平方公里,是永定河较大支流之一。地质上有清水涧、板桥期等名称。沟谷有过山总路王平口与大寒岭之间古道咽喉路段。这一段古道所经各村,均为成村较早的古村落,路过八座八桥,号称“十里八桥”。


1、 潘涧子


从王平口关城与口西(又名口子西,王平口村所属小自然村)之间向北,古道一直在潘涧子沟东侧的悬崖上,路临绝壁深壑,俗称“百岩(音nie2)子,将到沟底时有桥过沟跨涧,桥西即潘涧村,又名潘家涧,桥名玉成,为清水涧沟“十里八桥”第一桥。据玉皇庙原存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桥路功德碑》记载:“前潘家洞玉成桥告竣之时,健峰三公(玉皇庙道士)为之撰文,以记其事,继众桥之修,山路之补,未及备哉,复嘱予作文以记其事。”结合东板桥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重修桥路摩崖碑》所记,可知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山洪暴发,将桥冲坏,不得不“募化众善施资重修。”修成的潘家涧新桥,桥为单孔,券洞式桥面距沟底高6.5米,宽6.6米,通长25米,过水券洞高5米,宽9.4米,两侧均建于山体基岩上,十分雄伟。但民国十八年(1929年)岩里沟出来的洪水竟将券洞以上西段桥面冲断9米,以后再未重修。虽然路仍在继续使用,但只能从沟底横穿而过了。
潘涧子村于20世纪70年代搬迁,今只存部分残垣断壁。


2、 窄石台


窄石台,又名斋舍台、宅舍台,俗称窄台。明代已成村,东南距潘涧子 村1里。西距原板桥火车站不足百米,古道从村中穿过,上世纪70年代搬迁,原村址已被木城涧矿矸石山覆盖。


出窄石台,古道经过木城涧沟口,原有跨涧石砌拱桥,名黑虎桥。


黑虎桥,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至民国十六年(1927年)李士珍(俗称李善人,天津人)修建门斋铁路支线(清水涧口至板桥)时被覆盖。桥边岩壁上,有摩崖碑四块。其中三块《修补道路功德碑》碑面已大部剥落,为清乾隆年间所刻;一块《继序修补道路功德碑》,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刻。文曰:盖闻积德行善,人之同心也。修补道路无竭□之劳,兹者黑虎桥东西道路坍塌损坏,往来牲畜难以驰驱。经理人不愿坐视废驰,于是动修补路之心,奈工程浩大,独立难成,不得不善者四乡□□□□,共襄盛事。”施善名单上有:蔚州至矾山堡一带村庄,寨口外至昌平州一带村庄,门头沟至大峪一带村庄,大寒岭至三坡一带村庄,千军台至清水涧一带村庄,王平口东到峰口庵西一带村庄,罗锅岭东至长辛店西至赵家台一带村庄,延庆州至怀来县一带村庄,安家庄北至河南台、雁翅台一带村庄,王平村至牛角岭西一带村庄,下苇店至东山、孟窝一带村庄,牛角岭东至三家店、龙泉务一带村庄。可见此段路通达范围之广。


桥南沟内有木城涧村、禅房村。禅房村名见于《宛署杂记》。木城涧 村,《宛署杂记》未载,《永远免夫交界碑》未列,但玉皇庙内光绪三十二年 (1906年)碑记中有此村。《资治通鉴》中则有木瓜涧之名,易克中先生说 就是今天的木城涧。过黑虎桥向西爬坡,经唐家地,再下沟,过金锁桥,到 板桥村。


3、东西板桥


从唐家地西南下坡上桥,跨清水涧,即进东板桥村。此桥称金锁桥、锁 阳桥。据说原为木板桥,乾隆五十四(1789)年被洪水冲垮后,于乾隆五十 九(1794)年建成石砌拱桥,保存至今。桥东岩壁上乾隆六十(1795)年摩崖碑,文曰:“兹因潘家涧、东板桥二村桥梁忽于乾隆五十四年山水涨发,桥梁被水冲坏,募化众善,施资重修。今将年、月、日勒碑以记,众善芳名,施 资另有碑碣志焉,是以为序。(领修人16人,监工人11人从略),玉皇庙住持石得亮、张复兴,大清乾隆六十年五月拾参日记立。”桥西公路下存有道叱十八年(1838年)《军粮厅布告禁采煤碑》(现已移至福龙桥西)。


