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古道爱好者::京西古道--前世今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16|回复: 0

永定河文集-京西古道 第十章 门头沟古道 十-斋堂镇古道

[复制链接]

26

主题

27

帖子

50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06
发表于 2019-3-23 09: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过了大寒岭,便进人斋堂川范围。大寒岭西下经煤窝向北出七里沟到军响。从军响顺清水河东下到青白口,溯清水河西行至斋堂,往北经桑峪、灵水到书字岭或沿河口,往南经通州峪至大安山,可谓四通八达。《宛署杂记》载:“……大汉岭,又八里曰泥窝村,又十五里曰军下村、曰桑峪村、曰冷水村,又十里曰东胡家林,又三里曰西胡家林、曰火钻村(有清河,即放马口柴处),又五里曰东斋堂村、曰西斋堂村。又八里曰马兰村”。《长安 可游记》载:“逾岭有大士殿,松下石碑,字俱蚀不可辨。盘曲而下数里至泥窝,三里上杨家台,径颇平;又里许下坡人山谷,有涧水浸山根,石皆赤,亦有碧者。从乱石径中行二里出谷,为军下村。”


京西古道地图--斋堂镇古道

京西古道地图--斋堂镇古道

京西古道-斋堂镇地图
(一)军响为结通四方

1、煤窝与七里沟大寒岭关城西侧下即京西有名的煤窝四村,再往北即七里沟。煤窝位于髽鬏山——庙安岭向斜的腰部,煤炭质优,储量丰富,距地表近,易于 采,且地处交通大道。后来由于住户及开煤窑者渐多,才将原称泥窝更名为煤窝。原泥窝村因山西吕姓人迁人并成为村中大户而更名为吕家村, 附近以姓氏集中且分片而居的分别称杨家村、张家村、杨家裕,统称煤窝四村。后来从杨家峪村又分出梨树台村,不过仍隶属杨家峪。梨树台对面山坡上盘山古道保存较好,掩于树林之中。




杨家村与张家村间,曾有两岔口,即通往房山大安山瞧煤涧地区的大路口,辽代曾设交道镇使。清至民国间,有三义号商旅客店,十分红火。自杨家村至军响,沿沟古道名为“七里”,实约15里,途中路旁有水举人杨增广墓地,古松盎然。




2、军响
七里沟与清水河交汇处北岸即军响村,元代已成村,因位于古划 城子台下,得名军下,今名军响。村原分两部,即台上,台下。台上而V 城子台遗迹。前人记述:“军响(下)村以里(为)上村。山不高而宽广如夕I 障;人依山结屋,稠迭峻整。清溪前横,崇岭远揖,气象开朗,宜其沿 1 王家山发脉,节节脱卸。护夹交缠,体格足贵。”《宛署杂记》称:“城r 在军庄(响)村,离县一百六十里。相传古屯军之所,上有土墩叫”
军响村依山傍水,路控四方,素为交通枢纽。今有109国道经过。




军响村明代曾有观泉庵,今已无存;清康熙七年(1668)创建的娘娘庙,遗址仍在,存光绪二十二年(1896)《重修娘娘庙碑》和光绪二十三年(1897)《重修龙虎山天仙庙碑》。




从军响村往东,清水河折向东北,在今塔岭沟大桥处陡然变窄,历史上人们曾以“迈石”或木板桥过河,沿东岸北下再转东,到青白口或进城沟。在清水河水大不能通行时,人们可沿着桑峪村以东越塔岭的山路至青白口。塔岭,有说山岭如塔形,有说山梁上曾有塔,得名塔岭,岭下沟名塔岭沟。1957年在原门斋铁路、侵华日军“警备路”之“傅龙路”基础上,修筑斋堂公路时,建起塔岭沟大桥,使河滩旧路变为通途,不再受雨季洪水所阻碍。路旁岩壁上刻有“塔岭春深”等字。




军响向西,沿清水河北岸,经东胡林村至斋堂,因现代公路的修通,而不再见古道痕迹。但军响村往北,有路通如桑峪  后桑峪。从后桑峪村天主教堂附近上山,过小桑峪坡和大、小王八石,八里到珠窝湖虎头, 进而到碣石,可通沿河城。崖间有在岩石上开凿的古道,台阶、石砌甬道、 蹄窝等,且保存较好,据说为桑峪村一张姓女人捐300石小米所修。有两处石刻。一处为“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二月内修道,人人方便;张臣尹会仲善,人人开心。石匠:赵月、谷靖。”另一处只有两个字,斗大,现能看清的一个字是“道”字。


