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古道爱好者::京西古道--前世今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36|回复: 0

京西灵水“秋粥节”文化生态保护村构建探讨

[复制链接]

149

主题

159

帖子

68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85
发表于 2019-5-30 09: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苑焕乔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学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 要] 京西门头沟灵水村被建设部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承载着京西斋堂川灾荒史和举人文化的 “秋粥节”文化,是灵水村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重要因素。灵水村 “秋粥节 ”文化是当地民众价值观念、道德追求、思想情感的集中体现,是建设新农村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随着京郊城镇化、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灵水村“秋粥节”文化环境急剧恶化,为此,充分认识京西灵水村“秋粥节”文化内涵及其价值,结合时尚,创新、构建“秋粥节 ”文化生态保护村是灵水历史文化名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 秋粥节;举人文化;历史文化名村;城镇化;文化生态


[中图分类号] K 29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1672-4917(2010)02-0070-04




2005年 9月,京西门头沟灵水村被建设部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灵水村,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斋堂镇,水灵山秀,景观别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村落中古街巷纵横交错,古民居、古寺庙、古树名木等众多。明清时期,远在京西深山中的灵水村,文教事业发达,曾出过 22名举人、2名进士,故从那时起就有灵水 “举人村 ”之称 。至今,村民仍保持着吟诗、讲故事等传统风尚和文化习俗。为纪念清代灵水村举人刘懋恒捐谷赈灾之善举形成的独特的传统节日——“秋粥节”,历经 300余年而不衰。2007年 8月 ,灵水举人村 “秋粥节 ”被列入门头沟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正申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秋粥节 ”民俗,存活于京西灵水村民的生活中,蕴涵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是灵水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重要因素。


一、 京西灵水“秋粥节”文化内涵


1.灵水村举人义举


提到 “秋 粥节 ”,灵 水村民就会谈起本村举人刘懋恒和 300多 年前发生在京西斋堂川的两次灾荒。刘懋恒,是本村历史上有名的举人。刘少时颇为颖敏,读书一遍即可成诵,可惜仕途不顺,迟至4O岁,即康熙九年(1670)才补弟子员,又过 3年方食饩,后以明经考授内阁中书,补刑部浙江司主事,进员外郎,从此踏上仕途。


康熙七年(1668)秋天,京西斋堂川连降暴雨,山洪将大面积的农田冲毁、淹没,致使饥民载道,哀鸿遍野。灵水村举人刘懋恒同其父在村口搭棚舍粥,捐谷 2700石 ,赈济灾民。 康熙二十一年(1682)春天,斋堂川大旱,颗粒无收,饿殍遍野。当时在山西任知府的刘懋恒,让家人开仓赈济灾民,捐谷 1000石 。刘懋恒举人两次救灾共捐谷3700余石,保全救活斋堂川灾民万有余人。


刘懋恒举人为官从政,性 “慈恕”、“既敏且谨慎”,对民间冤狱 “多所平反 ”。 康熙三十一年(1692),刘懋恒因为 “公务不胜繁剧,久之积劳成疾 ”,猝 然弃世,终年仅 6l岁。


2.“秋粥节 ”


灵水村“秋粥节”,正是为了纪念清康熙年间举人刘懋恒的捐谷舍粥、赈济灾民、为富也要仁的高尚情操,逐渐形成的京西民俗节日。刘懋恒辞世后,灵水村刘家特意在 “立秋 ”这一天,即使非灾荒年份,也要在本村空旷地搭棚舍粥。此时的舍粥,意义远远超出了赈灾,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祈求“风调雨顺”“天人合一”。立秋,是秋天的开始,选在立秋日舍粥,是为了求得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其次,求得“邻里和谐 ”。村民在过去的一年中可能由于墙角、地角,发生邻里间纠纷;或者由于孩子间吵架,引起家长之间的矛盾等,借此共食 “秋粥 ”的机会,可化解或缓和人们之间的矛盾。第三,“立秋 ”舍粥 ,具有“济贫解困 ”的社会功能。在古代中国,“立秋”前后,正是许多处于贫困线上的农民,上年的粮食已吃光,本年的庄稼还没成熟,生活陷于困顿断炊之时,因此,立秋“舍粥”具有“救济”“解 困 ”之功效。