板桥,分东、西两村,前临清水涧,北靠青水尖山根,明代时已成村。东村内有三圣庙,西村有三官庙及老爷庙,始建年代不详。两村之间亦由一座石砌拱桥相连,桥名福龙。桥高10米,宽5.6米,长35米,现保存完好,桥为大青石板覆面,每块长1.5~2.5米,宽0.5~0.8米,厚0.2~0.3米。 桥西头原有一块石碑,刻有“合村重修……垣墙大桥,刻碑献戏工程告竣”字文,落款:“书碑人保安州生员于士魁,刻字人石府村高明亮。”板桥村还曾有清道光十五年(1835)四月一日于士魁书、高明亮刻的《禁开封闭煤窑碑》。由此碑可证修桥碑应在道光年间。此桥规模在山沟里的古桥中是比较大的,单孔,跨度达10余米,历经一百七十余年左右而保存完整,且是由片石、石灰加黄土砌筑起来的,令人赞叹。当地人称此桥为“北港 桥”或“福龙桥”;前者因位于北港沟口,后者因沟内有山名“福龙”。桥基东北墙角上嵌着一块额书“吉星高照”的“泰山石敢当”,可惜,近年来让人偷走了。好在还有一堵影壁墙,东面“紫气东来”的字虽已剥落,但西面“西园翰墨”四个径约80厘米,凸抹涂墨的大字,至今还留着三个,只缺 了一个“墨”字,2006年影壁修好,“墨”字补上,墙之南端有“日”字,北端 有“月”字。
西板桥有过街楼,桥洞城台之上为关帝庙,现均已重修。


板桥村吉祥会,有:“抱通锣鼓、吉祥草、太平年、豆芽黄、南楼、皇罗袍”等曲目及腰鼓、秧歌、太平鼓等民俗活动,旧时到北港沟娘娘庙上香 现虽因地下采空,村已搬迁至唐家坟,但这些年每年“元宵节”还都要集会演出,四月初一庙会亦于2006年恢复。


出板桥村往西,过磨石安(小地名),有“鳌鱼桥”,因位于鳌鱼沟口川名。再往西,穿东台(又名东坟、坟上)村(自然村,隶属庄户村)。村西又有杨称黑牛桥,亦有称其为卧虎桥或落阳桥者。在黑牛寺沟口,沟内原有黑牛寺,不知何年被“龙扒”冲走,原有一些住户,自然村名黑牛寺,住户则多属板桥村刘家人,现已迁至唐家坟。


4、庄户、千军台


庄户村,又名庄窠台、庄窝,村落建在清水涧南北两侧,古道从村中穿过,村北有一小沟汇入清水洞,原有一座石桥,是清水涧“十里八桥”中最小的一座,故名小桥。村内有创建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的龙泉庵遗址,有古槐2株。此庙为幡会东“终点站”。


千军台村,史称千人台,俗称千台,有人称之为千军万马台,建于清水涧与八里沟交汇处台地上。八里沟亦源于大寒岭,流经曹家铺(庄庄户辖村),在千军台东汇人清水润,沟口有古桥,名千胜桥、老桥。据说村西头曾有茶棚庙,被“龙扒”冲走,年代不详。