3、东西胡林通州峪




早在距今一万年左右,这里已有人居住,即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东胡林人”。




出军响村往西不远即东胡林村。这是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村庄万年前就有人居住,辽时称“胡家林”村,后分出一村,为西胡家林、西河村。后又分别简称东胡林、西胡林。清代碑刻亦曾出现护驾林之村名,但只是东护驾林。




东胡林村有菩萨庙,始建年代不详,今已废毁;见于《宛署杂记》的龙王庙,亦已无存。1966年4月,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学生在东胡林村西更新世马栏台地上,发现距今约一万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出土了两男一女3个人的骨骼化石,8件石器,50多枚海螺壳制作的饰品。可以证明:一万年前,先民们已离开山洞,在斋堂川居住,河谷已成为人类通道;深山与沿海地区已有往来;并且已能加工出比较精美的器具。
从东、西胡林分别进东西马涧沟,至山神庙处并合,向南进通州峪,旧有通向岭南大安山的古道,亦为唐末五代时期刘仁恭在大安山当土皇帝并置玉河县时所修道路之一。大贝梁上仍可断断续续地看到片石墁砌的古道路面,一般宽1~2米,就宽度而言行人及畜驮行走没问题。从西胡林到通州峪,所经之处当地人称“爨境”,可见“七里林荫道、十里采摘林,溉牙暖铺泉、爨境大瀑布、天生落落石、人工清泉洞、古道十八盘、险岩连东西、果园梅花鹿、救命爨境湖”等十处自然及人文景观。其中,古道十八盘附近山神庙据说山神很灵。通州略内,现还可见到古人住过的山洞和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植树造林的林场场址。




4、前后桑峪灵水村




桑峪,明清“桑峪社”所在地,后分为前后桑峪两村。20世纪90年代 初,地质测绘人员在前桑峪村中黄土层内,发现一根人类股骨化石,经科 学鉴定,是11万年前的人骨,属旧石器时代,比“东胡林人”还早10万年。《顺天府志》载,明代初期,桑峪在“诏天下立社学”的皇命之下设立社学,与清水社、玉河乡一起,是门头沟区境内最早官办教育的村落。




前桑略有过街楼,为清代建筑,民国二十二年(1933)曾重修,前后额分別嵌“紫芝”、“凝瑞”石额,城台上有殿堂三间,为“桑峪社”办公所在。今过街楼保存完好。桑峪村于元中统年间曾建有团山寺,明万历十二年 (1584)曾重修,今已无存。现存有药王庙及天主教堂。药王庙仅存遗址。清代已建的天主教堂,20世纪80年代重修,并建有圣母山。




灵水,古称凌水、冷水,今有赞誉为“京西举人村”,据说明清时期曾出过多位举人和进士。到民国初年,又有6人毕业于国立燕京大学。相传灵水村有36盘碾子,合36天罡;有72眼井,应72地煞,是个风水宝地,人杰地灵。可谓古迹遍地。仅古寺庙而言,就有十数处之多。主要有灵泉禅寺(原名瑞灵寺)、文昌庙、魁星楼、胜泉庵、玄帝观、南海火龙王庙、天仙圣母庙、白衣观音菩萨庙、西王母娘娘庙、关帝庙、五道庙、牛王庙、三圣庙、二郎庙、山神庙、土地庙、虫王庙、白塔等。




南海火龙王庙前有“龙池”,弓丨“灵泉”之水,冷冽甘甜。庙外墙上镶嵌“龙池三禁碑”以保护水源清洁。
灵水村还有一些独有的风俗,如“上元节转灯”,立秋的“秋粥节”,百家粮,百家做,集体喝,已流传三百余年,对全村安定和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灵水村于200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吳水西南有—条古道,称“西白墙”古道,路长8里,直通斋堂。村北有一条出村古道,称“北白墙古道”为清康熙十年(1671)所修,路面墙体 上有砖雕刻字。与桑峪至楼岭古道相接后,向北经“湖底”,越楼岭至沿河 城,村西北和湖底还有路通灵岳寺。