清末民初,为感念先人赈灾善举,不忘过去的灾难,并教化村民共同减灾。甲午 (1894年)科举人刘增广向灵水村全体村民提议,在立秋日大家“共喝秋粥”,渐成习俗并沿袭至今,并成为京西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 “秋粥 节 ”。此后 ,灵水村民共同集资买锅,把锅定为公产,集体煮食 “秋粥 ”。每年立秋日,全村人共同集粮,你出一把米,他拿一把豆;你担一担水,他抱一坏柴,在街上划区支锅做粥,全村人聚在一起过节,称为“秋 粥节”。灵水村的 “秋粥 ”,以杂粮 (小米及各种豆类 )为主,特别是加入了大枣、花生米、杏仁、核桃仁等熬制而成,营养价值很高,与 “八宝粥 ”相比也绝不逊色,所以,才有了把过“秋粥节”誉为“贴秋膘 ”之称。据灵水村主任讲,除 “文革 ”时期 停办了4年 外,全村人“共喝秋粥 ”的民俗,一直沿袭传承下来。


3.“秋粥节 ”承载的举人文化


为什么刘增广举人能有如此高的威望,使“秋粥节”成为灵水全村人共庆的节日?这就要从刘举人的其人其事说起。刘增广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光绪二十一年 (1894)参加甲午科考试,得中举人。光绪二十三年 (1897),他开始步人仕途,历署山西省左云、吉州、静乐等州县。刘举人的父母先后去世,他丁忧在家 6年 ,清朝已接近灭亡,从此在家经商,再也未到政界供职。刘增广思想维新,光绪三十二年 (1906)曾支持家乡开办新式学堂,并亲自撰写碑文。刘增广为灵水村良好的村风村貌的形成起着很好的表率作用。100年来,有两件事一直在灵水村村民中间传颂。


其一是“君子不争 ”。100年前的中国农村,人们普遍用石碾加工粮食。灵水村因碾子少,用的人多,村民为争碾子使用的先后,难免产生一些矛盾。刘增广在刘姓碾房的墙壁上,写下 “君子 不争 ”四个大字,可惜因年深日久题字现已无存。但这四个字的用意影响村民,全村没有出现使用碾子而争先恐后,甚至争吵、打架等现象,树立了相互谦让的良好民风,进而会想到与邻居莫为墙角地头去争、莫为小孩而吵,提倡济贫解困,互相帮助,建设和谐大家庭的良好风尚。


其二是“猪羊圈养”。刘增广为和睦乡邻,保持村内环境清洁、卫生,与村民共立 “不 准放猪羊出圈 ”的 民约。为执行这一民约,刘增广与家人自导了一场喜剧:放自家两头肥猪出圈,使其满街乱跑,家人只追不捉。待看热闹的村民越来越多,家人把猪捉住捆好,刘增广当众自责,违规甘愿受罚,当场宰猪,并将猪肉分给村中各家各户,示意村民严守规则,共遵民约,维护村貌,和谐乡邻。


因此,“秋粥节 ”承 载着京西灾荒史和丰富的举人文化、村落文化,是灵水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重要条件。




二、“秋粥节”文化生态环境的恶化


“文化生态”一词,源自“文化生态学 ”(又称生态人类学),是将自然科学中的生态学规律移植到社会科学中,最初是作为人类学的一个研究领域而出现。1955年,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发表了他的《文化变迁理论》,阐述了文化生态学的基本理念,指出文化与其生态环境不可分离,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


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产生与传承都与其特定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因环境而诞生,因环境而消亡,因环境而传承,因环境而变异。所谓文化生态环境,实则是民众生产生活的组成部分,它以一个特定区域的民众为主体,集自然与人文环境、经济社会与历史文化、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于体,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文化生态体系,构成非物质文化赖以生存和传承的精神家园。


随着北京城市化和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京西灵水“秋粥节”文化生态环境恶化,传承后继乏人,节日的传统教育功能被弱化,灵水历史文化名村的可持续发展陷入困境。


1.北京城市化和京西矿业的转型,使灵水村人口大幅下降,“秋粥节”传承后继乏人


20世纪 80年代以来,随着北京城市化的加快及京西许多矿业的关停并转,京西门头沟区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居住生活。目前,灵水村以老年人居住为主,中青年人多进城谋生,小孩也随父母进城入学,常住人口已不足 200人 ,是改革开放之初的 1/5。昔日不断传来朗朗读书声的灵水村小学,现已变得死气沉沉。2008年春天,村小学只剩下一名教师和学前班的两名小学生,学校因学生数量严重不足,已无法正常开课。因此,以灵水村民为主、附近村民为辅的“秋粥节”的传承,面临后继乏人的问题,这对灵水历史文化名村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困难。


