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古道爱好者::京西古道--前世今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94|回复: 0

永定河文集-京西古道 第十章 门头沟古道 十一清水镇古道

[复制链接]

26

主题

27

帖子

50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06
发表于 2019-3-23 09: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灵山、百花山及龙门涧所在的清水镇,位于北京市及门头沟区西 端,东与斋堂镇相连,东南与房山区史家营乡接壤,南与河北省涞水县交界,西、北两面与涿鹿县为邻,素有“京西边陲”之称。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名山荟萃,古道悠悠。


京西古道地图--清水镇古道

京西古道地图--清水镇古道

京西古道-清水镇地图
(一)达摩沟路


下清水村东,往南进达摩沟数里,路分两条,一路向东南,经达摩庄、 上达摩、洪水峪,越岭至房 山史家营,一路向西南,经西达摩到田寺。除洪水峪外,村名多与佛教有关,亦 有分析说,“达摩”由“大煤”谐音而来。




达摩庄,原名张家庄, 相传早年该地佛教兴盛时,为表达对佛教高僧、禅宗始祖达摩祖师的崇敬,更名为达摩庄。村内有龙王庙和五道庙,均已废毁, 仅存遗址。




上达摩,因村地势高于达摩庄,故名上达摩,建村在达摩庄之后。




西达摩,位于达摩庄之西,故名,达摩沟支流从村南经过。顺沟越岭, 亦至史家营。




洪水峪,在上达摩西南,因山坡多红色砂岩,山洪暴发时水呈红色,谐音得名洪水峪。古道穿村向南,上到百花山——老龙窝大梁,再下山到史家营,此古道至晚于清代已存在,是清水与史家营之间的一条主要通道。由大梁往西可到百花山。




(二)田寺路


由上清水往西数里,进清水河支流田寺沟,有田寺古道。是百花山人香道之一。




田寺村。据《门头沟区地名志》载,明时村南有福田寺,土地原为庙产,后成村落,简称今名。福田寺在村南二里,明代以前创建,今已废毁,因历次文物普查时均未涉足,未留下有关碑刻的记载。从福田寺遗址有上百花山的路,步步登高,行6里许,一巨大山崖突兀而起,顺崖侧行,转到崖南侧,有山洞称“田寺石堂。”内供奉文殊菩萨造像,即“胜泉岩寺”, 为百花山寺庙之下院之一,又洞内有大殿三间,洞外东、西禅堂各两间配有耳房。原有石碑五通,现存残碑三通。包括明嘉靖七年(1528)《百花山胜泉岩主德广禅师行业记》,明万历二十年(1592)《百花山胜泉岩重修碑记》。据嘉靖七年碑记载,正德五年(1510),德广禅师游历至此,喜见薪水方便之处,乃文殊菩萨道场,有金章宗题额“胜泉施地”,便结草为庵,后召来诸崇敬佛教之人,殿宇、圣像、钟鼓、坛器,炉香、瓶花、幡盖等,尽皆齐备。由此可知,早在金代,胜泉岩寺即已存在,章宗皇帝曾游并赐额,想必当时亦有道路相通,且可经十八盘上到百花山及百花院。山之南麓史家营乡境内亦有一处圣境曰“圣米石堂”,真是无独有偶。




石堂口西的崖下有一眼泉水,谓之胜泉,泉水甘洌。石堂外有一小块平地,原有两棵当地人称之为“钱树”的古云杉,相传当年石堂香火旺盛,当地百姓衣食有靠,皆荫福于这两棵“钱树”。




在田寺到胜泉岩之间的路旁,有虎头山、曲字山、蜡烛山、蜡烛石、山梨树大战等地名。路边一岩壁上写有“隆庆六年(1572年)三月十八日”,字迹清晰,传说曾有一驮砖瓦的骡子从此坠崖,不仅未摔死,且砖瓦未损一块,传为神助。