(二)斋堂交通枢纽


斋堂,位于北京大西山腹地、清水河谷地最宽阔之处。南有清水尖——百花山大梁,北有灵山——笔架山大梁,面对老龙窝,背靠白铁山,左有灵桂川,右有青龙涧,前临清水河(古称灵源川),实为依山傍水,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很早以来就成为北京西山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重镇,素为兵家必争之地。仅就交通道路而言,可谓四通八达。东西有沿清水河之路;东南进七里沟过大寒岭;进火村、通州峪到大安山; 西南进马栏沟到史家营、百花山;西北进青龙涧、越黄草梁到怀来盆地; 东北有路通沿河城。《宛署杂记》载:“……又五里曰东斋堂村、曰西斋堂村,又八里曰马兰村。过马兰岭又二十里曰鸡儿台、曰青土涧,又二十五里曰柳林水,又十五里至矿山,与房山界相连。矿山稍西二十里至史家营、曰莲花庵、曰秋林铺、曰白虎头、曰刘站村、曰北山村,又十三里窝铺,又七里曰下清水、曰上清水、曰杜家庄、曰张家庄、曰齐家庄、曰塔河村、曰王安村、曰减长村、曰艾峪村、曰龙窝村,又五里曰梁家庄、又三里曰李家庄,又五里曰燕家台、曰柏榆村,又五里曰天津关,又三里至口外保安州界。”




人类各种活动因有道路而展开,同时也促进了交通道路的发展。北侧的白铁山上,早在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就创建了灵岳寺,在斋堂村,因朝拜者寄宿在山下,灵岳寺僧人在这里施粥以行善,故名斋堂,后来发展成村,仍沿用“斋堂”之名。并陆续发展为东、西斋堂两个村。而灵岳寺所在地也发展成村,村以寺名。灵岳寺下院宝峰寺在西斋堂村叫房山云居寺高僧通理大师即由这里而去。




斋堂城。明景泰元年(1450年)六月,监察御使郭仲曦提议:“天津关、斋堂乃要会处,可立一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朝廷批准建斋堂城垣。城为方形,长宽各1里,因北侧靠山,仅建东、南、西三门。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易州兵备道山西按察使解经邦为东门两侧分别题了“廓清”、“辑宁”门额。清嘉庆六年(1801年)清水河山洪将南门及南部城墙冲毁。抗日战争期间,西城门被日寇拆毁。现仅存东门城台。城台为花岗岩条石座,门宽14.93米,高5.08米,券洞进深3.15米。城东门为门头沟区政府1981年公布的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有人说斋堂为唐末五代时期刘仁恭所设玉河县之县治,亦有说为元代“大宁城”。但可以肯定地说,至元代时,宛平县所属斋堂乡应建于此,在齐家庄所建的齐家庄巡检司也于清代迁来,但沿用旧名。抗日战争时,这里成为平西抗战根据地的中心,应该说也与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有关。主要有:




1、 清水河河谷通道
清水河河谷宽绰、平坦,本就是一条天然通道,亦被人在河北岸修成 陆道,成为斋堂川古道的主轴线,东经过塔岭沟连接永定河右岸道,西则 上进伸向小龙门等地,抗战期间被侵华日军修成“傅龙线警备路”,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发展成为109国道至今。这条古道,串起了军响、东胡林、 东斋堂、西斋堂、高铺、下清水、上清水、杜家庄、张家庄、齐家庄、小龙门 等村、镇。除前面讲到的七里沟路、通州峪路及塔岭沟路外,还有若干道南、北道。




2、 火村路
斋堂东南有火村沟,又称双龙峡,亦为通往山南大安山一带的一条通道。




从新高铺附近过清水河,向南进沟不远即到火村。该村曾名“火爨村”、“火钻村”,村南山盛产柴灌,樵柴供斋堂饮炊斋食之用。元明时期曾堆放马口柴,运往京城。传说明朝宰相刘伯温曾到这里,见山泉溪流甚多,起名水村,又发现东山有一群鸽子,遂雇石匠照样打造金鸽,以奉给皇上。他命石匠完工方许吃饭,中间不能休息和停锤,每个工给两个银锭,说完即回村了。到了中午,两个石匠又累又饿,私下商量休息一会儿,便停了锤。刘伯温正在村内捅火做饭,忽见东崖上两道金光直冲云天,知道金鸽子飞了,气得他拿起火通条往地下扎了三下,把水也给捅到了地下,村里没水了,改称火钻村,后来人们简称为火村。
火村盛产大红杏、薄皮核桃、大枣,村西南山峡里,有野生猕猴桃,最大一架茎粗10余厘米,树龄约百年以上。村内有两座过街楼和圣泉寺、龙王庙、华严寺,现过街楼仍在,但庙宇无存。村西2里,存有始建于元代的灵隐寺遗址,现存三间大殿、东配殿三间,庙前有石砌小拱桥。