庄户、千军台,明代以前均已成村。由于地处交通要道,且以采煤、务农为主,自明代起,就出现了以幡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俗活动。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比春节还热闹。早期包括板桥,三村合办,清代中 后期,改为庄户、千军台合办。两村共有幡旗19面。庄户村9面,为:灵官 旗、庄户村朝顶进香会(地名幡)、山川地库煤窑之神(窑神幡)、敕封青山水 草马王元帅(马王幡)、敕封山川土地财神之神(三圣幡)、敕封东岳天齐仁圣大帝(东岳幡)、南无南海观音菩萨(观音幡)、北极玄天真武上帝(真武幡)、敕封金光聚阙太阳星君(太阳幡)。千军台村10面,为:敕封五湖四海行雨龙王(龙王幡)、敕封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官幡)、敕封天仙圣母碧霞洪德元君(天仙幡)、南无幽冥教主地藏菩萨(地藏幡)、敕封送生圣母长安元君(送生幡)、敕封三清道德妙化太上老君(老君幡)、昊天金阙至尊玉皇上帝(玉皇幡)、真武旗、关帝旗、千军台村朝顶进香会(地名幡)。可谓僧、道、俗神大聚会。至于朝顶进香,相传进香地点原为北港沟娘娘庙。板桥村退出后,庄户、千军台即互为主方,在两村举办走会活动,正月十五在千军台,正月十六在庄户村。一般于下午4时,客村幡队及其它会档到主村,两村会头相见并作商议及燃放鞭炮后,即令“响锣”出动,幡旗高举,依序行进,加上各会档及观众、百姓,队伍可长达二里,幡旗、会档穿叉,边走边演,声势浩大。晚上幡会结束后,主村各家分请各村人员,大张酒宴。宴毕,两村人共看主村排演的戏曲节目。


出千军台往西,有北台子村,属千军台辖村。再西到王老庙(又称王老庵)附近,路分三条。一路向西南,越岭后经瞧煤涧。到大安山,即刘仁恭 V当“土皇上”、“山大王”时所修“玉河古道”西段,因年代久远,今虽仍通行,但古道遗迹已不明显。一路登山向西,过山神庙山,到大贝梁附近,连通“玉河古道”之北道(大安山向北越岭、走通州峪,在西胡林人斋堂川)。 一路向西北,到大寒岭关城。


《金史》载,金世宗完颜雍曾“幸百花川”。据析,“百花川”即斋堂川, 所走之路即西山大路,但他似乎只走了一次。倒是他的孙子金章宗完颜璟曾多次来到王平口一带,甚至越岭去了百花山,还在田寺石堂(胜泉岩寺)题额“胜泉施地”。《日下旧闻考》等不止一本古籍文献中都有金章宗到王平口一带“常游之”的记载。相传他率文武百官及后宫嫔妃来到此地,行宫即现玉皇庙址,他本人及贴身太监和爱妃李师儿等住岩里沟内夏岩(洞名)”内“百花石床”,官员住在大台,后宫人等住在禅房,御林军 则部署在大寒岭、千军台一带。

(二)禅房古道

此路由王平口,经口子西至岩里沟口,越过木城涧东岭,到禅房村东,一路上坡到禅房村及秀峰庵,再沿禅房岭到板桥村;一路沿沟西行,再越岭出草场沟到庄户、千军台。据易克中先生分析,《资治通鉴》载“木瓜涧之战”的行军路线即是此路。抗战期间,我方地下及武装人员亦由王平口村南赵家台庄,沿山路下至岩里沟,再经此路至庄户、千军台,以避开王平口、玉皇庙、板桥村等日本据点。


(三)  北大岭路


由大台、西桃园、东桃园、清水涧,各有一条往南的上山路,并在几处也点并合,越北大岭后,一路向东南方向下山至吕家坡,接西山大路北道, 一路向西南方向,经刘北坡到焦家岭,进而可到安家滩、北岭等地。


(四)  永定河右岸路


此路由东王平村上山到清水涧村,或沿清水涧河上行至东、西桃园及大台等地,或向西北越小岭后再向安家庄前行,可达河南台、雁翅、芹峪口等地。


(五)  通往房山路


主要有3条,一是由木城涧往南,走南、北石门,到房山区河北镇;二是由军台南港沟往南,越岭后到房山区佛子庄乡班各庄;三是由今木城涧煤矿千军台坑向西南,越岭后通瞧煤涧和大安山。如走千军台西港沟、古洋水,越岭经宝地洼亦可到大安山地区。其中,南港沟路即抗战初期“髽鬏山战役(又称庄户或千军台会战)”中卫立煌先头部队所走越岭线,来到千军台即在板桥村与日军打响了战斗。


