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古道爱好者::京西古道--前世今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21|回复: 0

永定河文集-京西古道 第十章 门头沟古道 五 妙峰山镇古道

[复制链接]

26

主题

27

帖子

50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06
发表于 2019-3-23 09: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妙峰山镇因金顶妙峰山娘娘庙会而得名,故有以妙峰山为中心的古道;永定河从妙峰山镇穿流而过,所以河两岸的古道也经过妙峰山镇,总的来说,妙峰山镇的古道以商旅道和进香道为主。


京西古道-妙峰山镇古道

京西古道-妙峰山镇古道

京西古道-妙峰山镇地图
(—)西山大路


由三家店过永定河,经琉璃渠、丑儿岭、斜河涧、水峪嘴、牛角岭再往西至斋堂、河北、山西的这条古大道,即西山大路,是京西古道的主干线之一,大部分位于永定河右岸。自琉璃渠丑儿岭村西进人妙峰山镇界,经过斜河涧、水峪嘴,过牛角岭进入王平镇界。




斜河涧村,又名蝎虎涧,今属妙峰山镇。有说山涧斜对永定河, 村以涧名;有说村庄所处山涧曾多壁虎,壁虎俗名蝎里虎子,得名蝎虎涧,成村后延用地名;还有说村落形状如晰蝎,且在沟谷内,故名蝎虎涧.后取谐音改今名。究竟村名由何而来,尚无“权威”说法,只知历史上叫蝎虎涧,今称斜河涧。村庄坐落于南、北向之沟谷内,沟谷源于九龙山北麓,汇入永定河。




村内有古刹广化寺,始建年代不详,亦未见有碑刻记录,但至今遗址内有古银杏树3株,其中最粗一株直径两米有余,高28米多,比潭柘寺的“帝王树”还粗。




清代王室成员爱新觉罗.宝廷等多次来广化寺住宿并留下很多题诗,如《广化寺题壁》诗曰:
扶筇入幽谷,不觉日西斜。
古寺一声磬,空山满涧花。
老僧索佳句,留客试新茶,
今夕有明月,何愁归路赊。
-------《家居集》





近年在广化寺南面不远发现巨大冰川漂烁。




自丰沙线铁路修通,除牲驮外,行人多沿铁路,过隧道出行,比翻越丑儿岭近捷、省力。而且,斜河涧村北至水略嘴村之间的古道,因修铁路已不见踪迹,包括渡永定河到陇驾庄渡口、古道、均被现代桥梁、公路所取代。据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修道路碑记》记载,斜河涧村与水峪嘴村之间的古道就在这一段河道的南岸边,称“泊岸大道”。2003年5月5日,笔者一行在铁路与永定河之间见有一东西向古桥,单孔拱形,据分析为1871年重修西山大路时所建。




水峪嘴村自丑儿岭村西进人妙峰山镇辖界,水峪嘴为继斜河涧后第二个村子,隔永定河与陇驾庄相对。村名俗称“水过嘴”,因村分东西两部分,中有一小山梁,两部又各有一小山沟,两沟夹一梁,会合后汇人永定河,故称水峪嘴(俗谓水过嘴)。在《宛署杂记》中未见有此村名,在清康熙《宛平县志》中属捕衙南乡,由此可估计成村于明末或清初。从村西口至牛角岭一段古道,石墁路面保存完好,宽3~5米,路石光滑偶见蹄坑。在半山处路边,有残墙断壁,旧房院落数处。




牛角岭,又名牛脚岭,明清时期为捕衙南乡与王平口巡检司分界处, 是西山大路北道自东向西第一关隘,设有关城,城券仍存。城门洞高6.2米,宽4.3米,深9.3米。《宛署杂记》载:“牛角岭,在县西北七十里桥涧村。”《畿辅通志》载:“牛角岭,西北八十里。”牛角岭关城及东西路段古道已经修缮,并列人区文保单位。




城券西侧,原存碑两通,均为重要史料文物。




其一,永远免夫交界碑,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立,是康乾“盛世 滋丁,永不加赋”政策的产物。现已移至关城东,建碑亭以保护。




其二,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立重修西山大路碑,是重要的修路碑 刻之一。碑文将京西煤与道路的重要性及修路原由、状况说得清楚明白, 现在桥耳涧村西。