出村向西南,古道沿沟而上,到老龙窝,向东南至大安山,向西南至金鸡台。古道沿途有一处险崖台,传说曾有尼姑庵,庙庵虽已无存,但摩崖石刻尚在,据说是修路碑,可惜因年代久远,字迹已难以辨认。




3、 马栏路




斋堂正南为马栏沟,是斋堂南行重要通道,亦是早期百花山进香道。 沟内有马栏、大槽二村及原北京矿务局黑土港煤矿(后改为军训基地)。古道从斋堂村南过清水河,进马栏沟,经马栏、大槽,向东南上老龙窝,通大安山和金鸡台;向西北经上达摩、洪水峪,上岭脊,南下史家营,西行百花山。在《长安可游记》等古籍文献中,对此路有较详细之记载,前文有述,故略。




4、 天津关古道




从斋堂往西,进青龙涧,有青龙涧、双石头、川底下,柏峪等诸村,亦为通往怀来盆地之要路。古道是从川底下北侧上山,绕行柏峪台村西,到柏峪,再上天津关、二道城子、黄草梁,下行至麻黄峪及怀来盆地。此路既为重要军道,又为古商旅道。




青龙涧。出西斋堂往西进青龙涧,经狼窝沟口 (沟内原有3座古塔,现存2座)不远即到青龙涧村。该村地下煤炭资源丰富,且多为优质无烟煤。狼窝沟亦为一古道,通柏峪台。




双石头。出青龙涧村,路折向西北,到双石头村。中途有岔路向西到黄岭西村。村内有老爷庙(关帝庙),为明崇祯年间所建,坐北朝南,四合院格局,西殿后墙嵌有一碑,刻“官道”二字,说明此地原为古大道必经之处。还有一说,古道沿途土地,已从私人手中买下为公产,故名“官(公)道。”




沿沟往里走,到川底下村。1998年,门头沟区政府公布川底下村为“历史文化保护区”,村内石甬居、广亮院、双店院、关帝庙4处建筑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北京市政府公布川底下村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古道出川底下村往北经碾子阵和六角凉亭在不远处上山,绕过“一线天”深涧,经柏峪台村西到上爨头进而到柏峪村。这一段古道为石砌路面,大部保存完好,蹄窝深半尺。柏峪因山坡多柏,沟内多榆而称柏榆村,清代始以谐音改称柏峪,村中老姓人家多为戍守边关的将士后裔,是典型的军户村。这里很久以前就有人居住,并在村西南一山沟内建有柏峪寺(清泰寺),但发展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村庄,当在元明时期。村内有红围墙大庙(名称及始建年代不详)及五道庙遗址。出柏峪村往北,在牛家坟附近,分一路向西到燕家台。一路向东北,路过古砖窑、古校场、牛家村、排凌安、天仙观等遗址处,再向上至天津关隘口,向下至沿河城,向上至黄草梁。




天仙观古庙在西奚古道与柏略至黄草梁古道并合,今已无存,南侧古道路旁有一眼泉水常流不断,传说此泉之水能治病,当地人称之为神泉。在此处,古道与“西奚古道”并合,地名“排凌安”。往上经“牛家村”遗址,在山口处,东有古代马圈遗址,往西沿石砌古道上山,到二道城子,沿途还可见到两处马圈和裸露的白云岩。二道城子门洞已坍塌,但两侧城墙仍在。进洞门,过“车平地”,再到石门(已无存),石门处有摩崖石刻,书曰:"时正德(明正德元年为公元1506年)岁次己卯孟夏日,守口千户李宫修。 ”过石刻,古道弯曲而上,到黄草梁。北侧顶峰名“天接梁”、黄草梁主峰。黄草梁原称皇妃岭。向西过“一夫当关,万夫莫过”的“火石岩夹口”,即可见到明内长城七座敌楼。




