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古道爱好者::京西古道--前世今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32|回复: 0

《京西第一村--三家店》-二古今交通-(四)桥梁聚会

[复制链接]

149

主题

159

帖子

68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85
发表于 2019-3-22 16: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门头沟区沟壑纵横,又有誉为“北京的母亲河”的永定河自 西北向东南斜穿而过,桥梁之多,数不胜数。但是,数座大桥集 中在一起,除三家店(村西)以外,极为罕见,蔚为壮观。

(一)古渡口


在门头沟区境内的永定河河道上,旧有沿河城、青白口、雁 翅、安家庄、清水涧、王平村、色树坟、下苇甸、丁家滩、拢驾 庄、陈家庄、龙泉务、三家店、麻峪、桥户营、卧龙岗等十几个渡口,其中三家店渡口历史最久,规模最大,架桥也最早。

三家店位于永定河出山之口,西山大路之要津,过河往来之 人最多。但是在有桥以前,人们过河的方式,经历了 “迈石 ”“笸箩”、“渡船”的发展过程。迈石,即是在水浅之时,河道上摆放较大石块,人踩石块过河。笸箩,即是在水深之时,人坐在柳条编的笸箩中,以手划水过河。渡船,即是在两岸之间,固定一根大绳,木船设一立车(在上游一侧),船工以手拽绳,借反向力使船行进,载人、货过河,这种渡船直至20世纪60年代,一些渡口仍在使用,不过大绳已改用钢绳,立轴也改用了铁 但无论怎样讲,用这几种方式过河都是落后的。只有桥梁,才能使“天堑变通途”。

(二)   木板桥

除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建成的卢沟石桥外,很少见有永定河上的其它桥梁的史料记载。在门头沟区境内,三家店木板桥算得上是较早见诸于史料记载的古代桥梁了。明《宛署杂记》 载:三家店西过浑河有板桥,“万历二十二年(1592年)力役, ……三家店桥夫工食(银)拾柒两陆钱。”这说明,早在距金400多年前,三家店已有桥,并设置桥夫进行维护和管理,桥夫的工钱则由宛平县给付。据资料记载,三家店木板桥全长108 .共27孔,中为岛,东9孔、西18孔,孔跨4米,桥面宽21 高出水面2米。桥面由榆木或柳木大板铺成,每块桥板长4米,宽2尺、厚半尺,刻有“三家店村桥道老会”的字样。板桥规模,可走驴、马、牛车。板桥的桥墩,是用荆条编成大圈,内装河卵石。外绕粗绳,并插木桩以固定,但亦难免被洪水冲毁。 所以,汛期到来之前,乡间负责管理桥梁的桥道老会便组织人力将桥板拆回,汛期过后再修复桥墩,铺上桥板,恢复通行。有时还来不及将桥板拆走,洪水已至,将桥板冲走,但下游的人捡到刻有“三家店桥道老会”字样的桥板,多次送回。桥道老会的办公地点设在三家店村内的山西会馆(清末称山西社公议局)。平时,桥道老会负责收取“过桥费”,过往畜驮要按头交钱,用于维护、维修板桥的费用支出。板桥旁的渡口留有渡船,用以解决汛期撤除桥板后人们的渡河问题。三家店与城子之间亦有一座板桥,规模与三家店至琉璃渠的板桥类似,但中间无岛,其位置在今京门公路洋灰桥。两道板桥均已被近、现代大桥取代,故今人已不见其迹。

(三)   金银桥

三家店村秧歌会原有一段唱词:“来(拦)龙(山)美景盛 可观,观只见,山水难得紧相连。千山流来的水呀,一直往东南。落水滔滔不知根源,远看是一条白玉带,近照浑河水沙滩。对面金桥、银桥有两座,金桥上一条怪蟒来来回回跑,哞哞叫 唤,冒的都是青烟,银桥上人来车往,蚂蚁盘窝一样般。我说这 话,列位不凭信来,你看,站在了山头,你们四下观。”唱词中 的金桥,指的是京门铁路桥:银桥,指的是京门公路桥。