关城之西路边有三义庙遗址。据说此庙曾供奉杨八姐塑像,据说被 侵华日军弄至大台,现埋于大台煤矿某处。庙已于2012年重修扩建。




明朝军队为了给壮烈殉国于洪水口的毛立芳将军报仇,曾追歼后金 军队于牛角岭。




(二)丁家滩古道


有两条道路组成。一是永定河右岸沿岸道,东接水峪嘴,西通下苇甸南,现只有村东一段有部分遗存,沿泊岸公路行走时可以见到;另在村北铁路边有“醇亲王到此”摩崖碑一方;二是通往韭园村的越岭古道,自丰沙铁路西再上行即可见到,越岭后盘转下山至通往木城涧的铁路边。这段古道,路面铺石,宽约2~3米,在长约1里多的路段基本保存原貌。除此二路外,旧时由渡口过河可通担礼、陇驾庄。




(三)永定河左岸道


自陈家庄村东进人妙峰山镇界,经陈家庄、陇驾庄、担礼西、下苇甸,由上苇甸越长安岭进人王平镇安家庄或雁翅镇部分村庄。其中,河岸路段已无存。下苇甸村东明代修路摩崖碑已于修建109国道时毁坏,村内一方清代修路碑尚存。




陇驾庄,明代已成村,称冷角庄,又名冷哥庄、冷各张,后附会有皇帝坐骑受惊至该村拢住了驾,演变为陇驾庄之说。村西北有肃王坟(今268医院所在),即显亲王丹臻墓葬,据说旧时有专用墓道往东至三家店。出陇驾庄,经渡口过河向西至丁家滩,有越岭路至韭园,向南到水峪嘴接西山大路。向北至担礼村。沿河岸向西北,再转西至下苇甸,俗称片子道。在河岸转弯处,即下苇甸东南5里处,有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修路摩崖石刻,刻立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记载了这段河岸路的整修过程。




下苇甸,位于苇甸沟与永定河交汇处西北。溯永定河,路转向西南,路口处有龙王庙,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前已建,清代曾重修,庙坐西朝东,为门头沟区政府第三批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院内长有粗大古柏两株。村中有路可上狼腾尖,山上有庙,建于1870年(清同治年间),后有老僧改山名为昆仑山。沿河岸向西南,今丰沙铁路2号桥北西沟沟口,一路向南至石古岩,一路进沟越岭走捷径至落坡岭,沟内石道部分路段在近年成为采石场之前尚有遗存。沟口北山崖上有洞,亦为庙宇,名称、年代不详,前些年曾作为火药库。




从下苇甸村向西的古道,经上苇甸诸村,越岭后到昌平高崖口和门头沟区田庄,向东至妙峰山涧沟。




下苇甸村,村南口原有马神庙,村里一条南北向主街,街两侧有胡同。村中街东侧有一座茶棚,坐东朝西,东上房,神龛尚存,神像已无。门联曰:“云环东岭千山重,茶煮南湖一片明。”一胡同内有五道庙。村西头有重兴庵,俗称西庙,坐东朝西,大殿内供一佛二菩萨,佛为弥勒,菩萨为文殊、普贤。北配殿内娘娘殿,供奉碧霞元君及子孙、眼光诸娘娘,塑像毁于1950年,两通石碑于60年代修公路时抬至村队部院内,字迹已难辨认。原山门有一匾额,书:“大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古刹重兴庵”。现庙址已经整理,立有清代修路碑一方。村西羊耳洼口原有山神庙。下苇甸村有开山老会和十三档花会,据传开山老会始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到清康熙年间发展到十三会档,包括头档会(辕门锣、黑红棍等),二档会 (香、蜡、纸码、供品等),三档会(号佛),四档会(笔、管、唢呐等),五档会(叶子会),六档会(中幡),七档会(挎鼓会),八档会(老爷旗,小花鼓),九档会(大秧歌),十档会(五虎少林会),十一档会(大鼓会),十二档会(娘娘幡),十三档会(坐都)。该村驴皮影戏亦较有名,起源于清代中叶。