古道通过未编号敌楼(有称实心楼),向西,下跳坎,经王家坟、白姜 安,出头沟区界,再向西北下行至河北省怀来县麻黄峪村(因当地盛产中草药麻黄而得名),再经上枣沟、西坡底、下枣沟,到“黄帝大战蚩尤”的古战场龙王塘子,过十堡,又分两路,一路向西北经下花园、宣化、茶房、张家口,通内蒙古及山西大同;一路向西南经蔚县盆地,向西至山西省广灵县;穿飞狐峪,向南到河北省涞源县。进山西。在七座楼西、王家坟地南侧,有一路向西,经椴木沟、石板房,到灵山。在通往麻黄峪的越岭处,有宣化府界石。




天仙观西北有凤凰崖,与南面的九龙鞍相对,俗称“九龙朝一凤”,崖下有(杨)令公庙遗迹,沿小路向西北前行,迎面可见一巨石搭在悬崖峭壁上,高约10余米,中间离石壁约2米,人称象鼻石,山名象鼻山,现已辟为风景区。再往上在摩崖石刻南侧与古道会合。




从斋堂,经天津关的这条古道,虽在历史上多以军用为主,但是也有多个时期用于商旅运输。唐末五代时期,刘仁恭就曾派兵从怀来、蔚县一带经此路运粮至大安山。明清时期,北京及京西地区亦曾经此路源源不断运进粮及其它货物。




据谭怀孟先生讲,在未修通经川底下村的官山大道前,从斋堂到柏峪上黄草梁,须越黄岭走黄岭西向北至柏峪。




从青龙涧村向西南沿盘道上行过黄岭安至黄岭西村。村北满山柏树处,有古刹柏峪寺(清泰寺)遗址。古刹掩于柏林之中,现只存残垣断壁, 始建年代不详,但从遗迹可看出此寺原来规模不小。古道从柏峪寺向北,再转东,过山梁,向北到柏峪村,向东到柏峪台,寺北转弯处从路口向西可达今清水镇梁庄、李家庄,接清水至燕家台古道。黄岭西村内有斋堂贾家坟地,旁原有一株巨大栾树,称“木兰子王”,近年被大风刮倒。村内原有3座古桥,今仅存1座。古庙灵泉庵保存尚好。




这条古道,因废弃已久,原来的路貌保存不多,但亦有迹可寻。2012 年,经修复被辟为国际徒步大会路线之一。




5、   灵桂川古道




此路即由斋堂经灵桂川通往灵岳寺的古香道,途经西北山等村。由西北山至灵岳寺段古香道保存较好。




6、   通往沿河城的楼岭古道




从斋堂往北,经北山村、白虎头、郝家村、牛战、石河村、林字台、王龙口到沿河城,约30华里,又称斋沿古道。昔日古道今仍部分有所保存。北山分西北山、东北山二村,原为一村,早年为黄岭西村二人迁此建立,西北山村内现存元代舂米用石臼。白虎头,明已成村,见于《宛署杂记》。郝家村为白虎头辖村。牛战村,曾称“刘站村”、“牛站村’,可能与元代“大都东西馆马步站”中之“牛站所”有关系。石河村,因沟中多石“得名,村南山口旧时修有石楼,设重兵驻守,故称楼岭。林子台,清代成村,因位于缓坡台地林中得名,现村址虽已迁至沟谷地带,但仍延用原名。王龙口,因位于王龙沟得名;沿河城村原称“三岔村”,几条山沟在此汇人永定河,故名,据《门头沟地名志》载,金已成村,明代在此设守备城而更名为沿河城。


  


(三)沿河城分出的古道


沿河城扼据两道山口、一道水口,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沿河修城记碑》载:“国家以宣云为门户,以蓟为屏,而沿河口当两镇之交,东望都邑, 西走塞上而通大漠,浑河荡荡,襟带其左,盖腹心要害处也。”城墙用条石和鹅卵石砌筑,周长1182.3米,城门为砖石结构,东门额曰“万安门”,西门额曰“永胜门”,南门建于山匕,北门临河,可以排水。明景泰二年(1451年) “守备之官”,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修建了“沿河口守备公署”。




沿河城地处交通要塞,除南通斋堂的大路外,往东,经东岭、杨树地可南下军响,东至青白口;经向阳口,可至大村,此为沿长城路(又称西奚古 道);往西,走刘家峪可上天津关,走龙门沟可至麻黄峪;往西北走石港沟 (今名石羊沟),经白羊石虎,亦到麻黄峪;往北,溯永定河可至幽州、官厅。