京门铁路桥是门头沟区境内的第一座铁路桥,桥长216.6 米,桥墩总髙7.63米,1908年建成通车。由于那时人们对火车 尚不熟悉,看作是冒青烟的庞然大物,但却使门头沟的煤炭大量 运出,故被称之为“金桥”。

京门公路桥,是门头沟区境内有史以来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公 路桥。民国十年(1921年),为了解决运煤车辆过河问题,打通 京门公路的瓶颈,京兆尹公署决定拨款30万元现大洋,由法商 设计并承包施工,在永定河上修建一座永久式公路桥。桥址选择 在三家店与城子之间的木板桥位置,钢筋、水泥进口,沙石料就 地取材,当地民工参加修建,民国十二年(1923年)12月竣工 通车。桥长240米,宽9米,髙近18米,8孔,孔距30米;钢 筋混凝土结构,每孔之下3根孤形竖梁支架,厚约0.6米;上有 28根横梁,厚度仍为0.6米;再上为平铺形,桥面厚0.1米;桥 墩长7.8米,宽1.8米;桥面两边各设宽1.5米人行道,中间车 道宽6米;设计荷载4吨,使用期限20年。桥建成后的第二年, 经受最高洪峰考验后安然无恙。民国十六年(1927年)进行首 次大修,桥面增铺凹形铁轨,防止大车出辙损坏桥面。此桥建 成,使两岸间的往来成为坦途,整日车水马龙,与京门铁路桥相 对,被称之为“银桥”。

(三)丰沙桥
1952年,新中国政府决定在日本人修建的同塘铁路基础上, 修建丰沙铁路,于1955年6月建成通车。三家店村西废弃的那 一溜单线桥墩就是日本人所修旧桥。1959年至1972年,修建丰 沙二线,三家店复线大桥为双线,上、下行线并用一桥。

(四)   水闸桥

1954年,北京市政府报请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修建三家店拦河闸。于1956年1月18日开工,次年6月竣工。当时,考虑到老洋灰桥已届疲劳期限,为适应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决定在建拦河闸的同时,建一座钢筋混凝土公路桥,实行“闸桥同建”,即将水闸墩台向下游部分延长,在延长的墩台上架桥。 闸桥全长259.2米,宽7米,加两侧人行道共宽9.2米。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桥墩,浮筏式钢筋混凝土底板基础;上部结构采用前苏联标准钢筋混凝土 T形梁,滑动支座;桥上照明采用防空灯,只照射桥面;设计承载能力为汽车13吨,拖车16吨,为老洋灰桥的4倍,这是永定河第一座现代化的闸桥。建成后,大大缓解了老洋灰桥的压力,并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五)   斜弯桥

1985年修建斜军线铁路,并建成了呈弧形走向的特大桥,全长1047米,共34孔,是门头沟区境内最长的桥梁。

(六)   民心桥

2002年,新洋灰桥建成通车。此桥紧靠老洋灰桥,结构、 与老洋灰桥基本相同,只是宽度加大了,并且增加了照明设施。建桥前,有关部门曾就拆不拆老桥的问题,反复进行讨论和论证,最终决定保留,为我区保存下来一座大型文物桥梁。由于新桥是区政府作为“民心工程”而修建的,因此又被称之为“民心桥”。


(七)立交桥


三家店村现有3座立交桥,都位于京拉公路(109国道)上,村东丁字路口往南的立交桥,净宽18.1米,净髙5.1米。村西两座立交桥,一座净髙10米、净宽14米;另一座净宽7米,净高5米。三座立交桥均为上铁路、下公路。

除以上桥梁外,三家店村老店还有引水渠铁路桥等小型桥梁。旷古而今,一个村的范围内有大大小小十几座桥,且多为大 型桥梁,如果再恢复一座过河的木板桥,真可以开一座明清以来的桥梁陈列馆了。不用说把三家店的古风今貌一一浏览,仅这些桥,就够看上好一阵子的了。正是: 桥梁聚会无双地, 千古京西第一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西古道--前世今生 ( 浙ICP备17060297号 )

GMT+8, 2024-5-6 21:32 , Processed in 0.01048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