古道从重兴庵往西北,穿过506军工厂区进水花峪沟,再上山至上苇甸村,古道原貌大部保存。




上苇甸村,明代成村,称上苇店,因位于盛产芦苇的张玉沟上部,故名。村内有娘娘庙遗存,其作用相当于茶棚,有称准茶棚。村东北有路通妙峰山及涧沟村,即妙峰山香道之西道。




从上苇甸村向西北,路至炭厂村,相传明朝在此设炭厂,成村后沿用炭厂之名。从炭厂,向西北,经西沟村,越岭后到原田庄乡南山村。山路原貌大部保留。从炭厂向东北,经大沟村向北至琅洞村,东北至禅房村。从琅洞村向西北,越岭后到田庄乡泗家水村。从禅房村向北,越岭后至郎儿峪村,再行到高崖口。




从下苇甸至上苇甸路口,经黄土台有越长安岭山道至安家庄。




从下苇甸往南,沿永定河右岸可至丁家滩。




(四)妙峰山进香南道


妙峰山进香南道历史最为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唐代武则天时期, 沟等村村民的出山之路。明代时大太监刘瑾在南庄村建有皇庄和别墅,这条路是出山之通道。此路在各条香道中路程最远,但山路平缓,比较好走,景色也最为秀美,沿途村庄也多,故而香客很多均选择此路上山,特別是清朝末年,京门铁路开通之后,城里的香客可以乘火车从西直门直达三家店,可从三家店走南道上妙峰山,所以香客日多。




此道自野溪过永定河进人妙峰山镇陈家庄村。先后经陈家庄、桃园、 南庄、樱桃沟、涧沟进妙峰山。




据《妙峰山琐记》载:“陈各庄旧有广明路灯茶棚,今废,人村街,有万诚茶棚,东向,此棚乃村人所立,规模简陋,时作时辍”。《北京妙峰山纪略》载:“过浑河再北行,经陈各庄,有万诚茶棚,为村民所设”。茶棚旧址尚存古槐、石碑。




西北涧位于陈家庄西北侧0.5公里处,中间有京拉公路(即109国 道)穿行而过。这里原有西北涧圣母行宫、提灯乐善茶棚,现房屋建筑保存较好,住有人家,其南墙外侧曾有“西北涧提灯会”6个大字,另有一碑砌在墙里。




据了解,提灯乐善茶棚光绪初年由费玉龄主持,这一时期香火最盛。以后逐年被冷落,民国初年棚废。


1924年才又重新开张,其会的下处设在宣武门外包头章胡同,每年农历四月初一日守晚,初二日启程,当晚至西北涧本棚落宿。初三日开棚,初六日朝顶,十五日回香,十六日返城。




奉宽《妙峰山琐记》记载,自西北润“北行西折处,有龙王庙、南对峭,再北行,则仰岭十八盘矣。岭盘旋以登,陟降各十八折,故名。土人又呼为仰岭儿。近山巅有兴隆十八盘茶棚。”“山巅有瓮门,东向,镌‘孟常岭云聚寺'六字,短碣一,字多磨灭。西下,有北向行宫三楹,士人名望山娘娘顶。北望山罅处,灵感宫殿,苍莽中幡刹寸许,细若蛛丝。有不能远涉者,或于此处望祀,故名”。今瓮门及茶棚遗址犹存,东、西十八里古道部分保存,下部被采石场破坏。由仰岭西十八盘下山经水泉降香会茶棚,经阴山门联石刻到桃园村。




桃园村距水泉2.5公里,村内关帝庙即是过去的茶棚,保存完好,现为队里使用。该村以姓曹、张的人家为多。据说,曹姓来自黄岭西。




关帝庙位于村正中,保存完好,正殿3间,坐北朝南,东西厢各2间,布局严谨,院外槐树环绕。关帝庙中奉关帝像,由于在桃园村,故有“桃园 结义”寓意。茶棚都保存完好,因为有人使用、有人管理。当年这里是南道进香必经之路,每届庙期,都特别热闹。关帝庙茶棚是由公议同善缝绽老会与天津义善路灯会合并,缝绽老会是北京城靴鞋行创立的。其会下设在宣武门外菜市口洪洞会馆,每年农历四月初一日守晚,初二日启程,初十日朝顶,十五日回香。




南庄距桃园村仅1公里,亦在公路边,原同兴金水玉和茶棚保存完好,多年来一直为该村小学校使用。据奉宽记载:“南庄又名玉和庄,‘和河’音相近,盖蒙玉河旧县得名。庄有观音院,旧立同兴金水玉和茶棚,久刻,辛西年重整”。《长安可游记》载:“桃园村过此皆流泉,峭壁遍开野菊, 金铃,聚花如组织。澄潭紫石,了了见底,左右度涧行,至南庄。鸣泉出户下,两旁高峰挟之,鸡犬石门,真一洞壑。”