1、   东岭路




从沿河城往东至东岭村,旧有山路,现已修通公路。东岭村位于沿河城东山岭,故名,1970年由旺家水、瓦窑坑、刘家洼3个小自然村合并而成。存有长城遗址。自东岭往东南四里到杨树地村,再向东至避静寺,向南到书字岭。由书字岭向东南经碣石村至青白口,向西转南至军响。




2、   向阳口路




从向阳口村往东,古道在棋盘山东南麓分一路向东北至大村,一路向南至珠窝再至青白口傅家台,后者因修水库而中断。




3、 檀木沟路




檀木沟,又名狮子沟,是沿河城与今怀来县幽州村、旧庄窝等村的一 条通道。古道从沿河城西北侧人沟,经老虎港,往北,一路走狮子沟.一路 走檀木沟,绕过“泥坯”梁,到幽州庄等村。




4、 石岩沟路




从沿河口向西北,走石岩(羊)沟(即石港沟),经关子村、黄土嘴村、 新庄户村、王门子村,到白羊石虎村,再向西,走麻黄峪可至怀来及涿鹿矾山。黄土嘴村东南有小东宫村,古代开有银矿,称小东矿,后被讹传为 “小东宫”,沿用名至今,并分为大、小东宫两个自然村。1956年在大东宮 村附近山坡上,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凿等文物,说明距今七、八千年时,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和活动。在白羊石虎村北1公里(《门头沟文物志》记为10公里,有误)处,曾出土汉代细弦纹夹砂红陶残片,遗址西部边缘有墓葬,尚未正式发掘。此路线为天然大裂谷而形成的、通往涿鹿、怀来的大道,辽代设石港镇使,金、元时代称石阳峪,元代曾垒断,设一至五道城子。元末明初设石港口巡检司与军队共同把守,地点在二道城子, 即明代沿字三号敌台所在的楼洼。沿字四号、五号敌台设在沟口,即今沿河口村。经大东宫越“马不登台”岭可至狮子沟,经木子港、大安可至官厅。白羊石虎村西孤山有石刻,为清雍正五年所刻宛平县为怀来县交界标志。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初,此路仍为斋堂、沿河城一带与矾山之间的通商大路。上世纪80年代,在黄超副市长支持下,修通沿河城至黄草梁的“沿黄公路”。




5、 龙门沟路




从龙门口村向西北进龙门沟,路通榆树湾、龙门沟村,向东南至黄草梁,向西北与天津关古道并合至麻黄峪。沟内曾有“一线天”等景观。




6、   刘家峪路




从沿河口向西,经龙门口村南,到刘家峪。村以姓氏和地势得名,再向西走西湖涧、骆驼岭,接天津关古道。此路与向阳口路相连,是西奚古道的一段。刘家峪村西北有东大台、西大台、王大台等自然村,均建于沟北台地上。其中西大台曾出土石磨盘、石磨棒,说明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人类农业生产活动。




7、芦子水及“盖不严”路




自向阳口村上山后,一路往北通芦子水,一路往东上“盖不严”。芦子水有古庙上方寺(俗称龙凤寺),往西经佛岩可过河至狮子沟,往北经道沟(小地名)可至怀来县镇边城西的水头,或经梯子壶至南羊沟至镇边城。抗战期间,我昌宛怀联合县机构曾设于芦子水梯子壶。




(四)古道遗存


斋堂镇范围古道可谓“两横多纵”。两横者,清水河路及西奚古道,多纵者即南往房山、北往怀来各道。目前原貌保存较好者,有以下几段:




1、 吕家村至大寒岭段。盘山石路,掩于林木丛中,清理出来就是一段
片道景观。
2、 后桑峪至碣石村古道中的张氏捐小米所修的一段岩石路,有石刻。
3、 灵水村北白墙和西白墙古道中各一段。
4、 灵岳寺至西北山的香道。
5、 柏峪台村上、下各一段。
6、天津关至黄草梁段,尤其是李宫石刻至黄草梁一段,铺石古道保 存完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西古道--前世今生 ( 浙ICP备17060297号 )

GMT+8, 2024-5-5 06:25 , Processed in 0.05431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