(六)  清水尖路


由东、西板桥村之间,进北港沟,经娘娘庙上大寺台,经双夹石,选 台,再分一路上清水尖主峰,一路往东北方向下山至安家庄村。北港沟内有娘娘庙、菩萨殿、龙王庙等,有农历四月初一的福龙山娘娘庙会,故娘娘庙至板桥村段古道,可为香道。大寺台为灵隐寺址,今存遗迹及一方石碑;选台西北,清水尖主峰下曾有一间山神庙,今无存。


(七)古道西风大寒岭


大寒岭,史称大汉岭,当地人称大(音代)和岭,是京西古道上一个重 要关隘,明《宛署杂记》说:“大汉岭,在县西二百余里。由清水尖分脉,直抵百花山,相传汉时匈奴界止此。”清《顺天府志》说:“大寒岭,岭在城西一百四十里,高数百丈,可通人行,上经绝顶,风势寒急,因名大寒岭。”光绪《顺天府志》说:“大汉岭,亦呼大寒岭。”
清水尖、髢鬏山、大寒岭、老龙窝、百花山,一脉相承,同处在一道大山梁上,相对最低的地方就在大寒岭关城所处的隘口。因而从清水涧沟 谷到斋堂川的交通道路,大寒岭是坡度小、路途近的最佳选择。同时,隘口两侧山脊陡峭险峻,不宜翻越,这里亦是设置关口的战略要地。汉朝时期,匈奴东支在今怀来、矾山、蔚县盆地一带建“单于之庭”,曾一度深人斋堂川,大寒岭成为汉朝与匈奴的交界处,因称大汉岭。当汉族恢复对斋堂川及其以西以北大部地区的统治后,再称大汉岭已不妥,故取谐音曰大寒岭。事实上,此地亦是山口,煤窝之七里沟、大台之清水涧、八里沟均源于此,沟谷之风由此越岭,使这里常年有风,冬季尤为寒冷,称之为大寒岭,亦不为过。


大寒岭设置关口,历史悠久,现存关城,位于所建在三沟分流、四山 会聚的地方,东来西去的古道从关城门洞中穿过,呈现出“古道西风”的情景。城台长13.5米,宽5米,城台之上原有阁楼,门洞西口外有瓮墙。关城东面宽敞坡地上,是毗卢寺遗址。


毗卢寺,明代已建,原名菩萨庙,主奉观音,清康熙、乾隆年间曾重 修,道光元年(1821)修缮时添建文昌阁等建筑。现遗址轮廓基本清楚,存八井一口,石槽一个,碑刻一通。碑为道光四年(1824)文昌阁完工后所立,文曰:“宛邑西大寒岭毗卢寺,亦前明所建,清朝乾隆五十年(1785)倾圮几废,里人杨茂发繁捐已资,募化同志,慨然倡修,诚美举也。寺中本无文昌阁,道光元年(1821)殿宇颓败,茂发□□倡修□□三十余年,乃父乃子 为善之心,不谋而合,可谓积善之家矣!又添新善,领修捐资代募,昕以够 构材鸠工……于道光四年告成,寺中添建文昌阁……其余修三圣殿茶棚,添立窑神庙,建山神庙,重修□□□,悉补修之。”从碑文得知,从道光元年至道光四年,历时四年,大寒岭毗卢寺不仅殿宇修缮一新,且增建了文昌阁、窑神庙、山神庙。据说寺中还有马王庙,亦同时予以修葺,使各路“尊神”皆受供奉,这与地处交通要道,过往客商盼神护佑不无关系。


大寒岭于元末至明清时期,是宛平县所设四个巡检司中齐家庄巡检司与王平口巡检司的分界处。抗日战争爆发后,为老八区与老九区的分界处,现为斋堂镇与大台地区的分界处。自汉代以来,有数百年作为界址,除了地理的原因外,语言及民俗,特别是语言,也是明显的分界处。过了大寒岭往西,即普遍讲斋堂地方语言。
大台地区古道,除“十里八桥”中遗存的6座古桥外,百岩子古道(北 段)、板桥与东台之间古道、千军台坑至大寒岭古道,基本保存完好,而且均比较典型。

 


返回索引页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