(三)黄塔路


清水与杜家庄之间的塔河口,为清水河两支源流交汇之处。顺着南支流(即塔河沟)向南,进入原黄塔乡,有路上百花山,过岭到房山区的史家营乡秋林铺、莲花庵等地。




进塔河口约三里,即梁家铺村,村以姓氏得名,明代已成村,村中及附近古庙今已无存。再往南约三里到塔河村,村西有七层白塔一座,塔临河,沟内亦有塔,村亦得名塔河,成村于金代以前,村北原亦有两座古塔, 毁于“文革”。再往前二里多,左右两支路分别到黄安、龙王二村。黄安村相传宋代已成村,曾名“王安”、“皇安”,后改称今名,村北有山神庙、三官庙和圣泉寺遗址。龙王村,位于龙王沟南侧一灰石岭上,因村南有小龙潭,曾名“龙窝”,1946年土改时改为龙王村。主路由路口处向南约六里, 到黄塔村。该村村北有建于辽末元初之古塔,塔为黄色,曾称“皇塔”,后改称黄塔,村亦由此得名。黄塔村东,经黄安村路至黄安坨村,再上至百花山,为百花山香道之一。黄安坨,因位于黄土台地上而名,清代已成村, 受地形小气候影响,雨量偏多,故有“斋堂筛锣(指天旱求雨),乐死黄安 坨”之民谚,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合作化时期,毛泽东主席曾对黄安坨村农林牧远景规划作出过批示,村党支部书记任成龙亦被选为中共“八大”党代表。




黄塔村南二里到八亩堰村,因有一大块山地达八亩而得名,原为黄塔村所辖小自然村,1968年分开独立成村。再往西南有简昌、艾峪、双涧子、公涧铺等村,东南有张家铺和马家铺。简昌村,明初已成村,相传为造箭之所,曾名箭厂,明《宛署杂记》中称“减长”,1980年定为简昌。村南有观音庙遗址,尚存古榆树1株。艾峪村,原名南裕,后改南峪,又名爱遇,后习惯称艾峪。双涧子,建村于清代,因有两山沟在村西交汇成八字形, 故名双涧子。公涧铺,明已成村,相传因有生产、经营弓箭厂铺而称弓箭铺,后改称公涧铺。张家铺,最早由几户信天主教之张姓人家从军响、桑峪迁来,后发展成村,村因姓氏得名,村内有创建于清光绪年间天主堂。马家铺,清初马氏兄弟来此地搭草棚栖身开荒,发展成村后称马家铺,抗日战争时期,民主政权宛平县政府和行政专署曾驻该村。村东有路通百花山、白草畔,过岭后到秋林铺、莲花庵。




(四)张家庄努才沟路


张家庄。从塔河口向西,经杜家庄后到张家庄。明已成村,因姓氏得名。村东原有两座古塔,毁于1954年;村西原有慈光寺,毁于1961年。村东向南有奴才沟,沿沟向西南上奴才岭,下山可达河北省涞水县的镇厂、峨峪。村西向南山上过贝子岭后亦可到河北省涞水县的庄里、罗古台、镇厂、山南等地。




奴才沟、奴才岭,是古时通往涞水及易县紫荆关的一条重要通道。清水双林寺《辽统和十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载,辽代时设打努才镇使,兀代熊梦祥著《析津志》称“弩寨岭口    有巡检司自把”。此巡检司,
即齐家庄巡检司。




解放后,奴才沟被解放军占用后,修通了张家庄村西经贝子岭至涞水县镇厂等地的公路,现称“张马公路”(张家庄至涞水县马各庄)。




(五)  天河水路


齐家庄。过张家庄向西北三里即齐家庄村,唐代武德年间已成村,元代末期宛平县设巡检司于此,村内有唐代古刹灵严寺,有辽代墓幢,出土过金代窖藏铜器,有元、明时期遗存文物。灵严寺,创建于唐武德年间 (618-626),元、明时期均曾重修,内有钟楼、天王殿、佛殿、伽蓝殿等建筑,主殿于二十世纪末重修,寺内原有明永乐十四年(1416)《灵严寺重建碑》,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重修灵严寺碑》,明嘉靖六年(1527)《灵严寺碑》,据《宛署杂记》载,原还有菊室道人和庵记碑。现存建筑为元代木结构。门头沟区政府1985年公布灵严寺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市政府1995年公布灵岩寺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齐家庄村北青愣山有朝阳洞弘业寺,山势远观如弥勒坐佛,坐北朝南有三个大洞,一个小洞,自东向西,第一、第二洞为寺庙建筑,第三洞内有墨书题记两处,一处有辽寿昌六年(1100年)等字;第三洞下方有摩崖碑,额题:“帝道遐昌,佛日增辉”,碑文记述重修弘业寺情况及施善芳名。




