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古道爱好者::京西古道--前世今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22|回复: 0

琉璃渠村-- 窑火七百载 琉璃耀华光

[复制链接]

114

主题

139

帖子

54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44
发表于 2019-5-15 19: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京西古道-琉璃渠

京西古道-琉璃渠


京西古道-琉璃渠

京西古道-琉璃渠


京西古道-琉璃渠

京西古道-琉璃渠


京西古道-琉璃渠

京西古道-琉璃渠


京西古道-琉璃渠

京西古道-琉璃渠


京西古道-琉璃渠

京西古道-琉璃渠



赵春光
  蜿蜒流淌的永定河孕育了千年古都北京厚重博大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髓。在永定河畔有一个古老而美丽的山村——琉璃渠,传承了近千年的琉璃窑火,在这里生生不息,将一代代精美的琉璃制品远播华夏九州、远播世界。
  我的家生活在琉璃渠村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的祖上是烧造琉璃的工匠,当初元朝或是明、清初(说法不一,无具体确切文献考证),朝廷为了兴建宫殿、园林、陵寝、坛庙等建筑,急需要烧造琉璃的人才,赵家祖上就从山西榆次南小赵村举家迁到了现在的京西琉璃渠村,到了清代形成了与“样式雷”齐名的匠族名门“琉璃窑赵”。琉璃渠村近几百年的历史就是贯穿了琉璃烧造的文化历史。
  琉璃渠村位于永定河三家店水闸西岸,是永定河出山前最后一个山村,距北京城区中心仅二十几公里,距门头沟繁华地区五分钟车程。琉璃渠村坐西朝东,背靠燕山余脉九龙山,东临北京第一大河永定河,是个有600多户的大村子,绿荫环抱,山清水秀。琉璃渠村琉璃的烧造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公元1263年,即元代的窝洞台时期,这里就已经开设了琉璃窑场,烧造琉璃制品,供建设元大都之用。此后这里的绵绵窑火,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也不曾停息。走进琉璃渠村,庙宇、茶棚、过街楼、商宅院、琉璃窑厂、九龙壁、琉璃文化墙等,处处可见这里琉璃的元素,可以说琉璃烧造的文化历史就是琉璃渠村独树一帜的村魂。2007年5月,琉璃渠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琉璃渠村的形成和存在最早可能在汉朝时期,最晚也不会晚于辽代,都有史料可考,琉璃渠附近出土过辽三彩观音坐像就是很好的证明。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值得大家到此一游。访古、寻幽,来感受一下琉璃之乡的意韵与氛围。漫步琉璃渠村街头,街道还保留着历史遗留下来的原有格局,街道两侧的古槐树,传统的四合院,彰显着古老年轮留下的痕迹。
  琉璃渠村东口的过街楼是这里的标志性建筑,老百姓都称它为“灯阁”。旧时这座过街楼上的殿堂内供奉着“三官大帝”,村人每年都要来这里祭祀。祭典是每年的元宵节,那一天,过街楼上悬挂各式彩灯,夜里灯火辉煌,像一盏大灯,所以叫“灯阁”,也叫“三官阁”。过街楼是清朝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创建,遍用琉璃制品,脊、瓦、鸱吻、走兽、花卉、匾额……整个建筑体现着琉璃文化的精湛与厚重。
  早在元代初年,朝廷就在这里设立了琉璃局,专为皇家烧造琉璃,到了明清时期,这里的窑场就成了皇家的官窑。过街楼就是时任的官窑窑主“琉璃窑赵”的赵邦庆和王朝景支持修建的。有《三官文昌东阁碑记》为证,“神京西五十里许,有琉璃局者,以烧琉璃著名者也。由赵邦庆、王朝景等首昌集局民共仪,众人踊跃称善,捐资鸠工……不数月厥工。阁之上,东向供奉文昌、三官足以消除灾祸也。”