樱桃沟村距南庄1公里,村中原合义面茶会茶棚保存完好,现为队部办公用。院外一棵数百年古槐至今仍蓊郁茂盛,生机勃勃。


沟是为仰山村,土名寺底下,在栖隐寺下也,有合义面茶会茶棚,南向。阶西古槐一,心已空,叉材腾翥,如龙起蛰,殆数百年物”。顾颉刚在《妙峰山》中记道“櫻桃沟在丛山之中,周围树木很多,涧上岩石也玲珑可观,山边水涯有草亭五六。……出村,伫立水边,泉声溅溅,心神飞荡。”




沿樱桃沟村西一条向北的上山小道前进,涉过一道山涧小溪(虽是 隆冬季节,但山石浮冰之下仍是泉水淙淙),即走上昔日进香的老山道。 至四平岭下共约四五里长的石砌古香道保存完好。再往上的山道虽大部分已残破,有不少路段已看不见石磴,光剩下沙石路面,但总的磴道地形 尚可辨认。




仰山栖隐寺偏西,有子孙万代盘香茶会茶棚,奉药王,当地老乡称为 西庙,位于栖隐寺西北侧的又一山地上,无存。




孟尝岭又名孟常岭、路景山、遇龙山,地处仰山之西,旧有云聚寺,设同心乐义粥茶棚,现已成废墟一片,但古松古槐生机盎然。




由孟尝岭再上为引香亭茶棚旧址,过茶棚旧址即为四平岭、舍儿岭。




抢风岭距孟尝岭约2公里,尚存茶棚遗址,仍可看出当年的规模。现有古松四株。是历史的见证。奉宽记载:“抢风岭旧有献斗香茶棚一区,南向,丁卯年重整。院内松皆偃盖。垣外短碑一,镌有抢风岭字,已外,涧西“山罅突出,丛树蔽其上,具女子下体形颇奇。”




由抢风岭前行4里到涧沟村,途中有“迎客”古松。涧沟村曾有松棚行宫茶棚,即到了上金顶之前的最后一个茶棚。




(五)其他进香道


1、 老北道。自海淀区车耳营上山,经双水泉、磨镰石河、双龙岭、花儿洞,在大风口进入妙峰山界,再经磕头岭、贵子港到涧沟村。大风口(又名大峰口)施送馒头粥茶会茶棚,原有房30多间,是北道上最大的茶棚, 1937年11月被侵华日军烧毁。据老乡讲,整整烧了六、七天,方圆几十里都能看到。磕头岭,又名叩头岭,有天津公议乐善社施馒首粥茶会茶棚,原有房20余间,有人说,从这里起,进人妙峰山范围,虔诚的香客即开始磕头不已,贵子港,又名苇子港、危子贾,茶棚除供奉碧霞元君、王三奶奶神像外,还供奉蟒大爷、老蟒爷、四蟒爷、胡大爷、胡三太太。民国二十五年(1936)天津张玉亭曾出资重修。此茶棚最早由京北双塔村周氏主 持,后有一斋堂人在此卖香。




2、 中北道。明代已有,清代太监刘诚印及安德海等曾出资重修。此路自北安河上山,经响福观、朝阳院、金仙庵、玉仙台,自妙儿洼进人妙峰山镇界。妙儿洼有平津联合公议社施粥茶善会茶棚,曾有房10余间。《燕京岁时记》中“……香火之盛,实甲于天下矣!”记载的就是中北道。今自妙儿洼以西,即进人妙峰山镇玫瑰谷,至涧沟。




3、 中道。自大觉寺上山,经栗子峪、寨尔峪、上平台、三百六十胳膊肘、冷风口,进人妙峰山镇界。再经萝卜地、五道岭到涧沟口。萝卜地为中道和中南道会合处,曾有崇文门税司公立兴隆万代茶棚。




4、西道。自下苇甸上山,经上苇甸、十八盘、滑石片、大云寺到妙峰山,是妙峰山诸香道中唯一不经涧沟上山的古香道。下苇甸有茶棚,在村内路东。院内古槐茂盛,有正房(东房)3间,厢房(南房)8间,现为村委会仓库,院内,屋内堆满物件。据村里老人张金海介绍,正房内供奉先锋爷, 平时谁家人有红白喜事都到茶棚去办,由于院内桌椅、板凳、锅碗瓢盆应有尽有,大家都愿意到这里来,进门先给先锋爷上供,然后即可摆起桌椅,召集人马开始操办。