由齐家庄往西至双塘涧口,再略往西进南沟,越岭台安,至岭南台村。上世纪40年代初,部分房山人迁来,在此沟聚落成村,称天河水,分台上、台上。前些年搬迁至沟口,分称天河水和胜利两村。这条古道是西奚古道南段越岭出境线。由岭南台村至镇厂,经大龙门口至易县紫荆关。




(六)  小龙门路


由双塘涧口往西,经小龙门村到西小龙门口(在小龙门林场东百余米处),过林场,路分两道,一道往西南,经毛葫芦安口至涿鹿县马水口;一道往西北,经大垭口越老婆岭至涿鹿县孔涧。




(七)  洪水口路


山双塘涧口往北,经双塘涧村、華子地至洪水口村。沟口西有郑家台,原称河汊台。




双塘涧曾名洪水涧,二厄子、双龙涧、乾涧口,村东西两山各有一天然洞穴,称“石塘”,后来村名亦演变成双塘涧,由村往北,过西台约三里,原有小自然村名苇子地,隶属双塘涧。村西山根岩石含石棉,20世纪60年代曾建石棉厂。再往北五里到洪水口村。洪水口村,为江水河与大地沟交汇处,因雨季常有洪水暴发而得名,村北为明长城隘口,名洪水口,原设有正城2道、过门1座、水门2空,沿字12-14空心敌台3座,现有2 座敌台保存完好。村附近沟两侧山根产玉石,名京白玉,又称灵山玉。由洪水口村向东有路通梨元岭,向北有路到江水河村,向西进大地沟,路通东灵山及河北涿鹿孔涧。江水河村,位于东灵山主峰东侧,为北京市最高居民点,村落海拔1400余米,曾名浆水河,元已建村,东北路通棋盘岩、椴木沟,向北越岭后下山至涿鹿县董家庄、柳树庄、矶山堡等地。江水河村北有地名曰“范郎坟”,传说为孟姜女之夫范杞梁之坟。




从洪水口村北进西沟,沟名大地沟,为灵山南道。古道多段保存,内有“半掩石门”和“三叠泉”、“挡龟石”等景观,有尼姑庵遗址,残存舍利塔—座,有残碑一通,碑载灵山古称天云山。由尼姑庵遗址向西不远,路分为二,一路向北登东灵山顶化凌寺,一路向西越老婆岭后至孔涧。




(八)西奚古道梨园岭路


出齐家庄村,沿北山根向西约三里,有路上山,经瓦窑、梨元岭,到燕家台。瓦窑村,因明代修建长城时设砖瓦窑于此,遂成村落,故名,曾有龙王庙、山神庙、求祭河马石等遗址。梨元岭,村西北山上有长城梨元岭口遗址,原有正城一道,过门一座,存未编号敌台一座。村落位于山坳,土地肥沃,曾有梨树园,故名,村东南现有茂盛古松一株,西奚古道从村中经过,村西北上山越梨元岭口到洪水口古道大部保存。梨园岭经黄花梁至江水河的古道已荒废;往东北通燕家台的古道尚可通行;往东走沟可至药王庙、李家庄。





清水北沟路
清水村,辽已成村,明代分为上、下两村。旧有双林寺、龙王庙、二郎庙、马王庙、虫王庙、观音庵、关帝庙、药王庙、娘娘庙、河神庙等寺庙及金代《龙王庙碑》、辽统和十年(992)《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及金代经幢等碑刻。双林寺,在上清水村,建于辽统和十年以前,明、清曾重修。有说为百花山显光寺之下院,亦有说为金章宗西山行院之一。寺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山门一间,天王殿三间,两厢配殿各五间,大殿无存,遗碑二通,一为明正德辛未年(1516),一为民国七年(1918)。钟楼内原有铁钟一口,为清康熙十七年(1678)造,铭文曰:“清水双林寺者,乃京西之名刹也,未详其始创于何期,又重修于大元至正年间,历我皇清康熙年间,寺东至井口, 南至窑口港口岭,西至羊儿山庵,北至二上山大岭西。”辽统和十年经幢高4米余,由14件石雕件叠砌而成,八方基座,八棱幢身,除《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外,还刻有题记,如:“朝议大夫检校尚书虞部郎中行幽都府玉河县令赐紫金鱼袋齐讽”及诸多官吏姓名、村庄人名,是研究辽玉河县地理辖界、村落历史的重要实物史料。