  毗邻过街楼南侧就是琉璃窑厂的商宅院。是当年琉璃官窑窑主“琉璃窑赵”居住生活办公的地方,现在经过翻修,保存良好。“琉璃窑赵”几百年来有过许多任窑主,著名的有上面提到的乾隆年间的赵邦庆,还有嘉庆年间的赵士林,以及同治、光绪年间的赵春宜。他们都是有官爵的皇商,尤其是赵春宜,由于喜欢侍弄花草,又叫赵花农,更是受封到了五品蓝顶子。宅院坐北朝南,青石基座,为前后两进四合院,各房以回廊相连,正房、厢房、耳房、垂花门,建筑精美,磨砖对缝,院内方砖铺地,整个院落威严规整。
  琉璃渠村北60里就是中国著名的民俗发源地妙峰山,妙峰山娘娘庙会古香道的南道就经过琉璃渠村北。万缘同善茶棚正是当年村里乐善好施的琉璃窑主赵花农修建的。茶棚坐北朝南,是一座完整的庙宇式三合院,精美的琉璃瓦顶,墙体磨砖对缝,青石台基,建筑精细讲究,精美的琉璃饰件镶嵌墙体,分别写有“为善最乐”、“万古长春”的琉璃大字。茶棚内有两口古井,旁边是一片宽阔的车马场。茶棚门前即是妙峰山古香道,香客至此可以喝茶吃粥,歇脚住宿,都是免费的,此举表达了赵花农对妙峰山娘娘庙的虔诚之心,也带动了琉璃渠的经济发展,宣扬了自己乐善好施的美名。
  琉璃渠村西口,是历史上著名的西山大道进出山的起点。西山大道早在东魏时期(公元545年)就已经形成,有近1500年的历史。在交通不便的年代,琉璃渠村拥有着进入北京西部深山区、河北张家口、山西,乃至蒙古高原的重要通道。如今虽已废弃,但古道上坚硬的山石早已经被过往的行人商旅驼队磨砺的光滑圆润,上面还有深深而斑驳的蹄窝,那就是岁月的沉积。正是这条西山古道为琉璃渠村带来了曾经盛极一时的商业繁荣。旧时,进了村东口的三官阁,沿大街一直往西,两边的商铺鳞次栉比,人来人往,买卖兴旺,到清末民国年间达到顶峰。著名的曾有经营粮食的天盛店,经营烧酒和酱油醋的宝源烧锅,经营副食品的邓油铺、当铺天合永、中医杨家诊所、客栈毛家店等。如今,这些旧时的院铺还完整或部分地保留着。
  琉璃渠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个依山傍水、景色秀丽的风水宝地。琉璃渠的村人很以此为荣。他们建庙、建庵,供奉神灵,以保佑这里一方的平安与富庶。村东口过街楼旁建有龙王庙、马王庙,村中有五道庙,村西建有关帝庙和老君堂,以及白衣庵;村北是千年古刹椒园寺,这些有的主体建筑已不复存在,但遗迹尚存。明代修建的关帝庙经过重新修缮,已经焕发了青春。关帝庙全国各地到处都有,但这里的却不同,虽然面积不大,是一座四合院,但山门、正殿、配殿、耳房全都是琉璃瓦覆顶,这里的关帝像及须弥座、关平周仓立像,都是琉璃烧制的,琉璃制品在这里随处可见,大殿前的狮子,院中的宝塔,影壁墙,香炉……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村西北的白衣庵院中有一棵高大粗壮的银杏树,有一千多年的树龄了,像一个沧桑的老人,见证着琉璃渠村的古往今来,银杏树需要四五个人才能合抱,如今仍旧枝繁叶茂。白衣庵在民国时期曾经是村里的私塾学堂,村人十分重视知识的学习,当年那琅琅的读书声,让村人看到未来的希望。
  商业的繁荣带来了文化的繁荣,自清代以来,村中就有了丰富的形成了规模的民间文化与礼仪习俗,五虎少林会、水茶老会、太平鼓、文场、大秧歌、走旱船就是其中的代表。
  走在琉璃渠村街道上,感受着千年古村带给你的意韵,一棵棵老槐树像你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街道布局严谨,建筑错落有致,一处处保留基本完好的二进、三进、四进的四合院,青砖青石板,砖雕、木雕、石雕彰显建筑艺术,而且以其建筑的不同风格与格局,显示着其家族的发展痕迹。
  岁月悠悠,往事如烟。如今的人们,只能从岁月的斑驳中一窥琉璃渠这座千年古村曾经拥有的繁华与兴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西古道--前世今生 ( 浙ICP备17060297号 )

GMT+8, 2024-4-26 10:32 , Processed in 0.01109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