茶棚正房楹联曰:“云环东岭千重出,茶煮南湖一片明”、先锋爷为泥 塑站像一人多高,老乡们说先锋爷特别灵验,方圆十里,八里的乡亲都慕 名前来求签。茶棚整体保存尚好,在正房内,尚存佛龛残迹,墙体凹进,佛 座台基残存。院内大槐树青翠繁茂,缘荫匝地,树龄当在300年以上,为 一级古树名木。




下苇甸村最出名的香会是:下苇甸开山老会,据称在明代就有了,在清康熙年还受过皇封。据说连续百年朝顶进香的香会方可称为老会。此外,还有挎鼓会、小花钱、五虎棍、太平鼓等等。每年农历四月初七发信(粘会帖)十一从茶棚起驾,十二朝顶。据张金海介绍,每次去妙峰山进香,走满堂要250人到300人的规模,足见其声势浩大。




有趣的是,开山老会、挎鼓会等香会去妙峰朝顶进香,每次总是舍近求远,绕开自己的村子,走陈家庄、西北涧、桃园、南庄、樱桃沟这条南道。在返程时方从娘娘庙走灵官殿、滑石片、上苇甸、下苇甸这条岭西道。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南道人气旺、热闹,茶棚多,适合香会充分展示自己的技艺与虔诚,而且还可以让其他众香会都知道“我们来啦!”




旧时,古香道从下苇甸进山,穿水花峪沟上到上苇甸,约10里。山谷中建起军工企业506厂后,古香道已被砌底废弃,代之而起的是一条盘山公路,不过,由沟底到上苇甸的上坡路,保存尚好。娘娘庵是上苇甸村中保存较好的一座小庙,当地人俗称庵庙,此庙可谓是一座准茶棚,当年朝山回来的香会均要在此歇息、表演。据张连春老人介绍,下苇甸的花会朝顶进香后走岭西道返回。到上苇甸后都要在娘娘庙歇脚喝茶,同时在庵前的空地上表演,展示绝活。因此,每届庙会期间,这里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说起当年的情景,许多老人仍记忆犹新,能讲出好多故事来。娘娘庵建于明崇祯年间,清代重修。庙坐北朝南,山门前有数层石阶。门前有一株高大的槐树,树荫遮盖了半座庙,庵内正殿3间,旁有耳房,东西厢房各3间,正殿内供奉泥制彩塑娘娘坐像,高1.5米。此庵在抗曰战争期间被日军连续烧了3次,损坏严重,以后略有修复。




滑石片,又名花石片,据奉宽记载:由大云寺“沿大壑西行,至花石片。旧有茶棚一,今废。一松尚存。”上世纪二十年代,茶棚即废弃。从上苇甸至滑石片,这8华里山道需经过东胜庵、机嘴子、清风庵、十八盘、跨拉鞍,山道略窄小太好走,但十八盘路段铺石路面比较好走。滑石片茶棚是上苇甸人修建的,那株大松树也是他们栽的,当年的茶棚共有房4小间,建在山口处,面积约50平方米。管理也是由上苇甸村负责,庙会期间主要是供茶水。1917年农历四月初六日,奉宽先生偕夫人来妙峰山进香,礼毕,即作“灵岩探胜”之游。当时他们从“灵官殿西沿大云殿,过花石片东南行,折而西南,趋谷底,经仄而次,试是牵挽以步,绝涧千寻,不敢旁视,经过一番辛苦努力,终于到达滴水岩。奉宽记中没有提及滑石片茶棚的具体情况,大概那时茶棚已废。自禅房与涧沟之间公路修通后,滑石片这段古香道已难以寻找了。




(六)古道遗存


妙峰山镇是京西古道遗存最多的地区之一。牛角岭古道、丁家滩至韭园古道、下苇甸至上苇甸古道、炭厂村至田庄南山古道、涧沟村周围古道等,都有保存良好的路段。尤其妙峰山香道还是抗战时期红色交通线,已建起红色交通站展览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西古道--前世今生 ( 浙ICP备17060297号 )

GMT+8, 2024-5-5 07:07 , Processed in 0.01279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