古道从清水村沿着北沟延伸十余里到梁庄,经李家庄、燕家台,通梨元岭、柏峪、椴木沟及涿鹿矾山等地。




梁家庄,以姓氏得名,明代已成村,新中国成立后分为梁庄台上、梁庄台下两村。原有龙王庙、山神庙等古迹,1950年被洪水冲毁。




由梁家庄往北三里即李家庄村,明已成村,亦因姓氏得名,再约五里即到元代已成村的燕家台村。李家庄村西有药王庙,曾有庙会,十分热闹,现仅存遗址及古松。




燕家台,原名二龙台,因东、西龙门润相汇于村前得名。相传明初时闻将被选为皇陵时,村民不愿迁离,改村名为“晏驾台”,后依谐音改称燕家台。其实,据双林寺经幢载,辽代时已有燕姓人家,选皇陵之说,应属民间附会之故事。1981年,在西龙门涧出土了百余枚商代贝币,说明三千年前治理已有古道及人类商业活动,而东龙门涧及两润之间山梁则是通往塞外的道路。碑载金兴定四年至五年(1220—1221年,时蒙古十五年至十六年),全真教长春真人丘处机率众弟子经过并曾盘桓于龙门涧,见燕家台建于汉、唐期间的一处古寺观遗址,赞曰:“隐迹栖真之所,无逾于此,他日宜大加修建。”又说:“此地又当南北往来之冲,真可谓福地”。数年后,丘处机弟子尹志平(号清和真人)果然到燕家台,修建了通仙观。现通仙观遗址处存碑二通,为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重修通仙观碑铭序》和明嘉靖九年(1530年)立《重修通仙观碑铭并序》。除通仙观外,燕家台及龙门涧还有关帝庙、张仙洞圣泉庵、娘娘庙等古迹。而古道经过的龙门涧,则是典型的峡谷风光,有北方“小桂林”、“小三峡”、“小黄山”之美誉。明代设东龙门口、西龙门口。




燕家台位于古道十字路口,东西向为前文所说西奚古道,东至天津关.西至梨元岭;北通塞外,南至斋堂。顺龙门涧向北到椴木沟村。由椴木沟村再向西可至江水河,向东可达龙门沟,向北越九山经苇子沟可通矾山堡、怀来等地。




椴木沟,数村统称,最大村原称石板房(因产椴木和屋顶用石板而得名辖棋盘岩、九山、寺上等自然村。棋盘岩,因山上有石平若棋盘而得名;九山村因位于九山前得名。九山,古称九仙山,现地图上标为韭菜山;椴木沟村原有永翠寺和玉皇庙。玉皇庙在韭山村西,有古松。今只有寺台子村,疑为原永翠寺址。




永翠寺,俗称剩银寺,相传用修黄草梁长城及敌楼所剩银两所建。玉皇庙在九山村西山梁上。翻越韭菜山至涿鹿矾山一带的古道,又称“九山小道”,《析津志辑佚》载:“九山小道六十里,属保安州,人行道”。燕家台元代通仙观称之为“南北往来之冲。”




(十)古道遗存


1、 田寺至田寺石堂,土路畅通,再往上至岭的十八盘石道,多已掩于
杂灌荒草之中。   
2、   黄安至黄安坨,再至百花山的古香道,大部石砌路面保存。
3、 张家庄奴才沟至奴才岭古道,部分路段原貌保存。
4、 洪水口大地沟古道已辟为景区。
5、 东、西龙门涧已辟为景区。
6、 九山小道虽已荒废,但有驴友通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西古道--前世今生 ( 浙ICP备17060297号 )

GMT+8, 2024-5-4 16:38 , Processed in 0.01220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