2.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使人们对传统 “秋粥节”渐趋淡漠,其文化教育功能被弱化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追求的理想境界,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社会一直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将 “和 ”作 为其进行政治、伦理及处世的准则。如《论语》中有孔子弟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孟子》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礼记》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苟子》有“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等 ,都把 “和”置于很高的地位,甚而认为它是人生处世、万物生长的法则。道家的老子也很重视“和”,《老子》中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儒道的这些和谐思想,通过中华民族的世代传承、教化,其深远影响已达民间文化层面。


京西灵水“秋粥节 ”,正是通过灵水村历史上德高望重的举人们的身体力行,将儒道的和谐思想变为其节日文化价值、道德标准的范例。“秋粥节 ”在民众中代代传承,传统和谐文化仍在存活。由于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以及 “洋节 ”和舶 来品的充斥市场,“秋粥节 ”文化生存基础和生存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年轻一代对传统的“秋粥节 ”渐趋 淡漠;如果不重视挖掘并创新利用 “秋 粥节 ”文 化,其生存基础和条件将要失去,已有的传统教育功能将逐渐被弱化。

三、灵水 “秋 粥节 ”文化 生态保护村构建探讨


20世纪 90年代,文化生态保护理念传入中国,引起学术界的广泛思考,开始了中国文化遗产相关问题的理论探索和保护实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重视项目申报和文化开发,而忽视其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这远不能适应由于北京城市化、现代化步伐加快,带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量流失的现实,因此,“秋粥节 ”文化生态环境的系统性、整体性宝华,即在其传承的重点区域(灵水村),由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划定其保护内容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加强交流合作,形成文化合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传承活动的灵水“秋粥节”文化生态保护村构建问题迫在眉睫。


为使“秋粥节”文化传承下去,必须重视与其紧密相依的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划定灵水作为“秋粥节”文化生态保护村落,由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当地居民集体参与,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基地建设等内容的文化生态保护村的建设工程。


1.民俗节日保护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


“秋粥节”的主题和活动目的,不在于灵水村及其附近村民集体吃粥形式本身,而是通过集体庆祝和人人参与的活动形式,建立一套公共价值观念和精神信念,进而达到社会教化,实现社会的和谐。“秋粥节”教育主题与京西斋堂川灾荒史有关,与灵水村举人的善举有关,因此,保护“秋粥节”文化,必须保护与其相关的、能够唤起人们记忆的物质文化遗存,如刘懋恒、刘增广两位举人的故居、碾房“君子不争”题字及其他实物资料。


如果说 “秋粥节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文化 ,那么它所依托的物质遗存 (如 :举人故居、实物资料等 ),则是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只有通过展示能唤起人们 “文化记忆 ”的地方名人故居、实物资料等物质文化遗产,才能深刻认识“秋粥节”的教育主题和公共价值,才能更好地传承其节日文化。因此,保护“秋粥节 ”民俗文化,必须保护与其相关物质文化遗产,将二者结合,缺一不可。


2.建立民俗文化博物馆


“秋粥节”文化生态保护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目的在于构建一个既有利于节日文化资源的保护,又可持续传承的文化生态环境。设立民俗文化博物馆,是“秋粥节 ”文 化传承和创新的基地,是建设“秋粥节”文化生态保护村的重要内容。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的保护,有专家、学者强调:“文化遗产原状地、动态地、整体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属环境中,包括自然景观、建筑物、生产生活用品等物质(有形文化遗产)和风俗习惯等非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文化因素均在保护之列。”为此,可考虑依托京西灵水村落、利用刘懋恒或刘增广举人故居,建立“秋粥节”民俗文化化博物馆,采用动漫放映、陈列室展览等形式,集中展示刘懋恒、刘增广举人事迹、实物资料和其他文化遗存等有形文化遗产和节日风俗等无形文化遗产,吸引北京市及全国各地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使其节日文化的社会教育范围由京郊扩大到全国。


“秋粥节”要想在当代社会与各种哦你跟现代的与外来的节日竞争,必须结合时尚、结合现代人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节日文化内容的形式上的改造、创新,使节日所体现的教育内容和道德规范与时代潮流并进,“秋粥节”文化才得以传承、发展,其社会驾驭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才能继续发扬光大,京西灵水历史我呢化名村才能可持续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西古道--前世今生 ( 浙ICP备17060297号 )

GMT+8, 2024-4-26 04:34 , Processed in 0.01047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